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剪纸稳中有变的艺术形态。题材大都围绕渔家风情、渔村风物等。虽然题材差异不大,但造型各不相同,呈现出民间艺术的绚烂多彩。兢兢业业的创作群体。作者多来自乡村社区,分散生存于基础环境,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各逞其长,各具特色,兢兢业业。作品在全国各项赛事中频频获奖,为推动温岭海洋剪纸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温岭海洋剪纸有浓郁的海洋地域风情,温岭地处东海之滨,海洋性地域环境造就了海韵十足鱼腥味强烈的海洋剪纸风韵,特色鲜明的创作风格。
一是主题鲜明突出,构图粗犷古朴、乡土味十足,有强烈的装饰性和抒情性。二是对比强烈,黑白分明,追求明快、洗练、概括。三是纹饰大胆,风格游走于传统和现代之间,具有海洋文化开放性和创造性并存的特点。
一是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温岭剪纸在风格上游走于传统和现代之间,不断地更新和求变,不固守一种风格,不沿袭一种式样;既吸收了大西北剪纸的粗犷、豪放,又兼容了南方的细腻、纤秀,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同时对现代装饰设计也有极大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二是使活态的优秀民间文化传统得以广泛传播。温岭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民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剪纸(温岭剪纸),中国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传统美术,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台州剪纸始于唐代,盛于宋元,清代已是十分普及。如民间正月廿二扎鳖山,要贴上百种以上剪纸。剪纸、贴纸花成为温岭人逢年过节、建房上桁、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温岭的释云兰与释月行两位师太是台州地区最早有记载的民间女剪纸家。七十年代初开始,以郭献忠、韩伟等为代表的温岭海洋剪纸形成雏形,传承发展至今。
因多数传承人年事高,体弱多病,温岭海洋剪纸正处于濒危状态,需继续加大力度保护。目前,相关部门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加以保护与传承。
1989 年和 2001年,温岭先后承办了“浙江省第三届民间剪纸年会”和“浙江风情剪纸展”。据不完全统计,温岭剪纸在“中国西湖美术节”等各类大赛上获100多个金、银、铜奖;有4000多幅作品在《美术》等报刊上发表;有300多幅剪纸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博物馆收藏;有 300 多幅作品被编入《中国剪纸选集》等20余种专辑;有100枚剪纸藏书票被定为第11届亚运会礼品;还有不少作品漂洋过海,远赴瑞典、日本、丹麦等国参展。 2011年,在温岭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林荣文在老市政府内设立原创剪纸工作室,并带徒授艺。
2012年举办三次剪纸学习班,为中小学生、大学生义务培训,曾到松门小学、方城小学、民工学校、职业中专等传播剪纸艺术。
2013年的暑假7月15日至8月14日,他又举办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剪纸培训,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热捧。在教室里,我们看到了林荣文亲手编制的教材,讲义里按章节详细地介绍了对折、反复折叠、五角星、雪花、人物造型等内容,教学思路清晰,简便易学,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所有的图样都是林荣文亲自手绘而成的,对于一位年近七十不懂电脑的老人来说,这里面又凝聚着怎样一份热爱和心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