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棘蜈蚣(学名:Scolopendra subspinipes)是蜈蚣科、蜈蚣属动物。体长达160毫米。大多呈单一的褐色或黄褐色。有时头板和第一有足体节的背板,比橄榄褐色的其他背板光亮些。头板无纵沟线。触角由18节组成,基部的6节无细密的绒毛。颚齿为5+5,或6+6,也有二三个小齿相互愈合为一个大钝齿的标本。第一背板无沟线,背板纵沟线由第二至第六背板开始,直至第二十背板。最末背板无沟线。第二至第十九胸板有纵沟线。身体两侧的棱缘,是由第七至第十背板开始,直至最末背板。第一至第二十步足各有一跗刺;最末步足无跗刺。基侧板突起末端有二个小棘,也很少有一个或三个小棘的。腺孔区扩展到背缘。最末步足的前股节的腹面外侧具有二棘,而内侧具有一棘,背画内侧具有一或二棘,隅棘末端具有二小棘,也很少有一小棘的。
模棘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砂土的低山地区,多栖息于朽木、石隙、乱石堆等阴暗潮湿及杂草丛中。昼伏夜出,模棘蜈蚣视力很弱,外出活动和捕食时,触角是有效的感受器,而毒颚则是有力的捕食和防御武器。食物广杂,主要觅食昆虫,如蟋蟀、蝗虫、蜘蛛、蟑螂等。原产于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地。
中文名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模棘蜈蚣缅甸亚种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cingulatoides Attems,1938
模棘蜈蚣哈氏亚种(越南巨人蜈蚣)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dehaani Brandt,1840
模棘蜈蚣福氏亚种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fulgurans Bücherl,1946
模棘蜈蚣腹毛亚种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gastroforeata Muralewicz,1913
模棘蜈蚣日本亚种(墨头蜈蚣)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japonica L. Koch,1878
模棘蜈蚣红头亚种(少棘蜈蚣)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1878
模棘蜈蚣黄腿亚种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piceoflava Attems,1934
模棘蜈蚣指名亚种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subspinipes Leach,1816
模棘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砂土的低山地区,多栖息于朽木、石隙、乱石堆等阴暗潮湿及杂草丛中。怕光、怕风、怕水、怕冷,将其放在有光线的地方,就会烦躁不安,到处活动,也不吃喝,最后找到有遮光的地方钻进去藏起来。
原产于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美洲、东非等地有引种。
模棘蜈蚣是是亚洲最大的蜈蚣。一般体长160-200毫米,最大长度能达25厘米以上。大多呈单一的褐色或黄褐色。有时头板和第一有足体节的背板,比橄榄褐色的其他背板光亮些。头板无纵沟线。触角由18节组成,基部的6节无细密的绒毛。颚齿为5+5,或6+6,也有二三个小齿相互愈合为一个大钝齿的标本。第一背板无沟线,背板纵沟线由第二至第六背板开始,直至第二十背板。最末背板无沟线。第二至第十九胸板有纵沟线。身体两侧的棱缘,是由第七至第十背板开始,直至最末背板。
第一至第二十步足各有一跗刺;最末步足无跗刺。基侧板突起末端有二个小棘,也很少有一个或三个小棘的。腺孔区扩展到背缘。
最末步足的前股节的腹面外侧具有二棘,而内侧具有一棘,背画内侧具有一或二棘,隅棘末端具有二小棘,也很少有一小棘的。
昼伏夜出是模棘蜈蚣主要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和其体形、行为密切相关。白天藏于石缝、石板、砖石、土缝、枯叶等下面生长休息,晚上出来四处游荡活动觅食。晚上8-12时活动频繁,至次日凌晨4时才停止活动并潜伏起来。
模棘蜈蚣视力很弱,外出活动和捕食时,触角是有效的感受器,而毒颚则是有力的捕食和防御武器。食物广杂,主要觅食昆虫,如蟋蟀、蝗虫、蜘蛛、蟑螂等。食量较大,每次食量为其体重的3/5,饱食一顿后可3天不吃或很少吃食物。在食物充足时,大小蜈蚣均能和睦相处。饥饿时相互残杀,大吃小,强吃弱。生活能力很强,它不仅食弱肉,还敢于向比它大数倍的动物发起进攻。
温度的变化对模棘蜈蚣的活动影响极大,秋、冬气温低于15℃以下,其活动缓慢,并逐渐到完全蛰伏进入冬眠。冬眠期间不食不动,蛰伏在土、石下10-50厘米深处的向阳、避风处。惊蛰以后,向浅层移动,清明以后,当气温上升到15℃以上,才开始复苏活动。冬眠期间,只要保持10-20%的土壤湿度,0-10℃的温度,就能顺利越冬。气温20℃时,开始捕捉食物,随着气温的升高,活动加强,25-32℃之间是它生长发育的旺盛期。
模棘蜈蚣属甲壳类的节肢动物,所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蜕皮数次,每蜕一次皮,就明显长大一次,成体每年蜕皮1次,个别蜕皮2次。蜕皮多在盛夏或产卵后进行。蜕皮前体色改变,行动迟缓,不吃食物,视力和触觉能力减弱。蜕皮时,由前向后逐节进行,最后蜕出尾足。蜕皮需2小时左右才能完成。蜕皮时切忌惊扰,否则会延长蜕皮时间。同时还要防止成群蚂蚁等对它趁机攻击,咬死咬伤模棘蜈蚣。模棘蜈蚣发育的速度较慢,从产出的幼体发育至性成熟的成体一般需经过8次脱皮,约3-4年的时间。
盆养
选择内壁光滑的瓷盆、铝锅或塑料大盆等,盆内高度25厘米以上。盆内铺上有机土捣实并放上瓦片,盆口用木板锯成略大于盆口的盖子,中间留出长宽各15厘米的孔安装铁纱窗。盆应易搬动、易观察,且便于多层饲养,此法适用于幼蜈蚣的饲养。
缸养
大口、小口缸均可,底部铺垫一层5厘米厚无毒(没有施用过化肥、农药)熟土。缸内壁要光滑,靠缸壁放瓦片,码好栖息缝隙,缸口用铁纱网罩好。
箱养
未盛过化学药品的旧包装箱大小不限,也可自制。四周围一圈玻璃条或塑料薄膜,上覆纱盖或带孔活动木盖,底部铺熟土,木箱两侧码砖或瓦,砖瓦距箱壁1厘米,中间为模棘蜈蚣活动场地。
池养
根据模棘蜈蚣的生活习性,应选择四周环水、向阳背风的斜坡处或庭院中建池饲养。可建玻璃壁饲养池、玻璃环周式饲养池、环水式饲养池和薄膜围壁式饲养池。第1种饲养池造价较高,不易推广,最后一种比较经济适用。薄膜围壁式饲养池的池壁可以砌成40-60厘米高的围墙,面积不拘,池内壁用农用塑料薄膜覆严,接缝处用胶水粘牢,薄膜上要经常擦洗,使之不沾污泥,保持光滑;紧靠围墙的内侧,四周建宽10厘米、深4厘米的水沟,并留一排水口。墙和水沟用以防止蜈蚣逃窜。在池内堆积一些石块、瓦片、石砾,面上再覆盖一层熟泥土,形成蜈蚣栖息的缝隙、洞穴。并栽种一些杂草、树木,修建阴棚等,为蜈蚣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池面上加盖细眼铁丝网,防止天敌侵入。
在饲养池内用砖砌成蜈蚣巢——栖息床,可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鼠类侵害,如适当加盖遮阳防雨的稻草等,还可起防暑降温和保温的作用。其做法是用砖块(24厘米×12厘米×6厘米的红砖)以全卧的方式、上下砖之间用瓦片隔开1-2厘米、前后左右的砖之间离开2-3厘米,砌成大小不同的(根据场地和饲养量而定)和多层的立体巢穴,使巢内分布有许多的狭窄缝隙,可供模棘蜈蚣栖息和出入。
架养
架养是值得推广的立体集约化养殖方法,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饲养管理比较方便,加温经济。多层架可用任何木材或角铁作框架,每层高50厘米。饲养盒长宽不限面积以1平方米为宜,高25厘米,盒底及四周用塑料膜围住,盒底覆熟土捣实,摞上瓦片。
饲料投喂
模棘蜈蚣是典型的食肉性动物,性凶,食性广杂,选择性小,喜食各种昆虫。如蟋蟀、蝗虫、金龟子、稻苞虫、白蚁、蝉、蚱蜢、蜻蜓、蜘蛛、各种蝇类、蜂类以及昆虫的卵、蛹、幼体,也喜吃蠕虫、蚯蚓、蜗牛、蛞蝓及脊椎动物麻雀、鼠类、壁虎、蜥蜴、蛇、蛙、蟾蜍等,还吃鸡血和杂骨。在初春食物不够充足的情况下,也吃少量青草、苔藓、嫩芽、根尖,有时吃西瓜、南瓜、蛋类、面包、牛奶。各地可因地制宜饲喂泥鳅、黄鳝、小鱼、小虾、小蟹及鱼粉、蚕蛹粉、贝壳等。模棘蜈蚣虽然食性广,但要吃新鲜的食物。投喂方法可有多种多样,如以潮虫与模棘蜈蚣混养,作为模棘蜈蚣的天然饵料;以黄粉虫为主食料,每天投喂1次;以全脂奶粉加动物饲料添加剂为辅助饵料或以各种昆虫类小动物70%,熟土豆20%,碎米、青菜和面包碎片10%,每隔2-3天投喂1次。但喂后的次晨要将食物残余除掉。若模棘蜈蚣较长时间不喂食,饥饿时进食量可增大到身体重的3/5。如果十天半月不喂食也不会饿死。为使池内不断食料,也可以在饲养池内堆放一些干牛粪,使之生虫诱食。
养殖管理
1.引种:每年的3月下句,气温转暖,此时引种成活率较高。我国有模棘蜈蚣品种约11种,但大部分不能入药。要引能入药的品种如少棘模棘蜈蚣等品种。
2.雌雄鉴别与比例:雄性头部背板隆起、椭圆、较小,而雌性扁平、较圆、较大;雄性最末背板后缘隆起、稍尖,而雌性稍平、较圆;雄性体形较小、较窄、腹部较瘦,而雌性较大、较宽、腹部肥厚。人工养殖模棘蜈蚣一般雌雄比例10:3较适宜。
3.防止逃窜:模棘蜈蚣有极强的钻缝能力,岩石、土缝的空隙都能通过,饲养池壁的缝隙要特别注意封闭加盖,以防模棘蜈蚣逃窜。
4.饲养密度:模棘蜈蚣若饲养密度过大或惊扰过多,容易引起互相残杀。在新鲜饲料和饮水充足的情况下,如无大的惊扰,密度可以大些。收捕的野生种,投放密度应小些。还要考虑养殖池的类型与结构等。
5.饮水与保湿:模棘蜈蚣有饮水习惯,饲养池内要设置饮水器供其饮水。模棘蜈蚣对湿度十分敏感,夏天应每天在砖瓦或地上洒水,以不流出为度。保持小环境的湿度,有利于模棘蜈蚣的生长。
6.调节温度与越冬管理:饲养池内适宜温度是25-38℃,适宜繁殖温度为33-38℃,当温度超过44℃时,容易出现脱水现象而死亡,温度低于10℃便冬眠。霜降后气温急剧下降,模棘蜈蚣逐渐集中在避风向阳的地方准备进入冬蛰。入冬后要采取各种防寒措施,生火升温或将饲养池内土层加厚,上面覆盖稻草、杂草,池顶用塑料薄膜盖起来,这样越冬不眠可提高模棘蜈蚣的繁殖能力。夏天天气炎热时要采取降温措施,如将室内窗打开散热等。
7.分池饲养:模棘蜈蚣有大小、强弱现象,应根据其个体的大小分池饲养,防止发生大吃小、强吃弱的相互残食现象,刚孵化出的小模棘蜈蚣经45天即可分窝饲养。
8.繁殖期管理:雌虫在孕产期最怕惊动,此时最好将雌虫单独瓶养,即在罐头瓶内放土后将临产母体放入,在瓶盖上打几个孔并旋紧,既利于提高幼模棘蜈蚣的成活率,又可防止因互相干扰而引起停止产卵或吞食幼虫。雌虫产卵孵化后,将幼模棘蜈蚣集中饲养,雌模棘蜈蚣放回原饲养池,与雄虫混养,对来年更好的繁殖十分有利。孵化期间应少喂食,要注意保持池内沙土有一定湿度,以利幼虫的出壳。
模棘蜈蚣为雌雄异体、卵生,生长缓慢,需3-4年,体长达10厘米性成熟时,方求偶交配。求偶交配期一般在5-9月间,大多夜间交配,也有在清晨、傍晚时进行。模棘蜈蚣的求偶交配并不是直接交尾,而是以间接方式进行的。求偶交配时,雄性追随雌性,在雄性生殖道内形成精胞并产出体外,精胞有一些丝网把其支撑在地面上,雄性以其产出的精胞控制雌性,雌性利用它的生殖肢抓住精胞后纳入精囊内,完成授精过程。从发情逗玩到结束约半小时,求偶交配一次可连续产受精卵几年。
模棘蜈蚣母体在产卵前也有营巢行为。产卵前一个星期左右开始筑巢,一般巢筑在潮湿、松软的土层内。母体筑巢时,用颚肢、口器和步足将土扒松,边扒边转,并用颚肢和步足钳住土团向外推移,逐渐形成一空窝。巢为圆形或椭圆形,高4-5厘米,直径5-5.5厘米,接近产卵时,将巢口周围封闭,伏于窝中,用土团从里将巢封闭。每年产1次卵,产卵期在春末夏初,每条雌性蜈蚣一般产卵量为40-70粒。产卵时,蜈蚣身体曲成“S”形,卵从生殖孔一粒一粒成串产在自行挖好的浅穴内,在无外界惊扰时,产卵需2-3小时。产完后随即侧转身体,用步足把卵托聚成团,抱在“怀中”孵化。蜈蚣的卵呈椭圆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径3-3.5毫米,米黄色,半透明,卵膜富有弹性。
模棘蜈蚣孵卵时间较长,一般需43-50天。孵化期间,卵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都在不断发育逐渐变化,在43-45天孵化出幼虫,体长约2.5厘米,能离开母体自行寻食,在整个孵化期母体不必给食,否则,反而易造成卵或幼虫被食物污染而被母体食掉,影响孵出率和幼虫成活率。
母体在孵化期间,一直不离开卵或幼体,精心孵化和守护。在产卵或孵卵期间若受外界惊扰,就会停止产卵,并可把卵全部吃掉。这就是所谓蜈蚣的保护性反应。食卵后多能重新产卵和孵卵,但是其产卵期和孵化期大大推迟,且产卵少,孵出率不高。因此,在其产卵和孵卵期间,应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切忌惊扰。在实践中已有成功的例子,根据其习性,采用夺卵孵化法,可使其在当年夏季产两次卵和减少吞食卵团,孵出更多幼虫。模棘蜈蚣的寿命6-8年。
模棘蜈蚣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模棘蜈蚣味辛性温,有毒。能祛风镇痉,杀虫解毒,消肿散结,具有抗菌、抗厥、止痉、抗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