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十大液晶面板品牌排行榜是CN10排排榜技术研究部门和CNPP品牌数据研究部门重磅推出的液晶面板十大名牌,榜单由CN10/CNPP品牌数据研究部门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并基于大数据统计、云计算、人工智能、投票点赞以及根据市场和参数条件变化专业测评而得出。旨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并推动更多液晶面板品牌快速发展,为众多液晶面板实力企业提供充分展示自身实力的平台,排序不分先后,仅提供参考使用。
1、TN面板
TN全称为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面板,低廉的生产成本使TN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入门级液晶面板,在市面上主流的中低端液晶显示器中被广泛使用。我们看到的TN面板多是改良型的TN film,film即补偿膜,用于弥补TN面板可视角度的不足,改良的TN面板的可视角度都达到160°,当然这是厂商在对比度为10∶1的情况下测得的极限值,实际上在对比度下降到100:1时图像已经出现失真甚至偏色。
TN面板的优点是由于输出灰阶级数较少,液晶分子偏转速度快,响应时间容易提高,市场上8ms以下液晶产品基本采用的是TN面板。缺点则是色彩单薄,还原能力差,过渡不自然。
2、VA面板
VA类面板是高端液晶应用较多的面板类型,属于广视角面板。和TN面板相比,8bit的面板可以提供16.7M色彩和大可视角度是该类面板定位高端的资本,但是价格也相对TN面板要昂贵一些。VA类面板的正面(正视)对比度最高,但是屏幕的均匀度不够好,往往会发生颜色漂移。锐利的文本是它的杀手锏,黑白对比度相当高。VA面板主要有两种:
(1)MVA面板:MVA面板采用的MVA技术是广视角液晶面板技术,该类面板可以提供更大的可视角度,通常可达到170°。
(2)PVA面板:PVA技术,同样属于VA技术的范畴,它是MVA技术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其综合素质已经全面超过后者,而改良型的S-PVA已经可以和P-MVA并驾齐驱,获得极宽的可视角度和越来越快的响应时间。PVA采用透明的ITO电极代替MVA中的液晶层凸起物,透明电极可以获得更好的开口率,最大限度减少背光源的浪费。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液晶面板出现“亮点”的可能性。
3、IPS面板
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技术是2001年推出的液晶面板技术,俗称“Super TFT”,IPS面板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两极都在同一个面上,而不象其它液晶模式的电极是在上下两面,立体排列。由于电极在同一平面上,不管在何种状态下液晶分子始终都与屏幕平行,会使开口率降低,减少透光率,所以IPS应用在LCD TV上会需要更多的背光灯。
IPS面板的优势是可视角度高、响应速度快,色彩还原准确,价格便宜。不过缺点是漏光问题比较严重,黑色纯度不够,要比PVA稍差,因此需要依靠光学膜的补偿来实现更好的黑色。
4、CPA面板
CPA(Continuous Pinwheel Alignment,连续火焰状排列)是广视角技术(软屏),CPA模式广视角技术严格来说也属于VA阵营的一员,各液晶分子朝着中心电极呈放射的焰火状排列。由于像素电极上的电场是连续变化的,所以这种广视角模式被称为“连续焰火状排列”模式。CPA面板色彩还原真实、可视角度优秀、图像细腻,但价格比较贵。
除了以上几种外,还有一些厂商有自己的液晶面板技术,比如ExtraView技术、OCB技术、FFS技术等,这些技术都是对旧的TFT面板的改进,提供了可视角度和响应时间,通常只用在自有品牌的液晶显示器或者液晶电视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