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有“同州三绝”——同朝皮影、大荔面花、朝邑剪纸。作为梆子腔发祥地,大荔皮影戏“碗碗腔”在明、清时期也比较盛行。随着戏曲艺术广泛流传,农妇凭借唯美的观察力和超强的记忆力,吸收皮影中的人物及场景造型,观察和体验人物外形、表情、心态,将皮影中的繁密装饰舍弃,用剪纸手法将戏曲人物展现得栩栩如生。
大荔朝邑剪纸汲取皮影雕刻手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所有人物均以侧面表现,造型小巧,高约10cm,宽约5-7cm,一股成组出现,一组表示一个戏剧场景。用纸多为黑色,以彩色为辅,传统意味悠长。朝邑剪纸博采皮影雕刻和普通剪纸之长,图案纹饰丰富,有狗牙、树叶、梅花、月牙、格子、三角、花瓣、心形、波浪、锯齿等形式,镂空疏密有致,对比强烈,线条飘逸,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其代表作品有《冰火缘·拜月》《雷锋祭塔》《白蛇传》《王详卧冰》《五典坡》等。
1、独特的民间美术表现形式
朝邑剪纸除了传统的花草、树木、动物图案外,大量的是戏曲故事人物场景,剪法多样,集各种形式于一体,采用疏密对比,方圆对比,点线对比等手法,富有强烈的美学艺术形式,对研究民间美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对戏曲文化的发展具有研究价值
朝邑剪纸的产生与发展与戏曲文化息息相关,它是戏曲文化的另一表现形式,通过一把小剪刀,将历史、人物、故事代代相传,对戏曲文化的发展具有研究价值。
3、民俗学研究价值
朝邑剪纸是黄河、洛河、渭河沿岸民风民情、民俗的反映,是民俗事相的一种符号和文化代码,不仅贴在窗户上,门楣上,而且在祭祀、逢年过节、婚庆寿典、裱顶棚、糊墙围都要剪窗花,连同祈雨都要贴窗花。
朝邑剪纸2011年被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在明万历年间,同州府朝邑县南阳洪村一农妇,剪得一手好剪纸,被时任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伺读学士马自强所赏识,将这位农妇的剪纸作品带入宫中,晋献皇妃。皇妃对朝邑剪纸作品爱不释手,将其贴于窗上赏悦,引得后妃宫女纷纷观赏,后来轰动了朝野,朝邑剪纸也因此名声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