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花(新绛面塑),山西省新绛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面花(新绛面塑)俗称“花馍”,是流行于山西省新绛县一带的传统民间食用塑作艺术。早在宋代,当地人祭祀时就已开始用面塑来代替猪、羊等牺牲品。其后这种方法相沿成俗,在新绛一带长期延续下来。每遇岁时节令,人们便用模拟动物、瓜果、花卉等形象的面塑来祭祀神灵,同时也以之作为人情往来的馈赠礼物。在此情势下,新绛面塑技艺逐渐发展成熟。这种面塑作品内容和形式都较为丰富,品种多达六十余个。因受面团柔软特点和发酵状况的限制,新绛面塑在造型上较为简练概括,不重写实而以神似为主。
2008年6月7日,面花(新绛面塑)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53。
面花(新绛面塑)又称花儿馍。人们用面塑成各种动物、花果,祭奠亡魂,乞求神灵,以及串亲访友,人情交往。一年四季的节日,面塑的种类也不尽相同。元宵节,花馍多捏猪、牛、羊、棉花篮、小麦囤、卷包、包袱等。猪、牛、羊等献神,为的是求得来年六畜兴旺。棉花篮、小麦囤为求五谷丰登。卷包馍内多包元宝,意在求财有得。有些花馍里包有菜馅,“菜”取“财”音。端午节面塑以老虎为主。八月十五则以石榴、桃为主。过年又见于枣山、枣糕,人们一层面,一层枣往上摆,有的成塔形,有的为糕桃,寿桃上多有八仙等人物造型,意为“八仙庆寿”,象征长寿。小孩一周岁,送上面塑的腿,腿头是“虎”头,腿身有花纹艾叶,有的前后还有四条虎腿,俗称“老虎腿”,让他举步上路,健康成长。
新绛面塑可达六十余种,受着面团软和发酵的限制,所塑之物,只求神似,不求形似。面塑的老虎就有十多个造型,有的虎视眈眈,有的昂首欲跃,有的俯首贴耳。面塑石榴、寿桃的叶子,因面团不易表现,艺人们就采取用叶子包果的办法使其浑然一体。面团塑成各种动物、花果时,放到笼里蒸熟,然后用颜料进行绘画式的着色,造型美观,色泽鲜艳。它似陶非陶,如瓷非瓷,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古色古香,精巧别致。
过去面塑只是节目探亲的礼物。如今成了馈赠亲友的佳品和陈设的工艺品。然而怎样使面塑长期存放,不发霉、不裂缝,不变型,新绛人经过反复试验和摸索,发明了以死面为主发酵面为辅的配料方案,蒸后不见阳光,自然阴干,就可以保存三年以上,有时不慎从一米高的地方摔到地面上全然无损,铮铮有声。
面花(新绛面塑)主要表现形式为婚庆嫁娶类、添丁生女类、祝寿庆典类、岁时节令类、祭祀类等。代表作品有《虎跃龙腾》《虎年大吉》《虎踞龙盘》《群虎闹春》等。
面花(新绛面塑)的制作要通过揉面、塑形、笼蒸、点色而成。
在发酵这一环节,面花(新绛面塑)首先将面粉和水搅拌上传统的酵面进行发酵。直至发酵结束后,将面粉再次加入反复揉捏,然后在瓷盔或盆中再次发酵。等发酵再度完成后,取出完全发酵的面团揉成各种样式的花馍。
另外是着色手艺,面花(新绛面塑)是将蒸煮的材料从蒸锅中取出然后冷却,再对花馍的各种主体、花瓣进行染色。
传承价值
面花(新绛面塑)作为一种民间生命力较强的造型艺术,所塑之物造型美观、色泽鲜艳,它似陶非陶、似瓷非瓷,只求神似,不求形似,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和传统民俗民风。
传承状况
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新绛当地年轻人对传统的风俗习惯甚为冷漠,新绛面塑正日渐失去以往的社会功能,生存困难,大有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支藕叶,2009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绛面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2009年,被确定为“新绛面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后,支藕叶先后在新绛县西街实验小学、新华学校等5所学校,组织了“花馍兴趣小组”,定时到校辅导,手把手教孩子们面塑,让传统文化走入课堂、让非遗走进校园。
此外,为了更好地传承、宣传新绛面塑,支藕叶积极参加各地举办的非遗活动,将这项非遗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社区、社会。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新绛县文化馆获得“面花(新绛面塑)”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面花(新绛面塑)项目保护单位新绛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重要展览
2020年9月22日,“面中乾坤——山西面塑艺术展”在太原美术馆中央大厅开展,面花(新绛面塑)作品参与展示。
2023年3月16日,“霍州杯”黄河流域九省(区)非遗花馍展演在霍州市开幕,面花(新绛面塑)作品参与展演。
社会活动
2023年4月11日,太原师范学院研学团队在新绛县绛州澄泥砚文化园开展研学活动,参与学习面花(新绛面塑)的制作工艺。
2023年5月18日,新绛县博物馆开展文博知识进校园活动,体验非遗面花(新绛面塑)的魅力。
面花俗名“花馍”“窝窝花”“糕花”,也称“面塑”,是流行于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食用塑作艺术,同时也是一种与民众生活贴近的节俗艺术。面花的起源与传统民间的饮食和信仰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唐代面塑遗物表明,这种民俗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北方地区,面花塑作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每逢传统佳节,家家户户都会依照当地的习俗和惯例制作面花。这些面花制品形式多样、姿态各异,兼具供奉、观赏和食用等多种功能,也可以用作馈赠亲友的礼品,成为民间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这种自发的面花塑作活动充分展示了民众的审美理想和艺术才能,使蕴涵在民间习俗中的文化传统得到自然的传承和彰显。各地不尽相同的风土人情和礼俗讲究造成面花艺术丰富的表现形态和鲜明的地域特色,面花制品别致的造型和斑斓的色彩将传统节日的文化空间装点得分外美丽。
据记载,自宋代起,新绛就有制作面塑的传统。每逢传统佳节,这里家家户户都会依照当地习俗,用上等小麦磨成面粉,制作面塑。元宵节捏猪、牛、羊,端午节捏虎,中秋节捏月饼,过年时捏枣糕……根据岁时节令,人们用白面塑成千姿百态的造型,用于祭祀、馈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