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版画的制作过程十分独特。在木板、油墨、压印机间,传承着古代建安刻版印刷遗风和现代版画的精髓。每一次印刷完都要对底版再次进行刀刻创作,版上的凸面会越来越少,等到最后一层色彩印好后,底版便会自然销毁,所印张数就是这个底版原作的全部数量,不可续印也难以复制。
松溪版画的题材广泛,包括自然风光、日常生活、民俗风情等。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古典的细腻婉约,也有现代的简洁明快。其中,蔡丽的作品尤为突出,她将创作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熟悉的农家生活中,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从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发掘其内在美,创作出一幅又一幅土中见雅、拙中见美、乡土气息浓郁的版画作品。
1、创作队伍日益壮大
版画班创办初期只有20多位作者,现在全县有以教师、工人、农民为主的骨干创作人员270多人,群众基础越来越广,分部在县直机关、松源、旧县、渭田、溪东等乡镇,特别是城区中小学。全县各乡(镇)村均成立了版画兴趣小组,或民间版画协会分会。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版画队伍,松溪县将版画课外兴趣活动纳入中小学校的第二课堂存留计划,使中小学生参予版画艺术活动,做到有场所、有牌子、有辅导、多出好作品。在全县形成一个以版画协会为“龙头”,以版画班为主体,以中小学生为基础的版画创作群体。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现有版画爱好者近3000余人。
2、创作水平显著提高
松溪民间版画院和民间版画协会,采取“请进来、送上去、去出去、常下去”的办法,不断提高作者创作水平。组织骨干创作队伍深入研究和总结版画创作的规律和技法,充分发挥版画的艺术表现力,努力挖掘湛卢文化底蕴,将乡土文化融入版画这一艺术圣殿,创作出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气息的,题材丰富,版种多样,构图讲究,手法新颖,刻作精致,拓印细腻,充分反映实践生活和改革开放成就的版画艺术精品。全县现有作品1000余件,其中5件作品入选全国农民画展,并均获奖,1件被省文化厅选送参加第九展全国美展的评选,3件作品在福建省第三届书画节上参展,21件作品入选全省农民画展。17件作品在南平首届文化艺术节上获奖。
3、热爱和崇尚民间版画艺术的浓厚氛围
松溪县把发展版画事业,加强特色文化建设,作为该县文化工作的中心工作来抓,努力在全县范围内营造版画特色的浓厚氛围。该县以版画作为主题,开展了“弘扬湛卢精神,构建特色文化”系列活动,让全社会了解和熟悉版画特色文化,全县每季度举办一期版画作品展览,每年出版一本版画作品选集,制作一个专题片等进行广泛宣传促销,使版画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促成了全社会形成热爱和崇尚版艺术的局面。通过以发展民间版画为龙头,以构建特色文化为突破。进一步推动松溪县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松溪版画的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建安刻版历史,建阳是古建安的所在地,拥有悠久的刻书历史。在宋代之前,书籍没有封面和插图,只是用白纸包装。自有了建安刻书之后,才有了书籍的包装,这是了不起的创造。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松溪不少女青年耳濡目染,对版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