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寺,位于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镇西市运盐河沿岸,始建于明代,据说由陆、仇两姓发起兴建。
开福寺,中殿为大雄宝殿,大殿建筑重檐复宇、飞檐高翘,气势雄伟,它是开福寺的主体建筑,殿内仙宫佛园,金碧辉煌;正面一尊如来大佛像,盘坐莲台,金光灿烂,宝相庄严。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镇曾有开福寺、静福寺、忆佛寺、同缘寺四大寺庙,其中要数开福寺的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先建造一座都天堂,佛事兴盛。以后由僧人至大江南北各寺院广为募化,当地绅士富商、乡里大家小户十方资助,又在原天都堂后面,建造一座大雄宝殿,继尔又建造正殿,命名为开福寺,从山门入内迎面就是前殿(原都天堂),殿内正中神龛内供奉着都天塑像,造型勇猛威严,神采飞动,俨若真人。东西两侧站立着高约3米的泥塑值日星曹四尊,各执朝笏,象征风调雨顺。
自敌、伪、顽军侵占包场镇起到解放前夕,由于年久失修,加上人为的破坏,整个寺庙满目疮痍。1953年时,后殿所有塑像迁移中殿,让给包场区粮站为储量粮仓,1959年拆除中殿,重建包场粮店(即今包场粮库)。1966年除留给在庙和尚一小部分住房外,余部拆除,材料用于扩建包场粮库。
1972年,庙里的和尚全都还俗了,剩余的住房被包场粮库拆除了,改建了粮仓,从此,开福寺彻底从人们记忆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