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漳县境内晋家坪遗址的马家窑、齐家文化,学田坪遗址的马家窑文化,东西坪遗址的寺洼文化的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生产生活,创造了古代文明。
《禹贡》资料记载,大禹时期今漳县地域属《禹贡》雍州区域,曾禹导漳河水从武阳镇孙家峡出,汇入渭河。
夏代时期,盐井一带先民发现了“露头盐泉”,从中取卤食用,始产“戎盐”。春秋战国时漳盐规模生产“王之膳”的“饴盐”,继之以西汉初皇家专营的水盐、结盐和砖盐,一直到当今真空工艺生产的“堆银牌”的碘盐,漳盐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漳县的盐文化历史证明了漳县以盐立县、曲折发展的沧桑史迹。
《漳县志》记载,漳县建置较早,东周时,秦的势力扩大到甘肃中部,为保证秦国权力机构及军队用盐,在漳县盐井设立县一级军事建置“盐川寨”。
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始设立县置,因战略地位重要被认为是汉王朝的“西陲屏障”而名障县;唐武后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更名武阳县,明太祖洪武年间(公元691年),因“漳水潆洄润地、宝井便民裕国”而改名漳县至今。
漳县蚕豆品质独特。以传统品种马牙蚕豆、羊眼豆和临蚕系列品种为主,以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食用价值而闻名于省内外。
漳县蚕豆精细化栽培方式独特,且生长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豆粒儿、豆瓣儿和青蚕豆供人食用,营养价值丰富,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矿物质、磷、铁、钙等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含量47%~60%,蛋白质含量24-28.5%;尤其是含有丰富的人和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小麦、玉米、马铃薯。蚕豆、青蚕豆即可煮食、炒食、油炸,蚕豆粉还是做炒菜或汤用、制作酱食品都非常可口,味美极佳,特别是葱油蚕豆、雪菜蚕豆、腊肉蚕豆笋丁、青蚕豆炒鸡蛋、青蚕豆玉米菜饽饽、西红柿炒青蚕豆等独具地方风味,是上等美味佳肴,饮誉陇上,为待客之上品,蚕豆产品成为走亲访友最佳礼品。
漳县蚕豆药用价值高。蚕豆不仅食用美味佳肴,而且保健成分多,不同生长期的植物体和不同的部位药用价值极高。
《中药大辞典》载:“蚕豆种子富含蛋白质、磷脂、胆碱和派啶酸及巢菜碱、植物凝集素等,其性平味甘,有健脾利湿作用,可治疗隔食、水肿、秃疮和满血气管炎等疾患,有助于防治脂肪肝、肠癌”。现代《群芳谱》记载:“蚕豆叶含有山柰酚、葡萄糖、甘油酸、氨基酸等,其性温味微甘,有止血功效,可治疗咯血、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利尿等作用”。
“蚕豆皮含有酪氨酸、多巴等,有利尿渗湿、镇静等作用,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和黄水疮等病症”。据《中华医学大词典》介绍:“蚕豆茎、蚕豆花、蚕豆荚壳有利尿、止血、止泻作用,可治疗咳血、血痢、鼻衄和高血压、冠心病、天泡疮、烫伤等症有显著作用”。
蚕豆焖面
材料:
蚕豆200克、面条200克、姜片2片、葱花适量、盐适量。
做法:
1、将蚕豆剥去硬壳,泡水洗净备用。
2、锅中放水烧开,将面条放入煮熟。
3、锅中倒入适量的油烧热,放入姜片、葱花煸炒出香味。
4、倒入蚕豆煸炒,加入适量的盐和清水,加盖焖煮10分钟左右。
5、煮熟的面条捞出,放入焖好的蚕豆汤中,倒入适量的蚕豆汤,并将姜片、葱花取出,拌匀即可。
蚕豆鸡蛋炒饭
材料:
蚕豆适量、鸡蛋2个、米饭300克、葱花适量、姜末适量、盐适量、生抽适量。
做法:
1、将蚕豆剥去硬壳,泡水洗净备用。
2、将鸡蛋打散备用。
3、热锅冷油,放入葱花和姜末爆香,倒入鸡蛋快速煸炒。
4、加入蚕豆煸炒,加入适量的盐和生抽调味。
5、加入米饭,翻炒均匀即可。
蚕豆炒腊肉
材料:
蚕豆100克、腊肉50克、葱花适量、姜片适量、盐适量、生抽适量。
做法:
1、将蚕豆剥去硬壳,泡水洗净备用。
2、腊肉切成丁状备用。
3、热锅冷油,放入葱花和姜片爆香。
4、倒入腊肉煸炒。
5、加入蚕豆继续炒熟。
6、加入适量的盐和生抽调味,翻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