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物理学》是世界著名科普作家、趣味科学奠基人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从1916年完成到1986年已再版22次,并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在《趣味物理学》中,作者除了力求向读者讲述物理学的新知识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读者的视野,帮助读者了解他已经知道的其他知识,并通过趣味的讲解方法加深读者对物理学重要理论的认知,从而使读者对这些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趣味物理学》是世界著名科普作家、趣味科学奠基人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从1916年完成到1986年已再版22次,并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在《趣味物理学》中,作者除了力求向读者讲述物理学的新知识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读者的视野,帮助读者了解他已经知道的其他知识,并通过趣味的讲解方法加深读者对物理学重要理论的认知,从而使读者对这些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当然,作者也巧妙地将物理学知识联系到日常生活中来,希望以此能帮助读者对已掌握的知识做到活学活用。
在《趣味物理学》中,读者不仅能学习到物理学领域中的大量课题,而且可阅读到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妙趣横生的问题,还能发现各种奇思妙想以及让人意想不到的比对,而这些内容有的恰巧来源于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的事件,有的则取材于著名的科幻作品。因而,读者在书中有可能发现耳熟能详的儒勒·凡尔纳、威尔斯、马克·吐温以及其他作者经典作品的片段,且这些片段中所描述的神奇经历,既引人入胜,又巧妙地和物理知识点相互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译者在翻译《趣味物理学》时,为尽量保留原书风格与精髓,沿用了初版使用的图片,略有瑕疵。但后期经过精心加工,以双色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使读者在趣味求知的同时,又可赏心悦目,从而对《趣味物理学》所提到的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总之,《趣味物理学》是一本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而又让人流连忘返、受益无穷的物理学读物!
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1882-1942),生于前苏联格罗德省别洛斯托克市。他一生致力于教学和科学写作,从17岁开始发表作品,一生共完成了105本著作,这些著作大部分都是科普读物,其中《趣味物理学》到1986年已再版22次。这些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出版发行,其趣味科学系列被译为十几种语言,销量超过2000万册,是世界公认的科普名著。1936年别莱利曼在列宁格勒去世,1959年,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座月球上的环形山,以此来纪念这位人类的科普大师。
本书是世界著名科普作家、趣味科学奠基人(苏联)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从1916年完成到1986年已再版22次,并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在本书中,作者不仅力求向读者讲述物理学的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读者了解他已经知道的东西,还希望加深读者对物理学重要理论的认知并对这些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对已掌握的知识做到活学活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书中给出了物理学领域中的大量谜题以及引人人胜的故事和妙趣横生的问题,当然还有各种奇思妙想以及让人意想不到的比对,这些内容大都来源于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的事件,有的取材于著名的科学幻想作品。比如,书中引用了儒勒·凡尔纳、威尔斯、马克·吐温以及其他作者作品的片段,这些片段中所描述的神奇经历,不仅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作为鲜活的实例,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起到奇妙的作用。在此,我将这一宝贵的作品翻译为中文,真诚地向读者朋友们推出,希望借别莱利曼大师的智慧来激活读者的科学想象力,教会读者如何按照物理学方式去思考。翻译过程中,我力争保持这一伟大作品的精髓和原貌,让语言风格更有趣、生动。同时,结合了现代科学知识,对作品进行了一些小小的补充,但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修改,因为作者对物理学知识的深入解读至今鲜有人能够超越,他的这部作品无论是选材还是示例,可谓尽善尽美,时至今日仍符合读者阅读习惯,从未落后。众所周知,在1936年以后,物理学有了飞速发展,并出现了许多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而这些正是本书中未能提及的。但就物理学原理的论述,至今仍然被视为权威,比如书中关于航天原理的论述。如果试图将物理学领域所有最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都反映在本书中,那么本书的内容就会大大增加,导致知识庞杂,这不但不利于读者的阅读和使用,也不利于对经典作品的保护和传播。
本书力求向读者讲述物理学的新知识,帮助读者了解他已经知道的东西,以加深读者对物理学重要理论的认知并对这些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让读者学会如何在各方面对已掌握的知识做到活学活用。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书中推出了物理学领域中的大量谜题以及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妙趣横生的问题,当然还有各种奇思妙想以及让人意想不到的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