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太原剪纸),山西省太原市的传统民间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21年5月24日,剪纸(太原剪纸)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Ⅶ-16。
太原剪纸,历史之悠久,可见于《史记·晋世家》记载“剪桐封弟”的史实。南北朝诗人庾信有诗云:“叔虞百里,居之河汾,帝刻桐叶,天书掌文。礼以成德,乐以歌熏。天子无戏,唐有其君。”(《成王刻桐叶赞》)。世代相袭,延续传承,形成了太原剪纸悠久、博大、独特的艺术风格。“剪彩为人起晋风”“巧剪桐叶照窗纱”等唐诗就是赞美太原剪纸的。
太原剪纸都能恰当地装饰环境、渲染气氛,为群众喜闻乐见,一直流传至今。
太原有着古老的剪纸习俗。虽然它没有晋南的浮山那样饮誉遐迩,但是在太原地方历史的长河中,同样以它那浓郁的黄土方向,占有着一席之地,表现着太原乡土风俗和文化的魅力,是反映和揭示太原民俗的一个生动的窗口。
剪纸习俗是太原地方传统文化的沉淀,也是当地人们心态的一种折射和反映。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姿的形式,灵活的表现方法,经济方便的操作,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爱,已深深根植于这一方土地、一方人情的生活生产之中。虽然,"文革"期间剪纸曾被作为四旧革除。
但随着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表现喜庆、红火、热门闹、欢乐的剪纸也回到了人们生活中间,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剪纸的内容和形式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人们不仅用它装点门窗居室来美化环境,渲染气氛,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还把它搬上了高级酒楼饭庄和星没宾馆,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和现代人的生活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上林苑剪纸是太原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有150多年的历史。传承人人郭树林现在仍保存有6张已有"百岁高龄"的京剧脸谱的剪纸,这些作品色泽艳丽、刀法细腻,堪称剪纸精品。如今,剪纸依然是春节期间山西农民庆祝新年的的方式之一,喜爱的人都能摆弄它。郭树林和妻子从小看着爷爷、奶奶和村里的长者们一张一张,剪出了节日的喜庆欢快和生活的原汁原味。郭树林真正将剪纸作为一项顺事业却是归功于太极拳。小时候的他,赢弱,被父母送去学武术,30岁后开始学杨氏太极拳,2002年参加16个国家选手同台竞技的杨氏太极拳第二届国际邀请赛,从外国友人的言谈中得知中国民间艺术在其他国家很受关关注,想起自幼剪纸带给自己的乐趣和回忆,他和妻子决心将剪纸艺术继承下来。
太原剪纸有装饰类、俗信类、时效类等千余种图案,剪法上不论折剪、掏剪还是刀刻,制作上不论是套色、染色、衬色等都具有其独特的手法和艺术创作风格,既有北方剪纸的粗犷,也有南方剪纸的纤秀,两者巧妙融合自成一派,写实而不拘泥,夸张而不荒诞,给人以含蓄自然之美,浓缩了太原古老文化艺术的魅力。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剪纸(太原剪纸)项目保护单位山西上林苑传统剪纸艺术研究所评估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