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县是广西西南很有魅力的一个壮家小城,有着鲜明的壮族文化特色,流传着壮族山歌、南路壮剧、壮族末伦、壮族马骨胡艺术等,还有各种各样的民间手工艺品,其中代表作之一是德保壮族麦秆花篮。
德保麦杆花篮分大、中、小3种式样,大的直径30厘米左右,小的仅有10厘米,其间分别饰以凤凰、蝴蝶、荷花或传统的壮锦纹路等作装饰。花篮篮盖上,还用彩色丝线绣上“德保花篮”等字样。
德保麦杆花篮全由手工制作完成,花篮骨架、外形、比例,全靠经验来完成。花篮需要用竹片打框架,竹条厚一点不行,薄一点也不行,几根竹条尺寸和张力比例都要合适,做出的盖口、底座才能严丝合缝。制作花篮的师傅说:”倘若竹条削得厚了一点,弯不出完美的弧度还略显生硬,太薄的竹条则一弯就‘咔嚓’断了“。可见要完成一件完美的作品是多么的难。
1972年国庆节,“壮族麦杆花篮”上京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会时,周恩来总理特地将此珍品赠送给外宾。
1974年,麦杆花篮被入选参加了年全国工艺美术展,从而名闻四海,轰动一时。
1995年北京召开“九五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壮族麦杆花篮”被指定作大会展览精品,受到中外游客以及各国妇女的高度赞赏和普遍青睐。
德保麦杆花篮因为原材料越来越难找,制作工艺复杂繁琐等原因一度风光不再。但随着德保旅游产业的发展,这种传统壮族民间手工技艺将会重新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多年来德保县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对壮族麦杆花篮制作技艺加于传承和保护,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举办民间壮族麦杆花篮制作技艺培训班等多项活动,使该项技艺得到很好的传承。
2008年,德保花篮被列入德保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制作技艺于2014年成为区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市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早在明朝,德保人就以此珍品作为过节喜庆必备佳礼。洪武元年广西镇安土府岑天保爱花篮如珍宝,并常以此珍品赠送宾客。《德保县志》记载:“花篮,采用麦秆编织并缀上华丽绸丝而成,造型小巧玲珑。明朝,德保县壮族人民过生日、办婚事等喜庆日子,就有互赠花篮作庆祝的习俗。”那时候,人们把花篮当饰物,置于窗台桌上,以烘托喜庆、吉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