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北魏直勤官爵,属于以宗族爵位称号为氏。矗氏,就是北魏王朝以后的直氏,出自北魏王朝中特定的直勤称号。直勤,是北魏王朝时期的一种尊称之号,时也记作“矗勤”。今有学者罗新专门研究并撰有“北魏直勤考”,但其仍忽略了“直勤”的另一称谓“矗勤”,即专指北魏王朝的先祖神元帝拓拔·力微的后裔子孙,也就是北魏的宗室正支宗亲,其“直勤”、“矗勤”皆取“王道正直,肇敏行成,恩斯勤斯”之高意。“直”、“矗”在古代为同一字,在汉朝末期、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的纷乱时期,“直”、“矗”二字通用。拓跋·力微,公元174~277年,为三国时期至西晋朝初年的索头部鲜卑族的领袖,公元220~277年在位,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历代帝王的先祖。其父为前任首领拓跋·诘汾,其兄为十六国时期南凉国的先祖秃发·匹孤。
矗[矗、直,读音作zhí(ㄓˊ),不可读作chù(ㄔㄨˋ)]
在史籍《魏书·序记》中记载,拓拔·力微系拓跋·诘汾与天女所生,颇具神话色彩。拓跋·诘汾去世后,拓跋·力微继其位,时在汉献帝刘协建安二十五年(曹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公元220年)。继位之初,拓跋部所属的西部鲜卑内乱,相互攻伐,部众离散,因此拓跋·力微投靠“没鹿回部”酋长窦宾。窦宾非常赏识拓跋·力微,欲分封国土之半予以拓跋·力微,但拓跋·力微不接受,窦宾因此便将女儿嫁给拓跋·力微。后来拓跋·力微又请求率领所部北居长川,十数年后,因治理有方,旧有部众和其他鲜卑部众都纷纷来归附。曹魏齐王曹芳正始九年(吴景帝孙休太平三年,公元248年),没鹿回部酋长窦宾去世,其子阴谋作乱,拓跋·力微杀之,吞并了其部众。微妙的是,没鹿回部各酋长首领皆服从拓跋·力微。史书记载,当时拓跋·力微的势力“控弦上马二十余万”。曹魏高贵乡公曹髦甘露三年(蜀汉后主刘禅延熙二十年,吴会稽王孙亮太平三年,公元258年),拓跋·力微南迁至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召集诸部酋长,远近莫不畏服。曹魏元帝曹奂甘露六年(蜀汉后主刘禅延熙二十三年,吴景帝孙休永安三年,公元261年),拓跋·力微派其子拓跋·沙漠汗入曹魏政权为质子。
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三年(吴末帝孙皓天纪元年,公元277年),因鲜卑部势力坐大,西晋王朝的幽州刺史卫瓘以计策挑拨鲜卑部内乱,他有计谋地挑拨拓跋·力微、拓跋·沙漠汗的父子关系。卫瓘收买了鲜卑拓拔部落的一些首领,然后散布谣言,说拓跋·沙漠汗受了曹魏的好处要谋权,拓跋·力微因而听信了这些酋长们的谗言,使得拓跋·沙漠汗被各部酋长联合所杀。后来卫瓘又设计使各部酋长纷纷离散,拓跋·力微因此忧愁而逝,据史书记载,其终年时高寿达一百零四岁。拓跋·力微逝世后,其子拓跋·悉鹿继立。拓跋·力微在历史上真正吞并和团结了鲜卑各部,并且由于他政令明阀,使鲜卑拓拔部势力日渐强大,为鲜卑拓拔部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到一百零九年后的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一年(前秦苻登太初元年,北魏拓登国元年,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称帝后,拓跋·力微被追谥为北魏神元皇帝,庙号为始祖,并赋予拓跋·力微的子嗣为“矗勤”(直勤)之号,以示尊敬。在整个北魏王朝统治时期,具有矗勤(直勤)身份的人物皆具有不同于其他宗亲的特权,其身份、地位均高人一等。到了北魏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梁武帝萧衍中大通六年,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天平元年,公元534年),在北魏王朝分裂覆灭之后,有“矗勤(直勤)”称号的王室宗亲为避杀戮和祸及,有改拓拔氏、元氏等为直氏者,继而又改称矗氏,在南北朝后期至隋、唐时期即已经融入汉族。
其后,史籍中再无“直勤”之称,但“矗勤”一词以深刻蕴涵着“巍峨”、“勤奋”、“正直”之义而一直沿用至今,其矗氏与直氏同宗同源。
拓跋·力微。
矗氏是一个源出古鲜卑民族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多以洛阳、南海为郡望。
矗氏一族的分布并不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今广东省的肇庆市怀集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等地,均有少量矗氏族人分布。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南海郡:秦始皇三十三年(丁亥,公元前214年),秦朝置南海郡,其时辖境包括今广州、韶州、潮州、惠州、肇庆、南雄诸府州及高州府北境、广西旧平乐府东境、梧州府东南境皆其地,郡治在番禺,即今广东省治。汉朝时期亦置南海郡于此,辖境包括今广东滃江、大罗山以南、珠江三角洲及绥江流域以东一带地区。。三国孙吴以后兼为广州治。隋朝时期废郡,后又复置。唐朝时期亦曾废黜,不久又复置,又废。宋朝时期,称广州为南海郡。元朝以后废除。
洛阳堂:以望立堂。
南海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