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定西剪纸),流传于甘肃省定西市的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甘肃定西的剪纸艺术是民间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它源远流长,古朴自然,寓意深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甘肃定西剪纸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价值,它为研究定西及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把民间剪纸最具本质的东西传承下去,就是要深入研究民间剪纸,寻到根、寻到民族的魂,并作为理论体系,指导现代剪纸的发展。2014年11月,定西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定西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古朴自然,寓意深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008年7月,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命名定西市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和“中华剪纸艺术传承基地”“中华剪纸艺术创作基地”的殊荣。定西剪纸收藏价值和审美价值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至今,最具经典和特色的主要有遮面、板帘子、春叶、窗花四大形式与民俗事象类、现当代生活题材、文学戏曲人物类、飞禽走兽类、花卉草木类五大类。
定西剪纸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价值,为研究定西及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主要是用剪纸营造出红火景象,兆示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以传统喜庆如意的民俗风情表述和体现,表达了劳动群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定西剪纸尤其在逢年过节,喜庆吉祥的日子中最为常见,在定西的一些山区,目前仍然保持着每年过春节、娶媳嫁女等重要日子里剪窗花、贴窗花的传统习俗。
定西剪纸的创作者、欣赏者和保存者主要是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妇女。她们虽然没受过专门的艺术训练,但她们更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农村妇女仅需一把小剪刀,她们或母女相传,或师徒相授,代代延承,衍生不息。定西剪纸中所透露出的文化内涵光靠文字的形式是很难能够解释清楚的,需要每一个喜欢定西剪纸的人静静的去欣赏。定西剪纸艺术像一首质朴动人的民歌,清新、活泼、健康、富于创造性,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趣味。
2014年11月,定西剪纸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定西剪纸传承久远,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文化底蕴深厚。主要以花卉艺术、飞禽走兽等生活装饰图案和以民俗事象、喜庆寓意的文学戏曲人物和历史神话题材为表现内容。其最经典的形式有窗花、春叶、遮面、板帘子四大类。定西剪纸以剪刀为主要工具,以纸为主要加工对象,是剪纸人对美好生活和美的剪制与追求。
传承价值
定西剪纸取材简易,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实用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研究定西民俗风情和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定西民间传统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传神体现。
保护措施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剪纸(定西剪纸)》项目评估合格,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