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十大电池管理系统品牌排行榜是CN10排排榜技术研究部门和CNPP品牌数据研究部门重磅推出的电池管理系统十大名牌,榜单由CN10/CNPP品牌数据研究部门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并基于大数据统计、云计算、人工智能、投票点赞以及根据市场和参数条件变化专业测评而得出。旨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并推动更多电池管理系统品牌快速发展,为众多电池管理系统实力企业提供充分展示自身实力的平台,排序不分先后,仅提供参考使用。
1、基于内阻补偿的开路电压法
开路电压法(OCV)是最早的电池容量测试方法之一,开路电压法是根据电池的开路电压与电池内部锂离子浓度之间的变化关系,间接地拟合出它与电池SOC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开路电压法简单便捷,但是估算的精度并不高。该方法只能在电池长时间静置状态下估算SOC,当电池有电流通过时,电池内阻产生的压降会影响SOC估算精度。同时电池存在电压平台,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在SOC30%-80%期间,端电压和SOC曲线近似为直线,这种情况下SOC的估算误差会放大。
基于以上问题,设计人员对开路电压法做了补充,引入了电池内阻进行校正,准确估算OCV。当电池通过电流时,通过将实际测得的电池端电压减去I*R来校正负载下的电压,然后使用校正电压来获得当前的SOC。
基于内阻补偿的开路电压法提升了SOC的估算精度,但是实际应用时由于其复杂的电化学特性,电池电压不会立即对负载的变化作出反应,而是有一定延迟。该延迟与电池电压响应的时间常数相关联,范围从毫秒到数千秒。同时电池的内部阻抗在不同条件下变化较大,因此SOC的精准估算依赖于阻抗的精准估算。
2、安时法(库伦计数法)
经典的SOC估算一般采用安时积分法(也叫电流积分法或者库仑计数法)。即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通过累积充进和放出的电量来估算SOC。充电时,进入电池的库仑全部留在电池中,放电时全部流出的电量导致SOC的下降。
SOCnow=SOCpast-(Inow*t)/Qmax
安时积分法SOC估算精度高于开路电压法,但是该算法只是单纯的从外部记录流入和流出的电池电量,忽略了电池内部状态的变化。由于不同的电池模型有不同的自放电率,这也取决于电池的SOC、温度和循环历史,准确的自放电建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收集数据,而且仍然相当不精确。同时电流测量不准,造成SOC计算误差会不断累积,需要定期不断校准。而且在电池长时间不活动或放电电流变化很大的应用中,库伦积分法会产生一定误差。
3、电压电流混合算法
由于开路电压法在实际工况下并不实用,而安时积分法存在误差,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误差会继续放大。因此大量设计人员将开路电压法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共同进行SOC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