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红又称红月饼,是老北京名点,中秋节节日食品。自来红月饼烤的颜色较深,清一色白糖、冰糖渣、果仁为馅,外皮上打一个红色圆圈,圈内扎着几个小孔。自来红月饼的个头都很小,一般做成一斤二十个,为了显得饱满,里面一半是空的。现代的自来红、自来白已有革新,馅中加入桂花、桃仁、瓜子仁等北京特产的果脯果料。
自来红是传统京式月饼,是烫面制成的。自来红的特点就是在烤制的时候饼坯是白色的,但烤制后饼坯就变成了棕红色的,而且会在月饼上面多出了一个深红色的红圈,这个红圈就叫磨水戳。磨水戳最开始印在饼坯上的颜色也是白色的,但烤制以后圈圈自己就变成了深红色。
1、颜色不同
自来红和自来白两种月饼外观形状相同,但并不同于其他月饼呈扁平圆饼状,其外形更像圆鼓鼓的小馒头,自来红月饼的腰部和底部呈麦黄色,顶部凸出部分的圆面颜色呈深棕色,在圆面上有一个黑色的圆戳。自来白底部呈麦黄色,顶部凸出部分的圆面颜色呈乳白色,在圆面中央有面积较小的红色因戳,形状像字又像花。
2、外皮制作原料不同
自来红的饼皮是由香油和面制成,自来白的饼皮是由猪油和面制成,大多人认为相比较自来红月饼,自来白的口感和味道更胜一筹。
3、馅料不同
自来红月饼主要用白糖、瓜子仁儿、核桃仁儿、青红丝儿和冰糖渣儿等作为馅料。而自来白月饼的馅料更为单一,主要以白糖为主,再掺加山楂、桂花等馅料。
原料:
白砂糖60克、冰糖15克、香油20克、色拉油25克、熟面粉40克、糖桂花1大勺、核桃仁20克、葡萄干20克、干桂花2克。
制作:
1、核桃仁和葡萄干切碎,不用太碎,只要不太整就行,放入干桂花。
2、冰糖用刀背小力度切碎放到馅料里。
3、加入白砂糖和糖桂花拌匀。
4、面粉放到无水的锅中翻炒变的微黄,没有生面味即可。
5、熟面粉拌入馅料中,加入香油和色拉油拌匀。
6、按照每个20克的标准,分别称重揉成团备用。
原料:
饼皮:面粉200克、白砂糖10克、麦芽糖20克、芝麻油50克、色拉油40克、小苏打1克、开水80克。
磨水戳:麦芽糖1/2小勺、蜂蜜1/2小勺、白砂糖1小勺、清水2大勺、食用碱面1/4小勺
烘焙:180度,中层,30分钟
制作:
1、面粉中加入小苏打,白砂糖和麦芽糖,再加入芝麻油和色拉油。
2、放入开水,顺着一个方向搅拌至无干粉。
3、充分的揉面约15分钟,要揉匀。揉好的面团搓成条,按照30克/个的标准揪面剂子,揉圆备用。
4、取一个面剂子,按成面皮,包入馅料。
5、按照磨水戳的配方煮好糖汁,用饮料瓶的瓶盖沾上煮好的糖汁,印在饼胚中。
6、放入预热的烤箱,烘焙至熟即可。
关于自来红与自来白的诞生,民间还有一段传说故事颇有意思,跟老北京传统手工艺品:兔儿爷有直接关系。
说有一年北京城忽然闹起了瘟疫,死了很多人,每到夜里到处是哀嚎之声。月宫仙子嫦娥在天上看到了这个惨不忍睹的场景,十分不忍。于是就派身边的玉兔儿,下到凡间为百姓们治病。玉兔儿也是有法力的,他为了治病方便,一会儿变成了个少女、一会儿又成了男人装扮,有时候打扮的像个小贩,有时又穿得像个算命先生。玉兔儿从广寒宫里带出来两种药丸儿,一种是红色,一种是白色,红的治疗男性,白色的给女人吃,不论老少,吃完就好。玉兔为了赶路,加快速度挨家挨户给送药丸儿,就找来了各种坐骑,一会儿骑鹿、一会儿骑虎、一会儿又骑狮子。
大家伙儿受了玉兔的恩惠,为了报答,就把他的形象做成泥塑,在八月十五进行祭拜,称之为兔儿爷。由于当年人们看到的玉兔形象不一样,所以兔儿爷也是形态各异,穿着和坐骑各不相同。而这治病的红、白药丸儿,就演变成了“自来红”和“自来白”月饼。过去过中秋节时,北京人的家里几乎都要购买或自制自来红、自来白,老北京著名的饽饽铺,像什么聚庆斋、正明斋等,全都会按节令出售(清真饽饽铺不卖自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