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粑洁白柔韧,切细不断,柔和爽口,经煮不烂,正如人们说的“下锅有煮头,进嘴有嚼头”。发展到今天,品种和色泽、味道都更加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达尔粑是用自种的山毛米、粳米,加上关岭特有的水质制作而成。旧时用碓舂米法制作,花工大,产量低。现在,人们把传统的民族工艺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既保持原产品的特质,又快速简便产量高。每年冬腊月见,关索、花江、永宁等城镇,销往安顺、毕节、贵阳、昆明等地的产品达上百万斤。
达尔粑,有烧、烤、煮、炸、炒等几种吃法。烧、烤是将粑粑切成片,放于炭火上或炉盘上,烧、烤来吃,味美香脆;煮,是将粑粑切成细条,配上香肠,腊肉或鲜瘦肉、菜薹、豌豆尖、酸辣椒、和筒筒辣,用猪油猛火炒熟,加葱、蒜、姜、酱、味精等佐料来吃,味道更为鲜美。人们称为“炒尔块”。炸,是将粑粑切成薄块或细条,用菜油炸成嫩黄色,取出蘸酥麻粉或水豆豉来吃,真是别有风味。
若用冬腊月水来浸泡,可使达尔粑保存达4个月左右;切成细条晾干,放置通风干燥处,可保存1年以上,吃前用水泡软即可。
据传,达尔粑产生于清朝嘉庆年间。布依族少女王仙(又名王仙达)发动和领导了规模浩大的“南笼起义”,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生存。嘉庆皇帝则派两广总督、云贵总督进剿。当其他起义军将领被擒后,王仙达、韦阿尔、王阿尔继续带领起义部队,在永宁、镇宁、郎岱等地转战,对抗清军。当地各族人民为了支持起义军作战,开始送饭上山,送一餐,吃一餐,转移了不好带走。军队无粮打不起仗,怎么办呢?百姓们姓即用自己种的山毛米,做成一块一块的粑粑送上山给起义军,既方便好带,又随时可吃,使起义队伍又坚持抵抗了数个月,后因寡不敌众,三位起义将领遭擒被杀。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又不敢用真名,只好取了三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将这种支持起义军作战的粑粑,称作“达尔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