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嘉人的争吵》(1761)是典型的“风俗喜剧”,诙谐风趣地再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画面。类似的作品还有《广场》(1758)。
哥尔多尼由于写出了以上反映民众生活,洞察社会状况的优秀、深刻的作品,遭到保守势力更加猛烈的围攻。剧作家哥齐(1713-1786)公开诋毁他的喜剧是扰乱社会的谋反行为。1762年4月哥尔多尼远走巴黎,为法国的“意大利喜剧院”工作。他在巴黎写出了《扇子)(1763)、《父爱》(1763)、《善心的急性人》(1771)《悭吝人》(1776)等作品。他为了迎合异国观众的需要,着力在引人入胜的复杂情节上下功夫,往往选取琐细的事情为题材,通过一连串误会和意外事故,将事情经过变得曲折复杂,波澜起伏。这是一些富于趣味性和观赏性的轻松喜剧。
他的喜剧失去从前的积极思想内容和战斗力,但仅就单纯的戏剧艺术技巧而言,却变得更为严谨精巧,这是牺牲原有的生动自然的风格而换来的。《扇子》是艺术上精雕细刻的典型代表作品。虽然这个剧对贵族老爷的贪婪无耻和仗势欺人进行了讽刺,但是情节主线却是由扇子这一媒介物串联起来的两个寻常的爱情故事,并无重大旨趣。扇子几易其主,由它产生误会,又消除误会。故事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而流畅,剪裁精当,布局紧凑,堪称结构完美之作。
哥尔多尼只在“意大利喜剧院”工作两年,其后入凡尔赛宫,教王室子弟意大利语。后来革命的国民公会取消了王朝给他的退休金,他在贫病交加中度过风烛残年,于议会恢复他的待遇的前一天与世长辞。他留居巴黎期间以幽默生动的笔调撰写《回忆录》(1784-1787),记叙他一生从事喜剧改革的经历。
剧本描写渔民们争吵打架,最后由一位年轻的律师出面调停,使大家言归于好,并成全了几对婚姻。剧本由一系列明朗生动的日常生活场面组成,通过争吵的形式充分展示劳动人民的一些优良品德,表达了作家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