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与竹紧紧地连在一起,傣家人不仅种竹、爱竹,而且在生活中也离不开竹子。竹编是傣族群众特有的民间手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傣族竹编不但原料得天独厚,而且还拥有一批巧匠能手。他们继承民间的传统竹编工艺,并与外地竹编工艺相结合,编制出许多具有独特风格的竹编用具。
在这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竹楼,用材大部分是竹子。竹楼通风透气,凉爽防潮,很适宜在炎热多雨的气候下居住。竹楼里铺着黄亮亮的竹席,陈设有竹凳、竹篾桌、竹水桶、竹饭盒、竹脸盆、竹节碗、竹汤勺、竹纺车……比比皆是的竹子用具,小巧玲珑,古色古香。竹编,是傣族的特色艺术。
傣族竹编工艺精细,造型朴实大方,品种繁多,有扁帕、鱼笼、饭桌、茶几、箩筐等大、中、小30多个品种,其中以笆箩、饭盒、槟榔盒等竹器最具有代表性。笆箩在傣语中是一种挂在腰间的小竹篓,即是生产生活用具,又是一件精致的装饰品。
傣族妇女身着轻盈飘逸的筒裙时,时常会在腰间系一只笆箩,形状美观,小巧玲珑,是傣族日常生活必备的精品,走中时笆箩随着身体轻轻摆动,显得傣族妇女十分朴实健美。
1、选材
首先需要选择一些新鲜而有弹性的嫩竹,这些嫩竹更易易于编制和弯曲。
2、打破和剥皮
将竹子分成所需要的长度,然后用木棍将竹子前处打,使竹子变脆。接下来,用刀片沿竹子纹理将竹子剖开,然言剥掉外层皮,让竹子更加柔软。
3、漂白和晾干
将竹子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晾干干,这样可以使竹子变得更白净。
4、切割和修整
根据所需的尺寸,将竹子切割成相应的长度和宽度,然后后使用刀片修整每个竹子的末端,使其变得更加平整。
5、编织
将竹子根据图案交叉编织,使用尺子和钳子来控制编织的紧密度度和形状,不同的竹编品有不同的编织方法和图案。
6、固定和调整
在编织成型之后,使用竹签或细竹条穿过篮筐的约缝隙,固定整个篮子的形状。通过调整篮筐的张力和形状,使重加漂亮和稳固。
7、整理和装饰
将篮筐的边缘整整齐,用纹饰或彩绳勾勒出图图案,以增加篮筐的美观度。
8、烟熏和防腐
为了增加竹编品的耐用性,用薪火熏烤篮筐,使更其更加坚硬和耐用。然后在篮筐表面刷上防腐液,防止虫蛀和腐烂。
9、涂漆和抛光
最后,将篮筐表面涂上一层透明的漆水,增加兴光泽和保护篮筐表面免受损坏,然后使用细砂纸和抛光布对篮筐进行抛光,使其更加光滑。
1、待客礼仪
假若你到傣家做客,主人首先请你坐在竹椅上,用小竹筒装上香味浓郁的烤茶,放在竹制的桌子上,请你品尝。吃饭的时候,你会看到盛饭的是竹篓、竹筒,进餐用的是竹筷。兴许还会碰到好客的主人为你做一顿“竹筒饭”。晚上,你要是在傣家过夜,主人一定请你躺在竹榻上。这时,竹楼外的龙竹在风中摇曳着,发出阵阵节奏舒缓的碰击声,使你渐渐进入梦乡。
2、爱情信物
傣族男子从小学习竹编,人人都有一手精湛的竹编技艺。青年男子总是精心编织一只芭箩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换回一个姑娘回赠的亲手织绣的筒帕。所以,编织笆箩、织绣筒帕,是傣族青年“编织爱情的技艺”。如果一个小伙子不会竹编,那么他就会同姑娘不同织绣“筒帕”一样,说明他没有一双勤劳灵巧的双手,很难找到心爱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