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洞茨菇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至清代,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新宁县志》卷八《舆地略下·物产·蔬品》中就有“(茨菰)产斗洞等乡,白而大者名糖菇尤佳”的记载,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台山茨菰几近绝种。
到1961年,开始再度发展,并一直延续至今,台山范围内种植的多为沙菇和糖菇。
斗洞茨菇圆润饱满,口感绵软、鲜甜无苦味,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当地人烹饪茨菰时喜欢先炒后焖,如猪脚焖茨菰、广式腊味焖茨菰、糖煮茨菰等。
据了解,茨菇一般在农历七八月种植,生长期为120天左右。每年春节前后,是斗洞茨菰收获的季节。
斗洞茨菇主要产地在大江镇的沙冲村(原斗洞乡),虽然茨菰的生长适应性很强,但对光照、土质、气温、风速等均有要求,而大江镇的沙冲村正好具备了这些条件。
土层不深,沙泥土质适中,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又在背风面,整体环境都十分适合茨菰的生长。
经过多年的种植,人们积累了经验,改良种植技术,这里出产的斗洞茨菰品质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