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河剪纸出现至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由于当地历史上移民较多,故此其剪纸的艺术风格融合了南方的细密精巧、北方的概括粗犷等特点,以阳剪与阴剪和剪与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有着自已独特的风韵,故一直沿传至今。
在过去,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婚嫁寿庆的礼品上;也用于窗贴,称之为“窗花”;用于刺绣底样,称之为“纸百花”。它所需的材料非常简单,就是各色纸张,(以各色腊光纸为多,按需要也可用绒纸、银箔纸、电光纸、宣纸等等,丧葬用的则多为黄表纸和白纸),所用的工具也就是大小各式剪刀、刻刀和垫板(玻璃、塑料、三合板均可),有条件的可增添一些烫纸、染色剂等,来丰富作品的画面效果。
近年来经过慈溪市文化部门的挖掘、宣传和培养,剪纸已成为横河镇的特色文化,其造型艺术、内容、技巧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横河镇经常组织的展览和赛事使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这些作品淳厚朴实、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充分体现了横河民间剪纸的特色。如《年年有余》、《喜上眉梢》、《人丁兴旺》等题材,作者用谐音、象征、会意等手法以及高度的概括力、丰富的想像力、优美的构图,来表达对幸福和理想的追求、对党和新时期的讴歌。
旧时,慈溪、余姚一带农村每逢春节之期、婚丧寿吉之日,人们都会用剪纸表达祈福迎祥的心愿。人们还把剪纸技艺的高低作为品评媳妇灵巧与否的标志。
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横河一带经济发展迅猛,不但旧时的民俗已大为改变,人们过年用的年画、春联、窗花、结婚用的喜花都是市场上随手可买到的印刷品、工艺品等,民间剪纸逐渐被挤出历史舞台。
横河镇对于民间剪纸的重视始于1994年初。当年元宵节,镇里首次举办民间剪纸展览,800余件作品展出后,在群众中产生强烈反响。此后十余年来,这项几近失传的民间艺术又重现风采,而且走出了一条保护、拯救民间文化的成功之路。
这些年,该镇在充分挖掘、收集整理并建立760件典型民间剪纸作品艺术档案的基础上,共先后开展了8次具有较大影响的大型民间剪纸比赛、展览,且作品的艺术水准一次比一次高。慈溪市文化馆、镇文化站还于2003年成立了镇民间剪纸协会。通过多年努力,现已拥有100余名剪纸能手组成的作者队伍。
横河的民间剪纸虽然成了慈溪文化大市建设中的一个亮点,但广大剪纸能手大多数是农村老年妇女。近年来,该镇把民间剪纸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横河镇中心小学先让教师向老太太学剪纸,再由他们传授学生剪纸技艺,已连续4年在三到六年级的24个班级中成立民间剪纸兴趣小组,多数学生已都能剪出一般难度的剪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