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雕庄鸟笼是江苏省常州市的特色工艺品,常州雕庄鸟笼制作技艺、工艺的生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社会背景和自然条件:一是常州东郊及周边地区自古竹林成片,具有丰富的竹资源;二是休耕少田的雕庄农民出于谋生和增加经济来源的需要。
常州雕庄精品鸟笼,以南派风格的固定式与插爿式方型鸟笼为主,有绣眼板笼、芙蓉笼、八哥笼、画眉笼、黄豆斗笼、鹦鹉笼等10余种,另以蝈蝈笼、蟋蟀笼等制作为辅。
鸟笼的制作工具包括竹刀、篾刀、刮刀、刻刀、舞钻及各种自制的钻头、木锉刀、什锦锉、斜凿、直凿等。
鸟笼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大致可分为选材煮料、开料做坯、钻孔打眼、磨光定型、特殊处理、装配组合等6个制作流程,30多道制作工艺。
选料——竹料须选用生长期在三年以上的竹节、较长的优质毛竹。竹筠应厚实竹表没有色斑,竹竿应粗壮,而且不能有任何损伤擦痕;
剖料——先将所选竹材按鸟笼的设计尺寸要求,逐一锯断,然后用刮刀刮去竹身表面的蜡质层,再用篾刀将圆形竹筒按三分之一的大小劈开,变成块状;
蒸煮——将竹块放进特制的大铁锅,注满水,加热煮沸后文火少时捂几分钟,时间一般在40分钟左右;
风干、定型——将煮过的竹块逐段捆好,或堆码好,放在阴凉处风干,前后时间须一个月之久;
走条、拉丝——用篾刀将风干的竹块逐次劈成比拉条板孔稍大一些的竹条,尔后插入拉条板孔内进行拉丝,往返抽拉数次,即可拉成直径为3毫米均匀划一的竹条;
刨钻、打眼、穿笼条——按照方形框架,须先用特制小刨刀,刨成按设计尺寸的方料,构成方形框架的数根立柱,钻孔打眼,再细制上下两根横档,再逐次制作所需笼圈、笼条,打眼穿笼条制成侧扇;
打磨、抛光——分别用粗砂纸和细砂纸反复打磨笼条。除去笼条上所有毛刺、纹路,达到光滑、平洁、剔透的视觉效果;
雕刻——这一部分制作过程须经过打样、作画、做眼、拉弓、削边、雕花、打毛胚、细磨、打磨、抛光等18道工序;
上光——以增加成笼的光洁牢度和外形的美观。
2008年9月2日,雕庄竹工艺品制作技艺(主要是鸟笼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有史国荃等。
王全保(1893—1978),雕庄街道中村人。他于清末在苏州玄妙观学艺,10多岁即借苏州姐姐家开办了一个鸟笼工场,前店后作坊,自产自销。据说,当时曾轰动观前街,在苏州遛鸟界名声鹊起,一直传到上海滩,许多上海的遛鸟人因此赶到苏州来看货定做。王全保不仅把鸟笼制作工艺传给自己的长子王金生(1920—2004),同时也传授给村上的范焕大、范焕明、朱乾荣、史山海、史国荃等人,是雕庄鸟笼制作界公认的一代宗师。
史国荃,1947年出生,雕庄街道中村人。自幼在村里跟王全保学艺,将制作鸟笼的手艺继承下来。其制作的鸟笼款式新颖,品类繁多,按形式可分为方笼、圆笼和拉笼,按用途分又有黄莺笼、青鸟笼、画眉笼等近20个品种。他在鸟笼的整个组装过程中,除笼脚部位用少许弦丝外,不用一点胶水,在沪宁线上颇负盛名。史国荃不忘雕庄鸟笼工艺的传承,已将这一传统的民间技艺传授给儿子史鸿。
据考证,雕庄鸟笼的制作技艺形成于清代同治年间,迄今已经有140多年的历史。
民国时期,包括杜月笙等在内的一些达官贵人,都以能买到雕庄中村鸟笼为荣。
解放初期,常州市区的大庙弄是售卖鸟笼的集散地。
1962年左右,雕庄中村把老艺人们集中起来开了鸟笼工场,后来还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整修、加工了一批馆藏鸟笼。
1969年,常州雕庄制笼大师傅余森海一行三人,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整修一批收藏精品鸟笼。其精湛的技艺赢得了故宫专家的高度评价。
1972年,雕庄制造的3000只方形鸟笼,被销往欧洲柏林,受到了国际好评。
1979年,鸟笼制作大师傅余森海,应邀为上海花木公司特制数只“红楼十二钗、梁山108将”图案精品方形鸟笼,在广交会上展销时,引起轰动。最终被香港知名收藏家、鉴赏家董桥等几位名家购得,予以珍藏。1984年,著名鉴赏家王世襄,见到常州雕庄精品鸟笼,便惊叹不已,赞誉道:“常州鸟笼和常州留青竹刻一样的雅致不凡。”著名书法家、美术家黄苗子特意购买了一只常州鸟笼,爱不释手,啧嘴称赞:“巧夺天工,常州鸟笼果然名不虚传!”
在100多年的发展中,常州雕庄鸟笼被源源不断的销往海外,成为广大外国朋友了解中国、亲近中国的媒介物,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制作技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