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第二中学是广东省百年名校、全国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全国语文特色示范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茂名中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称茂名县立中学,解放后改称茂名县第一中学,1972年后逐渐定现名。学校原址位于高州城县学宫,2011年学校整体搬迁于新址(兴教路),新校区占地面积达560亩,是茂名地区规模较大的中学之一。
该校历经了一个世纪的风雨,发生过许多的动人故事,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出大批的仁人志士。截止2021年1月,已发展成为有90多个教学班、师生员工6000多人的高级中学。
截止2021年1月,学校有教职员工282人,其中在职研究生25人、中学高级教师58人、中学一级教师138人,有全国先进教师4人、南粤优秀教师10人、南粤山区优秀教师3人、高州市名校长1人、高州市名教师6人、高州市学科带头人17人、市级骨干教师一批。
1990年以来,学生获市级以上奖励的有2500多人次,其中获国家奖励的有579人次,获省级奖励的有825人次。学校有国家课题13个、省市县级课题56个,教科研成果曾获广东省教学科研黄华奖、吴汉良奖、创新成果奖以及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新二中占地560亩,主要分四大区。东是生活区,中是运动区,西北是教学区,西南是休闲区。各区之间,相互独立,十分适宜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学校有教学班80多个、师生员工6000多人;各类实验室均按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配备,电子阅览室和语音室装有300多台先进电脑,每个教室均配置全新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安装了1000兆主干光纤连接互联网,学校网站可随时让师生获取最新的教学信息和实现远程教学;先进的数字监控系统和优质的校园广播网可确保高质量完成各类考试任务;学校图书室藏书20多万册,随时供师生借阅;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体育场所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占地4000多平方米、外观气势恢宏的学生饭堂,宽阔明亮,可容纳1万多人同时就餐;公寓式的学生宿舍,整洁舒适,每间宿舍都装有冷热水、风扇、直饮水机和“200卡”电话。标准的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毽球场和400米环型跑道是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
新校区的整体规划、设计与建设凸显现代化意识与前瞻性意识,成为茂名教育战线的新地标,为学校“市内先进,粤西知名,面向全省,具有开放性、示范性的优质高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校训
崇德、博学、强体、卓越
校风
团结、求实、拼搏、进取
教风
爱生、治学、传承、弥新
学风
志远、勤勉、睿智、求新
高州二中可谓英才辈出,为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远在革命战争年代,高州二中就培养了大批为争取民族解放披肝沥胆的革命志士,如沙田起义总指挥李雅可,广东南路游击队总指挥梁弘道、李一鸣等等。在军政界,有原广东省军区后勤部部长邓吉趋,原广州空军师政委邓震林,新疆部队原某师政委黄光海,原重庆市市委副书记龙若虞,原广州市副市长杨毅,原茂名市市长黄春藻,等均出自高州二中。在学界,有参与神舟5号、神舟6号研制的中科院空间科学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吴汉基,著名画家丁衍镛,著名生物学家、华师大生物系博士生导师莫熙穆教授,著名版画家卢西林,地质学家李四光秘书兼地质报主编张祥光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在商界,有香港著名实业家江茂森、赖鸿汉等名流。
丁衍庸(1902-1978),高州市谢鸡镇茂坡村人,1920年茂名县立中学毕业,后就读日本川端画学校、东京美术学校。擅长西画、中国画、书法。西画宗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人体素描基础浑厚,色彩绚艳、线条简练,有“东方马蒂斯”之称,是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倡导者之一,现代著名国画家、油画家、篆刻家、美术教育家。
卢西林(1925-),广东高州人,中国著名版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曾任茂名市文联副主席、茂名市美协首届主席、高州市文联副主席。1996年荣获中国版协颁发的鲁迅版画奖。
江可伯(1926-),高州大井镇霞降村人,燕京大学毕业,1948年赴美国留学。获美国俄亥俄州威士丁堡大学法学士,后入美国史丹佛大学研究院及州立华盛顿大学研究院研读,获商学士。回香港后曾任珠海书院校长。1963年出任东华三院总理,博爱医院总理,三益宗亲会理事长,珠海书院暨大同中学董事长兼校监,高雷旅港同乡会会长,高雷中学校董,茂名及高州县旅港同乡会名誉会长。现任香港安达国际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兴旺证券公司董事长,附属机构有安达旅运、安达观光、燕京旅运、燕贸、首纶等五家有限公司。
莫熙穆(1915-),广东高州人。著名生物学家。1938年毕业于广东省立勷勤大学生物系。1958年赴苏联莫斯科农学院植物生化专业及苏联植物生理研究所学习。1961年回国。曾任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主任。广东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
吴汉基,广东高州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参与电力火箭发射试验的研制工作,以及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工程研究,贡献巨大,受到国家嘉奖。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时值废科举,兴学堂。邑中士绅梁宗榘等与茂名知县李孔修商谈,呈准用常平仓空地创建学校,募得数万元,于冬季动工,并招收学生120名,分甲乙两班,借近圣书院作为校舍。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开学,初授高小学科,由梁宗榘担任总监,定名为茂名中学堂,包括中小学两部。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新校建成,迁入新址,仍借近圣书院作为小学宿舍。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梁宗榘辞职,周梁基担任校长。
清宣统二年(1910年),首届小学甲班毕业。
清宣统三年(1911年),首届中学甲班毕业,辛亥革命爆发,学校短暂停办。
民国元年(1912年),梁应奎继任校长,主持校务。
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江楫为校长并呈准定校名为茂名县立中学。
民国四年(1915年),陈嘉谋接任校长。
民国八年(1919年),建教室四间并设置办公厅及教职员休息室,并呈准县学宫归学校,辟作学生运动场及饭堂,购常平仓一所改建学生宿舍及游艺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1日学校遭日寇飞机频频轰炸,学校迁往山美秧地坡再转迁新垌。
民国三十年(1941年),校部再遭日寇飞机轰炸,两边房屋尽毁。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迁回原校,重修校舍。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梁锡英任校长,学校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9年,茂名县解放,茂名县女子中学与学校合并,校名改为茂名县第一中学。
1952年,与茂名县第二中学互换校名。
1959年,高州与信宜并县为茂信县,在“一大二公”影响下,曾与高州中学、一中、三中合并为一所中学,学校只办初中部,不久分开,改为茂信县第三中学。
1966——1976年,文革期间,由于“武斗”的干扰,学校的图书、仪器、设施受到严重的破坏。
1968年,学校搬至顿梭公社,并改名为“顿梭中学”。原校被划拨给高州县农机一厂作为职工宿舍。
1972年,县人民政府委派屈伟昌、甘光正等主持复办二中工作,当年秋季招收初中四班。
1974年,学校招收高中生,学制均为二年。
1976年,恢复招收高中二个班(两年制)。
1988年,新建和改建两幢教学楼,共有教室46个。
1990年,学生江有中、苏毅考上清华大学。
1996年,九层综合大楼、三幢男生宿舍、一座学生饭堂等建成,设置物理实验室4个、化学实验室3个、生物室2个、图书室1个、阅览室1个、电脑室2个、语音室2个、电教室1个等。同年4月,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占地32亩。
1997年,学生张道在中考考取高州市总分状元。
1999年,学生古竞在中考考取高州市总分状元。
2000年,学生程健在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取广东省政治科状元。
2002年,学生黄尧达以优异成绩考取广东省化学科状元。
2004年,学生余学强考取广东省体育术科状元。
2009年,学生钟英才、罗一飞、何文桃在高考考取广东省理科基础状元。同年11月,学校新校区正式动工建设,总规划面积560亩。
2011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