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艺术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文化物品,也是重庆地区较为古老的编织艺术,竹编艺术在重庆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当地著名的手工艺品。重庆各区县地区竹编选材、工艺、内容等方面各有不同,各地区竹编艺术各有特点,主要体现在选材、色彩、造型风格等方,重庆地区竹编艺术种类丰富,既有观赏类的竹编艺术作品,也有实用类的竹编作品。
梁平竹帘编织技艺流传于重庆市梁平县一带,相传它起源于宋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梁平竹帘品种繁多,按制作工艺可分为素心、堂心两个主要类别。素心竹帘编成后只上一道清油,不再有其他底色。堂心竹帘则在素心竹帘的绘画部位再加一道白色底子,其色系以桐油和立得粉调制而成。由其用途着眼,梁平竹帘有条屏、通景屏、罗汉屏、中堂、推心、横推、斗方、屏风、对联、奖状、信插、绣帘、门帘、灯罩等多个品种,近年来又有工匠利用竹编技艺制作出挎包、扇子、拖鞋等日常生活用品。按表现形式分,梁平竹帘又可分为绘帘、绣帘、织绒三大类。
梁平竹帘制作精巧,编织工艺系由平式织布机生产技术改进而来,织布用的梭子被改成一个直径四厘米左右的织枪,里面放置竹丝,来回编织,竹帘制作效率由此得到很大提高。梁平竹帘既有广泛的适用性,又有极高的观赏性和装饰性,它质地柔韧,细腻光滑,外观朴实大方,经久耐用,又可以卷叠,携带十分方便。
重庆大足竹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花色繁多,工艺精湛,素有“竹编之乡”的美称。大足竹源丰富,竹编工艺发达,大足旅游业迅速发展,也促进了竹编产品产量的不断创新,花色新颖、图案精美的各种花样竹席、竹垫、帐帘等竹编产品,深受用户欢迎。
大足县常见的竹编制品,除大宗的青席、黄席外,还有晒席、斗席、围席、枕席、竹篮、竹囤、竹桌、竹椅、竹床、竹几、竹篓、竹包、竹扣、竹篦、竹帘、竹扒、竹笼、竹篆、竹罩、箩篼、提篼、背篼、鸳篼、筲箕、撮箕、簸箕、笔筒、蒸笼、锅盖、虾扒、亮罩、巴笼、刷把等,每一品种还分多种规格和花色。
大石竹编也叫灯塔石竹编,是用垫江县大石乡当地盛产的慈竹为质材,经“伐、刮、破片、蒸、煮、染、洗”等防蛀去甜染色等特殊工艺处理后,再按所需图案规格、色泽要求,经破竹丝、排径底,以纯手工精心编织装饰而成的竹编工艺美术品。
大石竹编从选材、下料、构图、编织等方面对竹编技艺进行了大胆创新,竹编制品从凉席、扇子、箩筐、撮箕、锅盖、斗筐等竹制农具和生活用具,到各种精美的工艺品都有,通过一根根竹丝,编织出具有观赏性、艺术性的竹编工艺品。
秀山地区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十分适合竹木生长。境内盛产楠竹、葱竹、水竹、金竹、斑竹、瓷竹等多种竹类。秀山竹编工艺根植于民间,广泛贯穿于秀山人民的衣、食、住、行、购等各个生活领域,新中国成立后,秀山竹编开始向工艺品方向靠近和发展,手工艺人们以篾片织成的凉席,篾丝编成的花背篼、孟篼,都是秀山竹编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制品。
2008年6月7日,竹编(梁平竹帘)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51。
2011年,大石竹编被纳入重庆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