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山银洞沟银金矿,是湖北省地矿局鄂西北地质矿产调查所为主要完成单位,冯钜昌、吴贤奎、安增堂、胡聚龙、王国志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项目。
该矿床产于元古界武当山群第III韵律组下段,主要产于酸性火山岩中(为强硅化钾长石角斑岩、石英角斑质凝灰岩),背斜轴部及其倾伏端为成矿有利部位,属火山喷发沉积-变质中低温热液矿床。经1978-1982年详查-初勘,基本查明银矿的规模与分布;银金的赋存状态和选矿效果,1983-1985年6月进入银金矿勘探阶段。1、查明了竹山银洞沟为一大型独立的以银为主的银金矿床,从浅部-深部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即银金-银(金)铅锌-铅锌。已探明的银储量1598吨、伴生金14吨、铅锌2万多吨,为一大型银(金)矿床。2、矿体由1-2条含矿石英脉及其支脉为主,脉侧由强硅化矿化岩石组成。矿区共圈定矿体27个。3、均为原生矿石,银的平均品位为176.5克/吨,金平均品位1.8克/吨,其工业类型主要为银金矿石,其次为铅锌矿石和锌矿石。4、矿石结构有粒状、包晶结构、乳浊状、填隙、交代等结构,主要构造为稠密浸染状,稀疏浸染状和条带状,也有呈细脉浸染状者。5、矿石矿物成分,银金矿石主要有辉铜银矿、螺状硫银矿、自然银、金银矿、其次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二十余种。银的96.7%以金银互化物硫化物等独立银矿物存在,金的82.6%以金银互化物(金银矿、银金矿)形式存在,余下的3.3%和17.4%为机械混入物分散于其它金属硫化物中。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良好。该矿山拟于1989年投产,年产银24吨,金220公斤,社会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