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石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石雕(大冶石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56。
大冶石雕的纹案变化多端、形态奔放、时而规矩、时而特异。例如一些太阳纹、火纹的图案,它们就表现出楚地先辈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在思想上对浪漫与自由的追求。还有一些关于祭祀、鬼神的图案,从中可以发现楚地先辈热衷祭祀、信奉巫术、善于占卜的生活常态。
大冶石雕能制作用于生产、建筑、装饰、纪念、信仰等方面的多种类型产品,而以碑碣和石狮为多。大冶石雕的美术风格源于楚图案的魅力及其文化内涵,它的图案纹饰来自远古神话、民间传说和当时能工巧匠的丰富想象。
大冶石雕自唐朝开始,在大冶的尹解元村世代相传,他们创作的石雕艺术作品广泛留存于桥梁栏杆、门牌、碑记、窗栏上,经典作品主要有《渔樵耕读》《盲人摸象》等。大冶石雕能制作用于生产、建筑、装饰、纪念、信仰等方面的多种类型产品,无论是石雕的整体形态还是局部纹饰图案的雕刻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是湖北地区特有的文化瑰宝,代表着湖北历史的传承。
大冶石雕是湖北地区特有的文化瑰宝,它代表着湖北历史的传承,也是现代人去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大冶石雕透露出的人文色彩涉及到历史的方方面面,从它展现的内容上可以看出从上古文明开始到封建权利制度的完善都有所包含。每一个时期的纹饰演变,都传达了那个时期先辈们的思想进步和审美升级。严格上讲,大冶石雕不是单一的艺术品呈现,它是时代发展记录的产物,它的每一次技艺的变革,都反映了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智慧革新。大冶石雕中透析出的精美图案对现代景观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由于青壮年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大冶石雕工艺濒临失传,大冶石雕的生存空间日渐缩小,发展困难,前景堪忧,急需保护扶持。
2018年12月26日,石雕(大冶石雕)被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列入第一批湖北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2019年11月1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大冶市保安文化分馆获得“石雕(大冶石雕)”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石雕(大冶石雕)项目保护单位大冶市保安文化分馆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为湖北尹解元石雕艺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