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空心挂面的外表光滑圆润,内部有着像银丝般的细孔,拿起一根挂面,放入水中,就能吹出一串串气泡;用火柴点燃下面,从细孔上面冒出缕缕青烟,特点是“手工制作,天然晾晒,色白味正,细腻柔嫩,下锅即食,久煮不粘,面汤可口”。
1、和面
以高精度70面粉为原料,用盐水兑面,反复揉和,直到不粘手、不沾盆为止(如用机器和面,也要达到同样标准)。放盐的数量十分考究,春、秋季天气在15-25℃时,每10斤面放食盐5两;夏季气温在25℃以上,放食盐5-6.5两;冬季气温在15℃以下,放食盐3-4两。食盐要溶化成水才可和面。
2、盘条
将和好的面放在一块80厘米见方的桌子上,桌面要平整,然后用菜刀将面团划割成宽厚约3厘米的长条,一气划割,不得停断。划后用手反复捻搓成直径1-2厘米的圆条,再将圆条层层盘入盆中,接着放置食油,按每10斤面加一两油的比例放入。
3、绕条
把两根45厘米长,手指粗的竹杆固定好,两杆距离以40-45厘米为宜,将盘好的面绕在挂面杆上,绕满为止。绕时要用力均匀,自然有序,最好一气绕成,一般情况下,两根杆可绕面6市斤左右。
4、醒面
绕条后25分钟便可松杆醒面,松杆过早或过迟会影响挂面质量,如果温度较高,醒面时间可延长到30分钟。
5、控制
是制作挂面的关键,操作不当,挂面拉断,则前功尽弃。控制时力量要均匀,慢慢地向外拉至180厘米时,把两根竹杆放在两端凿有孔眼的框架上固定好,然后让风吹干,切忌在阳光下曝晒。
6、包装
凉干后用手轧断面条,再用包装纸包好。
泗洪空心挂面采取了特殊的配料,可以制作成鸡汤面、虾籽面、鸡蛋面、玉鳖面、蟹鲜面、蟹黄面等十多个精制品种。每种品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色。空心挂面细腻而不腻,各种品种风味各异,味道鲜美,容易消化,非常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食用,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营养佳品。
据说,泗洪空心挂面最早产于双沟古镇。相传宋朝时,天长籍的状元戴南丰回乡省亲时,经过双沟古镇,品尝了双沟空心挂面后赞不绝口。他决定特制一些挂面献给宋徽宗赵佶。于是,他与店家商量,用淮河的玉鳖熬汤三天,将原汁和面精心加工,制成了空心挂面,献给了皇帝。赵佶品尝后大加赞赏,从此双沟空心挂面成为了贡品,一时难得上市。
明朝洪武年间,皇太子朱标奉父皇之命到离双沟不远的杨家墩修建祖陵。他听说双沟空心挂面美味可口,就命泗州知州王孟辉亲自前往双沟,制作各种挂面,包括玉鳖空心挂面、蟹黄空心挂面、虾籽空心挂面、鸡汁空心挂面、鸡蛋空心挂面等数百斤,并专程送进宫中孝敬父皇和母后。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在大宴功臣时,仅赐每人一小碗双沟空心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