近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创新高。继“最难就业季”后又有“更难就业季”,面临就业难的现状,因此,许多大学生在就业与考研之间徘徊,不知如何是好,那么,大学毕业考研好还是就业好呢?
每个人的学习、经济等方面的条件是不同的,作何选择都不应“以众“,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条件,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才能做出理性的抉择。考研?还是就业?听起来,这好象是两个问题。但仔细想想,它其实只是一个问题,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何规划自己,并选择哪条路来度过你人生中的某个阶段,以达到成功的彼岸。
1、切合实际不盲目跟风
先考研还是先就业,是见仁见智。总体来说,要根据大环境,如果大环境对就业有利,不如先就业,但一定要提醒自己,即使是工作了,也要提高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目标。不同的人,经历不同,背景不同,选择也是不一样的。考研与工作,到底该怎么选择,应该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决定而不是盲目的跟风,别人考研,你也跟着考研。即使有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两三年以后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未必会比现在更好,这种变化单凭个人的能力很难准确地预料到。读完研究生出来后,学历起点高了,但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与已经就业的同届毕业生比起来,会显得有些单薄,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不利于就业的。
2、工作中勿忘提升自己
现在在很多方面,只有大学本科学位已经不够了,至少需要有硕士学位。比如说金融专业的硕士,如今的金融行业发展飞速,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即使是硕士也不一定懂得,那就不能抱着“我是硕士,我什么都懂”的想法。没错,你可能是硕士毕业,但如果不注重学习,你仍然无法面对日新月异的金融产品。还有一种人也要注意,就是那大学本科毕业后,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然后就把自己原来想读硕士的想法抛到了脑后。人迟早会遇上职场瓶颈的,如果没有提高,就会在竞争中吃亏。所以,也不要因为眼前利益,而忘记了提升自己。
3、工作经验比证书更重要
一个成熟的社会,对人才的衡量,必然是综合评价,尤其是工作经历的评价。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人才标准也从最初的盲目以学历衡量逐渐向能力衡量转变,越来越重视工作经验。因此,从工作角度考虑,两年工作经验要比2年硕士经历更为重要。对于很多人,因为找不到工作才去考研的,或者说与自己期望值不一致。
4、摆正心态为将来负责
教育专家提醒,不要先着急去盲目地选择考研或工作。而要先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结合行业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再确定是要考研还是工作。考研是否有利于就业,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你是选择就业还是选择考研,都必须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看清自己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研是一次成年人的考试。从做出这个选择的开始,你就要为自己的将来负责。总之,大体有两种人,一种是把读研究生当作避风港,不愿意去社会上“硬碰硬”检验自己;另一种是完全不懂得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对自己认识不够,迷迷糊糊,认为必须拿到硕士学位才行。其实这只不过是在欺骗自己。这样的研究生往往读了也是白读。
◆学习是要拿来用才是活的学问,不然就是死的知识。对于工作还是考研,教育的专家还告诫我们:每个伟大的人,都是从小事做起的,都是从磨难中成长的,并不是从伟大的事情开始的。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研究的。对专业没兴趣、独立思考能力不足的人,读研真的等于浪费时间!职业规划意识的缺乏、人生目标的缺失,更让人为现在的学生担心。
◆所谓有理想,并不要求每个人都志向远大,但底线是需要为自己找到一个支撑人生方向的坐标。本科生绝不能等到大三暑假才开始考虑到底是读书还是工作,申请出国还是复习考研;大二暑假里就应该考虑清楚!
◆如果真想再多学点东西,为将来奠定更好更高基础,可以考虑工作2—5年后再读书,尤其是在职的方式读书。这是因为这时候往往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又不耽误工作发展,就是辛苦一些。
◆如果真想做研究,更建议去国外读书,尤其是博士,否则真可能在浪费时间。国内教育质量开始提高,尤其是个别名校要求高一些了,但多数仍然与国外的教育质量有很大的差距。在国外,仅仅一个博士论文就要写三年、甚至四年、五年,在国内则是不可想像的。
◆大学不是技能培训机构,不要希望研究生给你增加什么技能。研究生教育,甚至很多大学本科教育,就不是技能培训,大学本来就不是教授具体某种技能的地方,不是培训机构,我们不应该对高校,尤其是研究生阶段有这种错误的期盼与要求。当然,应用型专业硕士除外。
考研考什么?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政治理论课、外国语满分各为100分。两门业务课满分均为150分。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联考两门业务课及满分值为:综合能力200分,管理100分。
决定考研?
1.请再次确认你的目标。比如你是打算做老师还是银行家,读研究生是否符合你的目标。
2.请再次确认你的专长。你个人具有的专长是不是社会上需要的,还是已经落伍、被社会淘汰了。如果已经不适合,是否需要再次深造。
3.请再次确认你的兴趣。如果能将兴趣与工作结合起来,那当然是最幸福的。但如果你的工作与兴趣完全不符合,是否需要改换方向。
4.请再次确认你的职场沟通能力。研究生毕业,并不意味着职场沟通能力就强。因为沉醉在象牙塔里的读书人,往往欠缺的职场沟通能力、领导力和人脉圈。年轻人念书,你的同学其实就是你进入社会的人脉。职场上的成功往往是靠70%的努力加30%的人脉。细分下来,就是“3331原则”,即一个人的成功是靠30%的努力、30%的专业知识、30%的人脉和10%的机遇。人就应该把自己训练成当机遇来时,你是有准备和有专长的。
考研专业?
一旦下定决心要走考研这条路,首要的问题就是报考志愿,理性而科学地选择学校和专业是考研成功的第一步。在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时,考生应该结合自身的意愿、条件以及将来自己的发展方向来考虑好考研志愿。毕竟专业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我们未来的职业和前途。报考志愿的决策可以分解为2个基本步骤:形成专业选择意向;综合考虑,确定报考单位。专业和招生单位的不同搭配就形成了报考的4种基本模式:本专业本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跨专业本校报考,跨专业跨校报考。不同报考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未来几年急需的专业人才(仅供参考)。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我国今后几年急需的人才主要是以下9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经贸人才;律师人才;保险业精算师。另外“入世”后,以下6类人才将走俏:
1.教师,我国将有数千万人要重新就业,在岗人员也需要知识更新,教师地位将有很大提高。
2.律师,熟悉国际法则的律师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通晓国内外法律的人才也将受青睐。
3.外语人才,贸易经济将与国际接轨,懂外语又学有专长的管理人才特别受欢迎。
4.心理医生,市场竞争、人才竞争将愈演愈烈,生活节奏加快,心理疾病将增加,所以急需大批心理医生。
5.旅游人才,境外人员将大量进入我国旅游观光,内地也将有大批人员出境观光考察。因此,熟悉电脑操作、旅游专业毕业的管理人才,以及通晓古今中外的导游人员,将是企业争夺的对象。
6.信息业人才,谁掌握最新信息,谁就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信息咨询员、电脑网络技术员等信息灵通人士将受垂青。
考研院校?
招生单位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高等教育单位和研究机构。平时一提到研究生招生单位,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就是XX大学、XX学院,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单位,因为开办本科教育而为学生所熟知。这些单位本科、研究生教育是连贯的。常常为人所忽视的另一类报考单位是各类研究院、研究所,如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各研究所、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等。其实,这类招生单位数量很多,例如北京市的招生单位中,研究院、研究所就能占二分之一,每年招生人数相当可观。由于许多人不太了解此类招生单位,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压力也可能会小一些,值得试试。选择招生单位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仔细斟酌:
1.质量高低:在质量高的单位可以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时间不会被浪费。判断质量通常可以看这几个方面:在该专业领域内的地位,导师质量,单位近年来学术成就等。
2.名气大小:名气其实往往是质量的一个外在评价指标。而且,名声很大的单位,有利于研究生开展研究,也有利于以后的就业。
3.竞争态势:各招生单位由于质量高低、地理远近的缘故,同一专业的报考人数可能相差很大,竞争态势也就高低不同。结合自己的实力,可以尽量避开竞争焦点,提高自己的录取概率。
考研准备
1.信息的及时收集
1)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一般学校会在7-8月份公布,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招生简章上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部分学校属集体培养,不刊登);还可能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部分学校不列出参考书目)。同时,中国教育在线院校信息库也会每年向考生朋友们及时提供当年最新的招生简章。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有一些关键的信息,并没有列出。
2)公共课的考试内容与题型。公共课如政治、外语、数学的考试知识点和要求在每年6月-7月份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考试大纲》中作出详细规定。
3)专业课的考试内容与题型。专业课除了统考专业课外基本上没有什么书面复习大纲,只有部分学校才公布大纲,而它涉及到的参考书目可能会很多,这就增加了复习备考的难度,特别是跨校、跨专业的考生,掌握对专业课的要求将会事半功倍。
4)复试及导师情况。复试难度的增加及其相对不确定的特点使得了解复试主要内容及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由于很少招生单位公布这方面情况,因此容易产生信息的不对称,未掌握此信息者将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当然如果能在备考过程或复试时与自己所报考的导师取得联系,知悉导师对所招学生的偏好将是极为有利的,可以让你的备考复试针对性更强。
5)录取调剂信息。录取调剂信息对分数很高或很低的考生来说无太大意义,但对那些分数刚刚上线,处于录取边缘的人来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如提前知道某个单位的调剂信息或扩招信息,可能会使你的录取机会大大增加。
2.制定复习计划
1)确定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的收集及获取。要准确的选择,首先要有深入的了解。一般来说,考研复习资料根据内容、用途和针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全真试题、考试大纲、专业教材以及各种考研辅导书和内部资料。全真试题包括历年考研政治、英语、数学试题和所报考专业的专业试题。这些试题对于考生体会出题思路、强化答题技巧、了解命题重点等意义重大。属考研必看资料之一。提醒一点就是专业课试题,专业课试题一般可先向报考学校咨询,部分学校在网上会公布历年专业课试题,也有学校还可提供邮购服务。考试大纲是规定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科目考查知识点及考试题型等重要信息的纲领性文件,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4、5月份组织专家会议进行修订后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政治大纲每年变动较大;英语、数学大纲则相对稳定。
鉴别资料优劣的标准。是否按最新大纲编写:每年公共科目的考试大纲都要作一些变动,有时变动大,有时变动小,有些科目变动大,有些科目变动小。因此强烈建议大纲修订完成后(6、7月左右)一、两个月再选购政治资料,因为资料相应的修订、出版也还需要一个周期。凡此前市面上出现的政治资料,往往是根据前一年旧大纲编写的,一律不能买。是否符合复习规律:每一科的复习都具有明显的轮次,一般是三轮,每一轮又各有特点,资料也应具有相应的针对性。因此,第一轮复习不要轻易购买什么“冲刺”、“模拟”之类的辅导书;最后一轮复习也不要回头去买什么“大全”。最好是能按照复习进度选购相应的一套资料,效果会比较好。
2)制定复习计划
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当然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但考研复习毕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复习课程多,时间跨度长,因此,考研复习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也就是说必须要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这个计划是否合理,是否适合自己,往往在很大程度决定着你最后的结果。一般来说,考研的整个过程可以划分为起步、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4-6月份)。首轮复习的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重点弥补薄弱环节。英语、数学复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内容庞杂,因此它们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政治复习可以暂缓,等新大纲出版后再进入首轮复习。
强化阶段(7月至11月中旬考研报名结束)。这段时间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直接关系到下一轮的复习和最终的结果。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这一阶段要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专项复习,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同时注意解题能力的训练。
冲刺阶段(11月中旬至考试前)。本阶段复习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归纳总结,查缺补漏;二是强化应试训练,找出应试技巧。
1.职业测评规划
职业规划的三个要素:了解自己、了解行业和职位、培养素质能力。职业规划始终围绕这三个要素,了解自己是根本。热门的不一定最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是了解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很多年的时间,特别是在独立工作、独立生活、需要自己独立决策的情况下了解真实的自己。下面是现在比较常见的职业测评工具,它们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手段之一,但最终人生发展的结果以及职业规划的效果都是因人而异的,以下信息仅为在迷茫中需要找到出口的同学们提供一点参考依据。
1)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
核心是:人-职匹配,即人的特质要与职位所需的特质相匹配,人们能够把感兴趣的事情做得更好。该测评的目的:是根据一个人喜欢的活动、擅长的活动、喜欢的职业,找出他的典型职业倾向,以及与典型职业倾向匹配的职业类型。兴趣(人格特质)是对典型职业倾向的分类符号。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主要分为: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事务型(常规型)、技能型(现实型)六大类型。
2)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Enneagram),又名性格型态学、九种性格。是婴儿时期人身上的九种气质,包括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感兴趣的范围、反应的强度、心理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范围/持久性。全球500强企业的管理阶层均有研习九型性格,并以此培训员工,建立团队,提高执行力。九型人格分别为完美主义者;给予者;实干者;悲情浪漫者;观察者;怀疑论者;享乐主义者;保护者;调停者。每种类型人格分别具有自身特有价值观、人生观,各自拥有优势及其劣势。
3)DISC性格测评
DISC的核心是:性格不同,行为方式不同,与之匹配的职位不同。该测评的目的:是从一个人许许多多的行为中,找出他的典型行为方式,以及与典型行为方式匹配的职业类型。性格(人格特质)是对典型行为方式的分类符号。
2.求职时间安排
9月份
毕业生应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求职计划书,包括求职目标、求职策略等。仔细浏览学校就业信息网中的政策法规栏,了解国家和学校的有关就业政策、签协议应当注意的事项和流程,特别要注意就业工作进程各阶段的时间界限,做到心中有数。搜索、查询和自己专业紧密相关或者有意向的单位的信息,了解相应的岗位要求和条件。准备个人简历、照片、各种证书、成绩单以及复印件等。联系实习单位和有意向的单位(针对企业文化、岗位要求、工作内容进行相应调查)。
10月份
从10月开始,将陆续会有用人单位来学校举办宣讲会,介绍单位情况、用人理念、发布招聘信息等,建议毕业生积极参与,熟悉用人单位要求,积累求职经验,对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要抓住机遇,积极签约。对有意向的行业和单位,可通过上网查询、实地考察、工作实习等各种方式进行重点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对社会上的各种招聘会也要积极关注,有些用人单位只在本单位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以大型企业为最多)。
11-12月份
从11月到来年寒假,是毕业生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关键时期,毕业生应好好把握这段时间,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有更多的主动性。在此阶段,学校还会陆续举办校园双选活动,用人单位也会进入校园开展宣讲和招聘活动,相关通知将在学校就业信息网上发布。专场招聘会是学校大力组织和安排的重要招聘形式,这种方式提供给毕业生的信息量更大,更有利于毕业生进行职业选择。建议毕业生提前到达招聘会现场,争取单独与用人单位沟通的机会。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一般在10月下旬开始报名。有意报考省市级公务员的毕业生,要密切注意当地媒体发布的有关公务员招考的消息,及时报考,以免错过机会。对于一些重点地区的公务员招考消息,学校一般也会通过就业信息网及时转发。一些重点企业的招考如银行系统、石化系统、进出口系统等企业,常常在11月、12月举行,同公务员考试一样分笔试和面试,毕业生可经常登录各类企业的网页,关注其招考信息。学校的大型供需见面会一般在11月下旬开始陆续举办,这是毕业生签约的大好机会。毕业生要事先了解参会单位的相关信息,准备好相关材料,以免当场犹豫不定或材料不全错过时机。
2-5月份
2月至4月是各地举办招聘会的高峰时期,毕业生要经常关注学校就业信息网和各省市毕业生就业网以及人才网的公告,积极准备参加。2月至4月期间,各省市级组织部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简称"选调生"),有意此项的毕业生须积极关注各省市级人事信息网,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公务员的录用工作也将在此期间进行。3月至5月,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开始启动,毕业生可积极报名,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结束后,参加考研的毕业生应该对自己的考试有比较清晰的判断,不管成绩理想与否,都要积极应对就业,准备个人材料,同用人单位联系。2月至5月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峰期,毕业生要抓住机会,犹豫不定和屡屡毁约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同时要注意处理好毕业设计(论文)和求职就业的关系。
6月份
6月中旬,学校通常会将就业计划上报给北京市教委和教育部,毕业生应在6月中旬前将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三方协议书交学校就业工作部门,这样才能在6月底毕业时领到报到证,走上工作岗位。
3.毕业求职准备
求职计划书:做一份目标明确、现实、可操作的求职计划书;
城市选择:毕业生择业时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工作本身的要素(职业发展空间、工作环境),而不是地域。现代社会是以企业、单位为导向的。相比之下,对一个人更重要的通常都是工作单位。所以比较理性的态度,是看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单位适合自己,什么样的企业或单位给自己发展的机会。而有些适合自己的、成长性良好的企业并不一定就在京沪穗深等大城市。因此,毕业生们在择业时应首先理清自己的就业思路,是以职业为导向呢,还是大城市优先?
求职简历:写一份简洁、明确、重点突出、有针对性的求职简历;
关注信息:每天至少浏览就业信息网一次;
核对成绩单:核对学习成绩,确保已修学分和科目达到毕业要求;
通过四六级:抓紧报考英语四、六级,至少通过英语四级;
听取建议:至少去学院(系)咨询一次有关自己的就业问题;
参加讲座:至少听两场就业指导讲座;
获取就业知识:登录学校就业网,做一次职业测评,学一堂就业课程;
参加招聘会:充分准备、着装得体地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招聘会。
4.网申求职诀窍
1)选择适合自己的网上招聘会。有的网上招聘会针对的是有工作经验的社会求职人员,应届毕业生即使投了简历,也会因为不符合条件,而被用人单位退回。
2)拓宽视野。可将求职信息张贴在专业网站里,或将信息发布在一些点击率较高网站的招聘专栏上,或登录用人单位的网站,捕捉人才招聘网页上随时发布的招聘信息,直接与单位联系。
3)参加网上在线招聘,对用人单位的提问一定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要突出个人特点和优势,网上应聘最忌一开口谈钱。受网络时间、视频空间的限制,网上招聘给每个求职者的时间是有限的,应聘大学生要问最想知道的内容、最关键的问题。获得用人单位首肯后,一定要留下明确的联系方式,为下一步的面试做好准备。
4)网上应聘,不要急于一时,人少时求职,效果反而更好。通常网上招聘会持续一段时间,大可不必赶在最初的几个小时、一两天应聘。不要因为网络拥挤,而放弃求职机会,人少时应聘,更容易引起人事主管的注意。
5)根据个人的专业、爱好、特长,有目标地向用人单位求职,不要简历“满天飞”,无目的地投简历等于没投。特别不要应聘同一单位的不同岗位,容易给用人主管留下随意、不专业、缺少诚信的不良印象。
6)求职的自荐材料内容应突出专业、学校、社会实践、自身性格,是否具有工作经验等重点内容。面面俱到、内容太多、太花哨的简历往往最容易被淘汰。
7)求职者发送简历的同时,应该发送一封求职信,这是求职者常常忽略的。为了人事主管阅读方便,避免在电脑上多次翻页,求职信、简历都应该采用文本格式。求职者应注意求职信的措辞和语气,不要出现错别字,可使用标点符号突出求职重点。
8)发送求职简历不要用附件的形式。不要因为技术的原因,导致一些用人单位的电脑无法打开附件,而让大好的工作机会白白溜走。
9)发出求职资料后,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在网上招聘会结束后几天,要主动通过E-mail或打电话询问情况,向用人单位表示诚意,也让自己心中有数。
10)网上参加招聘活动,要提高警惕,小心受骗。网上招聘存在不少局限,求职者并不能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为了防止受骗,大学生网上求职应参加由学校、教育部门、人事部门组织的正规网上招聘活动。
11)大学生网上求职,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充分展示自身特色,吸引用人单位的目光。个人主页应该图文并茂,内容包括自己的求职信、简历、论文、实习报告、日记、个人论坛以及见报文章等。
12)网上求职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就业形势严峻,网上招聘会提供的岗位有限,而应聘者又多,求职的大学生要坦然地面对挫折和困难,不必自卑胆怯和过分焦虑,要积极调整心态迎接挑战。
5.求职面试准备
1)接到面试通知电话时一定要问清楚应聘的公司名称、职位、面试地点(包括乘车或开车的路线)、时间等基本信息,最好顺便问一下公司的网址、通知人的姓名和面试官的职位等信息。最后,别忘了道声谢。这里提醒大家,尽量按要求的时间去面试,因为很多企业都是统一面试,如果错过机会可能就错失了。
2)上网查一下该公司的相关背景和应聘职位的相关情况。
3)公司背景包括企业所属行业、产品、项目、发展沿革、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薪酬水平、员工稳定性、发生的关键事件等,了解越全面、深入,面试的成功率就越高,同时,也有助于对企业的判断(人才和企业是双向选择的关系)。
4)应聘职位情况包括应聘职位的职位名称、工作内容和任职要求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同一个职位名称,各家企业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了解越多,面试的针对性就更强。
5)在亲友和人脉圈(包括猎头)当中搜索一下有没有熟悉、了解这家企业的,他们的感受或了解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果有熟人关系(无论直接或间接),能说上一两句话起码同等条件优先是可以肯定的。“有熟人好办事”绝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6)这里要说明的是,去招聘会或网上投简历时,最好有个记录,包括应聘的企业和职位、哪份简历投的,哪些企业招聘会上做过简单面试,面试官是谁,面试内容是什么,提过多少待遇要求等等。在接到面试通知时,马上查看一下。
7)如果是应聘高管职位,最好能了解一下老板的相关背景和个性风格等(一般事情下,老板肯定是面试高管的最后一关)。笔者在面试猎头职位候选人时,就有很多候选人询问老板的年龄、性别、籍贯、风格,甚至成长背景等情况。
8)学习一些实用的面试技巧。关键要在3-5分钟内如何做自我介绍、如何尽可能展现自己的优势和实力,给面试官一个选择你的理由。对一些常见的面试问题要有应对的准备。最好能做个模拟面试演练,在亲友中找个在企业做经理或hr的做个现场评判,提提建议,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这里要说明的是,一个简要而优势突出的自我介绍非常重要。
9)除了专业、经验和敬业等通用要求外,不同的职位类型有不同的侧重要求。比如,营销类职位侧重沟通力、客户拓展力、机敏性;财会类侧重严谨度、原则性;技术研发类侧重逻辑性、专业性;企划、创意类职位侧重策划力、思维的发散性;工程类侧重执行力、实操性;人力资源类侧重亲和力、沟通力、推动力;行政服务类侧重服务性、热情度和细致度;而中高层管理类职位则侧重认知的高度、领导力、协调整合力等。
10)每家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和对人才的软性倾向,有强调沟通协调力的、有强调执行力的,也有强调团队协作或职业感的等等,虽然每个人的风格已经基本定型,但面试时不妨适当做有针对性的表现。笔者在接到每一个猎头单时,在全面了解其企业背景、职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外,也要了解其企业文化(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老板的风格与成长背景、对人才的软性要求和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模式等。
11)准备一身得体的职业正装(有些IT、创意类企业或职位可能要求不严),整整头发,擦擦皮鞋,也可喷点淡淡的香水,有口气的准备口香糖,出发前最好照一下镜子。
12)估算一下路途时间,一定要留出富裕时间,绝对不要迟到,也不要太早到达,最好是提前5-10分钟进场。如因堵车等原因不能准时到达,也要电话说明情况,请求谅解。
13)一定要充满自信,记住自信不一定成功,但不自信一定失败。心态上要平和一些,积极一些,成熟一些,不要紧张(只有放松才能把自己的东西发挥出来),让人感到你既有才干,又敬业厚道就行,毕竟谁也不会喜欢虽然太有才了,但却太不让人放心的人。
14)在综合各种因素后认为不适合或不值得去面试的,也可以放弃,但一定要知会企业,这是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1.创业精神
创业是什么?有人说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当老板得考虑到人、财、物、进、销、存、竞争、市场细分、定位、管理体系、财务控制、退出机制、预算等一系列的事情,在创业初期,也许选址上的一个错误,就可让你注定成为一个失败的老板,让你注定亏损上百万。因此,大家都知道创业是有风险的,是需要理性面对的,是需要从心理上做好准备的。那么,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关键条件呢?对经济敏感;有社会责任感;能够承受挫折和失败。
2.有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必须制订一个完整的、可执行的创业计划书,即可行性报告,主要回答你所选的项目能否赚钱、赚多少钱、何时赚钱、如何赚钱以及所需条件等。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在现实、有效的市场调查基础上,不能凭空想象,主观判断。根据计划书的分析,我们再要制定出企业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各阶段的分目标,同时订出详细的工作步骤。
3.要有周密的资金运作计划
资金如同企业的粮食,要保证企业每天有饭吃,不能饿肚子,就要制定周密的资金运作计划。在企业刚启动时,一定要做好3个月以上或到预测盈利期之前的资金准备。但开业后由于各种情况会发生变化,比如销售不畅、人员增加、费用增加等等,因此要随时调整资金运作计划。而且,由于企业资金运作中有收入和支出,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创业者还要懂得一些必要的财务知识。
1)个人投资:自己的钱自己花,用自己的钱来投资,即使没有几万元也有几千元,有人就会问几千元钱能创业吗?回答是肯定的当然能,有大钱就做大事,有小钱就从小事做起。个人投资比较适合于很有主见的人,比喜欢和别人商量的人。并且有自己的资金和一定的实力,同时切入口比较小。一般将来两三万元比较合适,个人就可以自己投资,不需要别人的合伙。个人投资并不适合所有的创业者。
2)合伙投资:现在很多创业都是合伙创业,优势之一就是资金上的优势,优势之二就是设备有支持。优势之三就是技术上有支持,甲懂理财,乙懂财会,丙明白销售,技术上大家一起来做。优势之四人际网络的支持。这里面有五大弊病:方面一,经营理念不同。既然理念不同就很容易出现分歧与矛盾。方面二,管理思想不同。合伙人中有人主张制度管理,就有人主张人情管理,这样矛盾就出现了。方面三,合伙人之间缺乏信任。方面四,责权划分不清晰,五个股东谁管什么,谁有哪些权利,谁有哪些责任一定要明确清晰,五个股东一定要选出一个人来做执行董事,五个人一起管就要有分歧。方面五、利润分配不均等。所以在这些方面要高度的警惕。
3)贷款和抵押:用贷款和抵押的方式往往可以筹措到比较多的资金,但是这种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压力就是财务成本。大多数不是钱的问题,而是项目的问题,借钱不如借势。整合资金,整合大家的需求形成自己的优势。
4.为自己营造一个好的氛围
大学生创业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和商业经验,如果把自己独立放到整体商业社会,往往会难以把握。这时可以先给自己营造一个小的商业氛围,进入行业协会是比较有效的一条途径。创业者可以借助行业协会了解行业信息,结识行业伙伴,建立广泛合作,促成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创业者可选择一个能提供有效配套服务的创业(工业)园区落户,借助其提供的优惠政策、财务管理、营销支持等服务,使企业稳定发展。另外,还可以找一个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咨询师做企业顾问,并学会借助各种资源,学会和各方面的人合作,千方百计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商业氛围,这对创业者的起步十分重要。
5.从亲历亲为到建立团队
成功的创业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一支良好的创业团队。也就是说创业伊始,如果投资很少,那自己就是团队。但是只要投资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聚集了一些合伙人,那么创业团队就十分必要。在组织创业团队要考虑三个方面。
1)它的来源,一般来说团队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熟人,一种是生人。熟人团队一般由同学、亲戚、朋友等组成,它的最大的好处就是互相了解,知道对方的脾气秉性,但是存在的劣势就是角色定位不清晰。这样就会造成矛盾;而生人组建的团队,是过去不熟悉的人来创业,优势就是他一来自己能够把位置摆得很正。但是生人做团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不了解这个人的过去,这样就需要磨合,相互了解后才能信任。所以在组建团队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关键就是需要,哪个位置适合他。
2)团队人员的观念要相近。观念完全一致比较难,但是观念相近是比较容易的,这样事情才能够顺利解决,不会有内讧的产生。
3)团队的互补性。甲的长处来弥补乙的短处。互补就是各有所长,相互支撑,那么这个团队就会十分优秀。人们往往就忽略了团队的互补性。在这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在团队中很需要一个具有逆向思维的人,这样在决策的过程中很多可能错误的地方,就会被发现。
6.盈利是做企业最终的目标
做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因此无论是制定可行性报告、工作计划还是活动方案,都应该明确如何去盈利。大学生思维活跃,会有许多好的点子,但这些好的点子要使他有商业价值,必须找到盈利点。企业的盈利来源于找准你的用户,因此,企业要时刻了解你的最终使用客户是谁,他们有什么需求和想法,并尽量使之得到满足。
7.大学生创业项目
1)自己熟悉的。如果你喜欢电脑,对病毒有研究,那你就高举“反毒王”的旗帜,上门服务杀毒、防毒,不行吗?北京林业大学的老师陆军博士,组织学生把本校的农业、林业技术推广到学生自己的家乡。资源与市场都是学生们所熟悉的。
2)占有资源的。如果你有亲属在国外,让他们搜集新颖实用的塑料用品,把样品邮寄回来,你来找厂家加工。路子通开了,买台注塑机(5~10克的几千元)就干起来了。
3)优势明显的。比如你拥有某方面的特长,或某种专业知识对某部分群体有用,那就从事此项服务或培训。如果你对互联网造诣很深,那就做个网站,选定某个行业,搜集、发布有用信息,可以为该行业的中小企业销货,为他们发布信息。
4)兴趣浓厚的。如果能把兴趣同创业目标结合,那将是非常幸运的,那是快乐创业、快乐人生。如果你有艺术思维的兴趣,可以搞个专业工作室,从事家庭装潢设计,与装潢公司或工程队合作,为客户量身定做。
5)突出缺陷的。许多人们习惯了的产品和服务是有缺陷的,只要你能够发现它,改进它,就是一件新产品。这样,你不仅借助了它长期功能与质量的积累,还借助了它长期培育的消费群体。
6)不用花钱的。我发现舍得买时间的人大有人在。许多重要的人都有此种需求。时间是短缺的、紧俏的商品,城市速递由此而生。速递业务可不可以扩展呢?扩展到一切为别人节省时间的领域。比如代人购物,接人等。
7)起点很低的。你有广告创意的能力,就可以搞个独立工作室。比方设计出公益与公司目标相结合的广告,贴到全北京的卫生间去。接受的企业当然付费。别发笑,能做好这件事也不容易。
8)可以借助的。好风凭借力。借助是利用人类文明的成果和社会资源,来达到低成本顺利起步的目的。比如对创业必须的硬件可以租赁,借巢孵蛋,直接进入产冰岛之恋冰淇淋加盟 品开发过程的终端程序,直接面对消费者来检验你的产品。再比如委托。把产品的生产交给别人,自己只是提供标准,进行检验,不参与产品制造相关的管理,减少投资风险和投资成本。
9)方便加盟的。加盟是与现有资源联合。大名鼎鼎的跨国公司,金光闪闪的名牌企业……创业者假如具备某些优势,便可以寻求与自己相关的资源,实现彼此的优势互补。用契约来结盟,比方你有保健品的新技术和相应的商业概念,可以考虑与现有的知名企业结盟。利用其资源,达到减少投资,降低风险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