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谦黑陶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的特色工艺品,黑陶制造工艺在当地流传已有4000多年历史。相传唐代文成公主进藏远嫁松赞干布时途经玉树,将独特的制陶技艺传授给当地的藏族群众,使当地原始的制陶工艺更加完善,成为藏汉文化融合的结晶。在历史长河中,囊谦黑陶渗透在藏族的文化和宗教生活中,并在明清时演化出了康区藏式黑陶———藏黑陶。
2001年白玛群加拜黑陶艺人扎旺老人为师,潜心学习古老的黑陶手工技艺,并一直在家乡制作黑陶手工艺品。
2008年,囊谦黑陶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玛群加也于2010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如今,非遗传承人白玛群加已打破藏黑陶制造工艺历史上只将技艺传授给一个徒弟的老传统,向38个徒弟传授着这一古老的技艺。
囊谦黑陶主要是以人们的饮食器皿为主,据说掺和了藏药药石的黑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和护肝的特殊功效。
传统的囊谦黑陶在造型上主要有26个样式,按质地可分为细泥黑陶、夹砂黑陶、泥质黑陶三种;依据使用功能主要有生活用品和宗教用品两大类,生活用品主要有罐、壶、火盆、酒瓮、陶勺、甑等;宗教用品以酥油灯、宝瓶等为主。
囊谦黑陶装饰较为朴素简单,主要以线刻纹饰为主,极个别的黑陶制品上出现“塑”、“嵌”等工艺,整体呈现粗狂质朴、粗中有细“拙而不土”的审美风格。
藏族的文化艺术自古就是在吸收犍陀罗文化、突厥文化、尼泊尔古代艺术等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囊谦黑陶的造型同样也是在吸收异域器物造型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并完善的,因此,在囊谦黑陶造型中保留着许多异域艺术文化因素的影子,这是囊谦黑陶造型的重要特征之一。
囊谦黑陶的造型变化,也明显受到了我国西部古代陶文化的影响,藏族艺人对西部古代陶器的造型充分借鉴,形成了具有本地区特点突出的囊谦黑陶造型。虽然囊谦黑陶与甘青地区的古代陶器存在明显地域性风格差异,但其间还是有着紧密的联系,在造型形制上大体一致,均呈现出大腹、高足、短颈、敞口等特点;囊谦黑陶中有许多类型的陶器,器形肩部普遍突出,有明显的肩线,腹部以下的轮廓线几乎全部弧曲,普遍为平底,颈较粗,肩头靠上,肩耳或腹耳均在器体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上等特点,在西部其他地区古陶器中均有出现,整体看来两地的每件陶器造型上,都是力求既注重实用要求又与粗犷的审美相结合的特点;造型中都继承着西北地区特有的民族传统审美习惯;遵循着“实用、经济、美观”等原则,因此,在囊谦黑陶的发展演变中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古代陶器造型有着绝对的借鉴因素。
囊谦黑陶的制作原材料是红黏土,制成的胚体也还是红色的,烧制出来后变成黑陶与其独特的烧制工艺有关。将经过筛选、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纹多个环节制成的坯体,封入成品大陶罐中,用牛粪烧制十余天,确保温度达到1200℃以上,出来的成品“黑如炭、硬如瓷”。囊谦黑陶薄处似蛋壳、厚处如拇指,盛酒煮奶泡茶都不会渗漏。其中火候的把握、器型的变化,全靠艺人指尖的拿捏。
囊谦黑陶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完全采用手工制作,每件黑陶从开始到最终完成,要经过饧泥、初加工、毛坯成型、装饰、打磨、风(阴)干、烧制、酥油抛光、细加工等十几道工序。
饧泥主要是用木槌反复敲打陶泥或用手揉、捏、拍、压泥,使陶泥不断“成熟”,在此过程中用力将泥中的空气充分地排出,使整块陶泥达到软硬均匀、表面光滑、内部层次分明的特点,使其黏合性更高且富有弹性,防止在烧制的过程中存在气泡而发生断裂。
囊谦黑陶的造型多以圆形为主,艺人为了提高加工速度,采用模型法、捏塑法进行制作,模型法也是采用慢轮技术,加工器物时,艺人会选择大小不同的陶制内模(陶盔)扣在陶轮上,在陶盔上扑上草木灰和石粉的混合物(主要起着隔离陶盔和陶泥的作用,使它们不易粘连),然后将拍打成饼状的陶泥扣在陶制模具上,一手不断地转动轮盘,另一手持木拍或陶拍,不断拍打陶泥,使其延展附贴在陶盔表面,直到陶泥厚薄均匀;再将陶盔倒转放在撒满灰和石粉的轮盘上,取出陶盔,大致的制坯过程就完成了。
艺人将转盘均匀转动后,用金属刮片等工具均匀地修整出陶坯表面的形状,,这一过程需要艺人不但将陶坯外表修整好,还时常要用陶里手对内部进行修整,最能考验艺人的功底;有些异形或局部也是在此过程中完成的,艺人会通过形体的特点借助捏塑法,塑造出所需的形状,并固定粘接在器身上,用泥刀拍打接合部,使其粘接更为牢固。因此,黑陶器型差异与变化的掌控,全凭艺人的感觉与经验。最后再将黑陶的壁厚进行再一次修整,调整器身、力求均匀,使其更为牢实、圆润、光滑。
囊谦黑陶造型形式相对规整,装饰主要是采用刻划和捏塑,少有压印、拍印的装饰出现,因此装饰简练奔放,捏塑的堆纹是陶坯表面附加泥条,用粗细不同的泥条环绕颈、腹部,形成几何花纹,最普遍使用的就是由“∽”连续不断从而构成类似的水波纹;极少有“藏八宝”等其他装饰纹饰;偶有捏塑的动物形象出现,最常见的是以写意手法表现的变形的龙(一说鳄鱼)形象作为装饰题材,其形象夸张概括,稚拙中带有几分狞厉,给人以神秘之感;刻划的纹饰,主要有由“=”构成的弦纹,凹凸的单线或复线弦纹;还有由“//”构成的纹饰也是频繁出现,当地艺人也说不出此种纹饰的来历和意义;除以上列举的几何纹饰,还有云纹和莲花瓣纹饰也是在囊谦传统黑陶中常用的刻划纹饰。当地黑陶装饰整体呈纹饰简单的特征,呈现出简单大方、不浮夸、不累赘的风格特点,突出表现其虚实变化、前后层次、疏密关系,这也是当代艺人对前辈工艺技术与审美情趣诚实传承的体现。因而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形成了格调奔放、典雅敦厚的艺术特色。
当地艺人们打磨陶器一般会分两次完成,第一次是趁陶坯湿时用鹿皮蘸水打磨;还有一次就是在陶坯未完全干透时,用木制工具将其表面研光打磨,通过两次打磨后,烧制出的黑陶表面似有一层亚光,传递着典雅、稳重、大方、高贵和神秘的情感。
在完成上述工序后,一件黑陶的陶坯就算完成了。艺人会将陶坯放置在不见阳光的空间中,根据气候不同用10~15天左右的时间阴干,待陶坯完全阴干再进行烧制,一件黑陶的制作就基本完成了。
传统黑陶烧制的方法是采用独特的“封罐熏烟渗碳”方法烧制而成,烧制一般是较大规模的统一进行,传统窑炉是用石头排列垒成的,窑床上面先铺草木灰再放上可燃的干草,将陶坯有序排列好,在陶坯之间和陶坯周围要堆放上牛粪,最外面的一层放置厚厚的完全干燥的草皮,据艺人介绍,这些草皮可以在烧制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起到窑壳的作用,是既能燃烧又可保温的材料,有助于熏烟渗碳。在烧制过程还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陶坯在烟熏过程中渗入碳粒而最终形成成品,根据有经验的艺人介绍,烧制时间和烧制温度的把握是黑陶烧制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温度需掌握在800度到900度之间。随着时代变迁,囊谦黑陶烧造的窑炉也由原来的土窑改变成了煤窑和液化气窑等,煤窑在煤的选用上也是有一定要求,应尽量选用油煤,因为柴煤达不到烧制所需要的温度。在囊谦地区目前能很好把握烧造技艺的艺人也是为数不多的,因此,烧造这一环节一般是由师傅亲自完成。在以前黑陶烧制前,艺人还会举行祭窑炉的仪式,祈求烧造成功,这种习俗至今仍有部分艺人在传承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