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官,前身是皇室太庙,太庙在明代供的是朱元璋、朱棣等人。1644年清兵入京后, 福临称帝,把他们先人的牌位从沈阳请到北京,供在太庙,将 明皇的祖宗牌位迁到今天的阜成门大街路北的"历代帝王庙"里 去了。
辛亥革命后,当时按照"南北军代表"制定的"清皇室优待条件"规定,城内宫殿坛庙等应归国家来管理,但包括太庙 在内的,一直到1914年,才将三大殿以南部分归当时的北洋政府所管,不久,社稷坛改造为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开辟南大门 时,为了对称,也在太庙南墙上开了一座门,即今天文化宫的正门,但是当时一直没有开放。
1924年皇帝溥仪被赶走后,太庙开辟为"和平公园",不久 又被改为"故宫博物院分院",向游人售票开放。当时的人很少。 只有参天古柏,灰鹤飞翔,寂静无声。
劳动人民文化宫原为太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的宗庙。依据古代王都"左祖右社"的规划,与故宫、社稷坛同时建造,是紫禁城重要的组成部分。 劳动人民文化宫占地19.7万平方米。为了突出祭祖的主旨,四周围以三道红墙及层层松柏,衬托起金碧辉煌,错落有序的建筑,营造出一种神秘肃穆的气氛。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琉璃门、汉白玉石拱桥、戟门、三大殿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井亭、神厨、神库、配殿依次排列于两侧。 亭殿(前殿)是皇帝举行大祭活动的场所。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殿内地铺"金砖",梁柱为名贵的金丝楠木,气势雄伟,比故宫的太和殿高2米,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寝殿是供奉帝后神位之处。祧庙是供奉皇帝远祖神位之处。 太庙是我国现存完整的、规模宏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是古代重要的宗庙建筑,堪称"天下第一庙"。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提议,政务院批准辟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毛泽东主席亲书匾额,成为首都职工的学校和乐园。
劳动人民文化宫已经成为全市职工的文化乐园,经过逐步修缮,在这里开设了文化活动厅、职工大学、展览厅、电影馆、图书馆、棋艺室、体育场、剧场等,举办了各种类型的 技术学习班和讲座,组建了美术组、摄影组、文学创作评论组、 诗歌创作组及工人业余艺术团体等各种文化团体,劳动人民文 化宫还根据季节的变化,多次举办了书市、灯市、文艺比赛等文娱活动,吸引着全市职工,推动了首都两个文明的建设。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匾额由毛泽东主席命名并亲笔题写,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于1950年4月30日揭幕,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是劳动人民的“学校和乐园”和中外游客旅游的胜地。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优美典雅的环境吸引着众多的游人,艺术和教育培训造就了大批人才,各种艺术演出和展览也久负盛名,各种娱乐健身项目雅俗共赏,是休闲娱乐的极好去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成立,作为建国后的重大历史事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1988年1月太庙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被全总评为全国示范工人文化宫。2002年3月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被评为北京市一级公园,二○○七年十二月十七日,荣获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文化遗产日组织奖。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自成立以来,成为首都乃至全国职工文化活动的中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了大批各方面人才。同时,作为党和国家重大活动的重要场所,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文化宫正将太庙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且富涵文化价值的学校和乐园。
线路1: 从白石桥出发,乘坐319(原320支)(北京西站-西苑),乘坐717(菜户营-东北旺乡),乘坐727(北京西站-清河营村),乘坐727(北京西站-清河营村),在木樨地换乘地铁一号线(苹果园-四惠东),抵达天安门东. 约11.74公里。
线路2: 从白石桥出发,乘坐320(北京西站-西苑),乘坐特6(北京西站-韩家川南口), 从北京图书馆出发,乘坐827(北京西站-善各庄),在军事博物馆换乘地铁一号线(苹果园-四惠东),抵达天安门东. 约14.56公里。
线路3: 从白石桥出发,乘坐特5(北京南站-香山东路),在军事博物馆换乘地铁一号线(苹果园-四惠东),抵达天安门东. 约13.91公里。
线路4: 从白石桥出发,乘坐105(白石桥-天桥),乘坐808(北宫门-石佛营),在西单换乘地铁一号线(苹果园-四惠东),抵达天安门东. 约12.1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