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面塑是流传于山西忻州的传统艺术珍品之一,通称之为“花馍”,花样繁多,造型生动,制作精巧,是极具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
忻州面塑,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忻州花馍,中间往往插以红枣,既有装饰性,又是营养品、调味品,很受欢迎。
当地还有一种大型供品名为“枣山”,以面卷红枣,拼成等腰三角形,角顶往往塑一层如意形图案,在上面再加上面塑的“小元宝”三至五个,同时,还塑上一个供咬铜钱的“钱龙”。
“枣山”蒸出后,可以颜色点染,成为一种鲜艳的民间艺术品。
供奉面塑
清明节,捏制一种忻州人叫做“寒食供贤”的面人头,内里包油、盐、小米和芝麻的素馅,捏成男女小孩人头,用红莲豆作嘴,黑莲豆作眼睛,外加面鼻子、耳朵、眉毛等,蒸熟后加以点染,甚是天真可爱。
有的还捏制一种“寒燕儿”,捏好蒸熟的寒燕儿,插在酸枣枝上,很像是停在树枝上的群燕。
这些供奉的民间面塑,相传与“寒食节”有关,“寒食禁火,冷食一日”,燕子是象征春天的到来。
在忻州地区的繁峙县一带,有一种以胖娃娃为题材的人物面塑。同时,还有一种玲珑小巧,不加点染颜色、白胖素雅的小面人,有着爬、卧、抱花、啃瓜的各种姿态。有时,还将置其于染成大红大绿的“大面花”之中。相传,这类面塑是当地群众为上五台山佛教寺院拜佛求子而专门制作的供品。
丧事面塑
办丧事时,当地人还要捏制一种在灵堂前面供奉的“小食儿”面塑。这种面塑捏成各种花果、小动物形象,甚为精巧别致,有的蒸熟后点染,有的晾干后点染。
婚娶喜馍
忻州一带,在婚娶之日,男女两家都蒸很多大“喜馍”,要摆在桌子上供人们欣赏、品尝。
与此同时,还要蒸大“花糕”,有的地方习惯用十来斤面粉捏一个“花糕”,以面作圆底盘,卷条边缘为纹,铺一层红枣,上面再加上一层比第一层略小的带花边的面盘,上面捏上“鱼钻莲”的浮塑,蒸熟后加色点染,供人们欣赏和食用,也可作为礼品馈赠。
寿诞喜馍
忻州一带的寿诞之期,也常蒸制“喜馍”。寿诞“喜馍”多以桃形为主体,上面加上各种寓意吉祥长寿的小装饰物,点染色彩,做为“寿馍”赠送亲友之用。
此外,忻州民间,还有着塑造生、旦、净、末、丑等戏剧人物的人物面塑,甚至拿到庙会的市场上出售。这种面塑,制作也颇为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