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观瀑图》是明代沈贞创作的纸本设色画,现收藏于苏州博物馆。
此图描绘高耸突兀的山峰上,溪水从山顶上的密林间跌宕而出,在前川化为瀑布,穿过云端,直挂而下。
全画可分为两大部分,中间的云雾将画幅上下分隔。远处奇峰峨,矾头突兀,气势险峻,山巅高耸,冲入云霄,烟云缭绕。峰顶草树从生,有的树木挺拔生长,有的灌木倒悬壁崖。山腰间云气濛濛,茫茫一片,将整个山势分隔为二,山势更显得高远险峻。山润林木间曲溪奔腾、飞瀑溪泉直泻,像一条条洁白的飞帛一般,势似劈竹,一泻千仞。近处为山坡,岩石重叠,有数棵参天大树拔地而起,根部露裸出土,枝干粗大,树干挺拔直上,枝叶茂盛,似有顶天立地之势。
在两高大树木之下,即大树荫下的峡谷间,筑有石桥曲栏,有二位高士站立其间,一位高士手持长杖,一位高士右手指点远处飞瀑,边观望边谈论,悠闲自得。点出此画的主题。
在画幅右上角有作者自题:“秋林霜重叶痕斑,白发萧萧二老闲。握手相逢无个事,不因论水更论山。洪熙元年秋八月望后二日,西庄沈贞吉”。
该图亦有近代鉴藏家吴湖帆的题跋:“明沈西庄《秋林观瀑图》真迹。西庄名贞吉又号南斋,长洲人,与弟恒吉皆以文名齐称一时,生建文二年庚辰,殁于成化末季,年登大耋。山水宗法吴仲圭。其侄石田为明代画苑领袖,盖得之家学,自西庄上溯仲圭也。”
《秋林观瀑图》表现的是初秋之景。从画面右上方题识可知,此作作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秋八月望后二日”,沈贞时年26岁,正是年壮气锐之时。
此图人物比例虽小,但却是此画主体,起到点睛作用。此画结构严谨,布置得当,其气势雄伟。
此作为“高远”构图,画面中间被云雾一分为二。远景峰峦出没,笔力沉雄,山头苔点细密,在烟云中显得神秘、险峻。一飞瀑自山顶倾泻而下,彰显出极强的气势。近景古树茂盛,两个老者立于山间,仰首瞻望高山、瀑布,似在谈论眼前伟大的自然之景。
该图墨彩沉厚,先用干笔皴擦,后再加湿墨反复皴擦,略施花青,点浓重,山下坡石墨色厚重圆浑。树木画法疏爽,用笔苍老沉着。树叶淡青轻施,夹叶用朱膘,既调节了色彩的变化,又使人们感到正是秋深霜重季节,更衬托此画题的鲜明性。至于对二位高士的描写,寥寥数笔,刻画得形神具全,十分生动传神,把人物融汇到大自然之中,其中景物的村托作用是耐人寻味的。从中可以看出,画家在运用传统的笔墨技法来对真实的景物写生,并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林家治:整幅画面气势壮观,情景交融。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穆益勤:《秋林观瀑图》的特点是结构严整,笔墨精谨,文静雅秀,略有刘珏、杜琼风貌。
该图左下角铃有“武林翁氏书画记”印,后归吴湖帆收藏。现藏于苏州博物馆。
沈贞(1400—约1483年),明代画家。字贞吉,号南斋、陶然道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世居相城里。工律诗,善绘画,尤擅山水,师法董源。弟恒吉,亦善诗画。贞吉毎赋一诗,画一画,必累年经月方出以示人。其画妙处通宋人,然自重不苟作。传世作品有《秋林观瀑图》《竹鲈山房图》《题沈周秋林曳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