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是现代诗人朱湘创作的诗歌,收录在《草莽集》中。诗里“左行,右撑”、“拍紧,拍松”等处,以先重后轻的自然天韵,表现出采莲小舟划过时上下浮动的一种感觉。这首诗写得美丽轻盈,唱出了一种宁静迷人的境界,具有强烈的音乐感,婉转幽静,飘忽轻扬,有说不出的甜美与和谐;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采莲曲
小船啊轻飘,
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
荷花呀人样娇娆。
日落,
微波,
金线闪动过小河,
左行,
右撑,
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⑴呀半开,
蜂蝶呀不许轻来;
绿水呀相伴,
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间,
采莲,
水珠滑走过荷钱。
拍紧,
拍轻,
浆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
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
丝多呀蛹裹中央?
溪头,
采藕,
女郎要采又夷犹⑵。
波沉,
波升,
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
两岸呀榴树婆娑⑶;
喜鹊呀喧噪,
榴花呀落上新罗。
溪中,
采莲,
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定,
风生,
风飔⑷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
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
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芳,
衣香,
消溶入一片苍茫;
时静,
时闻,
虚空里袅着歌音。
⑴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⑵夷犹(yíyóu):同“夷由”,犹豫,徘徊不前。
⑶婆娑(pó sūo):枝叶扶疏的样子。
⑷飔(sī):凉风或疾风。
此诗创作于1925年10月24日。当时,诗人在诗歌创作方面,主动接受和吸纳中国传统诗学的艺术表达方式,努力追寻传统诗歌清丽柔美的境界。而在生活上,诗人寄人篱下,与兄弟姐妹不和睦。同时,诗人才华也不能得到时代的充分认可。诗人通过《采莲曲》这首诗歌来寄托其人生理想。
朱湘(1904~1933),字子沅,生于湖南沅陵县。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是新月派重要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夏天》、《草莽集》、《石门集》等。1933年12月4日,因生活困顿、愤懑绝望,自沉于采石矶。
全诗共五节。第一节(“小船呀轻飘”至“莲舟上扬起歌声”)写摇舟入池。“轻飘”既写采莲舟之轻巧,又写其行进之快;“杨柳”、“颠摇”则彰显了采莲女的婀娜身姿。荷叶大而绿,荷花娇而艳。夕阳中闪闪的微波,所有这一切均感染了采莲女,使其不禁放声歌唱。
第二节(“菡萏呀半开”至“浆声应答着歌声”)写溪间采莲。河水清澈见底,在荷叶下潺潺流过。采莲女动手采莲了,手碰到了荷叶,晶莹的水珠在荷叶上滑动着,木桨拍打着水面,发出的声响连同采莲女的歌声一起融入了大自然之中。
第三节(“藕心呀丝长”至“波上抑扬着歌声”)写开始采藕。她纤细的手碰到藕又犹豫了。她的歌声没有被水吞没,而是随着水波一上一下。此时歌声的升降与水波的起伏巧妙地结合到一起,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第四节(“莲蓬呀子多”至“风飔荡漾着歌声”)写溪中采蓬。莲蓬子很多,就像两岸婆娑的榴树、喧躁的喜鹊、落上新的榴花。而采莲女不知什么原因,耳鬓泛着微红。风起风又停,采莲女的歌声在风里荡漾。
第五节(“升了呀月钩”至“虚空里袅着歌音”)写摇舟离去。夜幕降临了,月牙爬上了天幕,牛郎织女星出来了。雾起了,风起了,采莲女摇着舟飘去了。采莲女走了,花芳花香因为无人感知也消融了。唯有采莲女的歌声,若隐若现,萦绕在空寂的天地间。
此诗较好地体现了闻一多先生提出的“三美”主张:语气词、短语、短句的巧妙使用,描绘出东方少女独有的卓越风姿,是为绘画美;“呀”字的反复使用,两字短语的并列,各节不同的韵脚,读来朗朗上口,是为音乐美;诗的各节整齐划一,节与节之间各部对衬,五节就是五幅优美的水彩画,是为建筑美。
《采莲曲》创造了一种非常美好的意境。而诗人当时所经历的事情是:与清华校方产生不愉快事件、因同病相怜与刘霓君结婚,却经常吵架、与兄弟闹翻……由此可见,朱湘的现实里绝没有一丝《采莲曲》所创造的意境的痕迹。《采莲曲》也完全不合朱湘的性格气质,其格调是欢快的,恬然的。所以说,《采莲曲》体现了诗人对诗、对人生的全面追求,是诗人对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冷酷人生的逃避的真情流露,是诗意与诗人思想感情的分离,是诗人“芳香的梦”的温暖归宿。
(1)理想的境界:现实的不容,使朱湘转而塑造理想的生活。采莲本身就是一种超脱的境界,轻松、洒脱,不为人为而纷纭、复杂。《采莲曲》很自然地写到了这一优美别致的自然环境:微风拂柳,荷叶映翠,夕阳西下,金波粼粼……“荷花呀人样妖娆”,荷花喻人,自然而然的想到采莲女,想到采莲女的劳动,想到采莲女的爱情。妖娆的荷花一般的人儿和人一般妖娆的荷花呼应,采莲女的娇羞和天上人间的美景叠影,典雅清纯的东方少女和幽远雅致的乐声歌声交融,花香伴着衣香,浆声和着歌声,构成了一幅平和、宁静、安详的图画,创造出一种闪光欲滴的奇丽境界。这境界就是朱湘的心声——他向往着采莲女的“不谙世事”和“与世无争”。
(2)阴柔的建行:《采莲曲》甚至连字句的排列也体现着诗人向往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各节间均是隔行退后一字起行,中间夹进退后二格自立的二字行。句式的错落和两字一行的夹用,从直观上就领略到《采莲曲》恰如少女的眸子一样纯净无邪,不为世俗所污。而最阴柔的建筑又配上最流畅、最疏朗的音韵,更使《采莲曲》倍添风致。
当然,《采莲曲》也明显暴露出其内在的缺陷:结尾小船的消失,歌声的时隐时现,则感到空灵,倍感其境过清。而这,也恰恰符合朱湘的气质和性格。
沈从文《论朱湘的诗》:用东方的声音,唱东方的歌曲,使诗歌从歌曲意义中显出完美,《采莲曲》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史上,也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