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境域
黑竹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峨边县境内,横跨县境内的黑竹沟镇、哈曲乡及勒乌乡,区域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3。北纬29。森林总面积约838平方公里,其中绝大部分在国有川南林业局611、614、616林场。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黑竹沟的地质构造属扬子准地台西缘“康滇地轴”北段凉山褶陷束,峨边断带,主要由小凉山骨架和峨眉山断块组成。古生界地层发育不全,上古生界缺失石炭系、泥盆系,下古生界缺失震旦系,在中生界系飞仙关组沙页岩和嘉陵江组灰岩沉积后,整个地轴隆起成陆,地层出露九个系,25群。这里属峨眉山火山岩地带。黑竹沟处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之间的过度地带,在横断山脉的东侧。在一系列南北向褶皱和深大断裂的控制下,山川走向均呈南北纵向伸展,形成黑竹沟特有的地貌特征。
气候特点
黑竹沟年均气温在海拔1054米的斯合镇为14.3℃,沟口(1705米)为10.8℃,石门关(2067米)为5.5℃,荣宏得(3125米)为3.2℃,马鞍山主峰(4288米)为了3.0℃。降水:年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域为1900-2000毫米之间,且夏季多暴雨;斯合镇为1180毫米,沟口为1700毫米,石门关为2260毫米,马鞍山主峰约2050毫米。区域内空气湿润,年均相对湿度在85%以上,年雾日在320天以上,年降水日在270天以上。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且马鞍山位于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分界地带,使东来的暖湿气流圈闭于谷中,造成该区域温度高,降水充沛、降水日多、晴天少的特点。由于地形高差悬殊,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异,垂直差异明显,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戴雪帽,山脚百花鲜”的小凉山区气象景观。
水系
水系以大渡河支流官料河上游的那哈依莫为主干,支流有黑竹沟(碱岔河)、母举沟和巴溪沟,沟系水网均成树枝状,各干支流流向受北西、北东构造控制明显区域内年均径流深在1700毫米左右。黑竹沟干流发源于马鞍山主峰附近的狐狸山北侧,全长约20公里,其支流罗索依达发源于狐狸山与主峰间的冰斗湖,长15公里;年均流量9立方米/秒。黑竹沟区域除溪河纵横外,尚有主峰下的冰川湖泊、高山海子数处,最大者近百亩,此外,在巴希戈孜还有长约20米的喀斯特湖一处。
地下水以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水温度最高的温泉,还有喀斯泉,在黑竹沟源头暗河发育,长达数公里。
土壤
黑竹沟森林公园内公布有山地黄壤(1800米以下)、山地黄棕壤(1800-2200米)、山地暗棕壤(2200-2700米)、山地棕色针叶林土(2700米以上的暗针叶林内)、亚高山草甸土(3000米以上)等5种,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有黄色石灰土(1800米以下)、紫色土、沼泽土等3种,与地带性土壤镶嵌呈斑状分布。
资源情况
动物
沟内约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二十九种,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云豹、四川山鹧鸪;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小熊猫等二十四种。这些动物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又具有很高的文化观赏价值。极其宝贵。
植物
黑竹沟景区众山群沟,60%是天然原始森林,25%是灌木丛林,15%属高山草甸。森林公园内自下而上出现常绿阔叶林带(2000米以下)、针阔混交林带(2000-2400米)、阴暗针叶林带(2400-3600米)、高山灌丛的草甸带(3600米以上)。常见阔叶树种有大叶楠、香樟、木姜子、石栎、丝栗、青冈、木荷等;落叶树种有:槭树、珙桐、连香、亮叶桦、红桦、香桦、水青树、枫杨、花楸等;针叶树种有:铁杉、云杉、冷杉、杜鹃花、箭竹等。
黑竹沟地区植被呈垂直带谱分布。其中,海拔1600米—2700米的珙桐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世界鸽子树”的美称。沟内还拥有19种我国稀有或特有的珍贵植物。
黑竹沟地区的杜鹃花,花色艳丽多彩,种类达四十多种,面积上万亩,为世界之冠。其中有两种为我国新发现的品种。
矿物
黑竹沟的岩石多为火山岩,岩石中含有大量的铁、锰、镁、硅等,从而使黑竹沟产生了差异极大的磁场带。在这个磁场带里,时钟会停止不前,指南针、罗盘无法准确读数,局部地方偏差约30°。
主要景区
三岔河景区
三岔河景区位于黑竹沟中下游地段。其特点是断岩交错,峡谷险峻, 是公园内峡谷水景观最壮观、最集中的景区。
现主要景点有珙桐、无底洞、熊猫埂、鲤鱼背、连香林、云杉坝、云杉王、三岔河大峡谷、白龙出洞、乱石惊涛、珍珠滩、双龙奔江、石上游龙、龙潭跌瀑、三叠瀑布等。
石门关景区
石门关景区位于三岔河上游的石门关以上。这是一条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原始峡谷地林带,曾发生过多次人畜入沟神秘离奇事件。其三大险境为峡谷奇雾、乌抛险道(当地彝家有谚:“上了乌抛道,死活难预料”)和石门关。(旧时有“进了石门关,不见人生还”,今有“石门关石门关,迷雾暗河伴深潭,獐猴至此愁攀援,英雄难过这一关”的民谚)。
景区特点是原始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生态群落保存最完整,是黑竹沟腹心地带迄今为止仍较少有人敢于涉足的神秘之地,加之流传在当地的许多神奇传说,使整个景区具有恐怖、神秘的氛围。
狐狸山景区
狐狸山景区位于黑竹沟中心景区。其特色是天象景观奇特迷人,有各类野生动物、珍贵药材分布。景区有着最原生态自然风光以及高山风光。
景点有:杜鹃林海、狐狸山、金字塔、天然根雕盆景园、马鞍山主峰、天眼、船湖、冰川遗址、杜鹃含 玉、神涛林、野人谷、佛光、云海、日照金山、高山草甸、狐狸坪、小石林、阴阳界、杜鹃瀑布、天眼瀑布等。
鬼推磨景区
鬼推磨景区位于狐狸山中部一带。特点是地形复杂,山岭险峻,古树参天,草甸开阔,古苔密布是公园重点景区。
景点有鬼推磨、仙女林、古苔林、天然高尔夫球场、乌龙岭、红岩、杜鹃崖、野猪山等。以观赏自然景观为主,适当游乐活动。
“鬼推磨”以“迷宫”著称,有百年的苔藓和硕大的冰砾石,“神涛林”可睹气象奇观,一条山脊把蓝色天空沿南北方向划成西明东暗两大部分。可观赏沟内日出日落、云海变幻以及佛光彩虹。
母举沟景区
该景区位于611林 场场部一带。景区内地势平坦开阔,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植被种类繁多,构成了天然画廊的优美风光。现主要景点有神蛙泉、神泉、珠帘玉坠、天女散花、红叶观赏园、天然画廊、白鸽展翅、大将军树、林隐瀑等。
该景区以欣赏原始自然风光,开展度假、休闲、娱乐 、科普等活动为中心。
杜鹃池度假休闲区
杜鹃池休闲区包括巴溪沟川南林业局上部流域,面积6679.3公顷。以位于公园东部的614林场内,景区内大、小杜鹃池为天然高山湖泊主,包括高山海子、人工林海、杜鹃花园等景观,开展度假休闲、森林游乐、水上娱乐和体验彝族风情等活动。
景区内现主要景点有:大杜鹃池、杜鹃园、落叶松林海、野鸡坪、五树同株等。该景区以开展休闲度假游乐活动为中心。
黑竹沟温泉
黑竹沟温泉地处峨边县金岩乡,属典型的纯彝族地区,距峨边县城仅40多公里,距黑竹沟镇约10余公里。黑竹沟温泉黑竹沟的官料河。水温常年保持在48-62摄氏度之间。四川省地勘局岩土水质检测中心检测分析,温泉水中含锶、锂、硼等各种矿物质8余种。
开发建设
黑竹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996年6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黑竹沟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1997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黑竹沟风景名胜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0年3月24日,四川省林业厅以川林批准黑竹沟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2012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4年,黑竹沟景区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2015年,获得首批“中国森林氧吧”称号。
历史文化
黑竹沟名称由来
黑竹沟名称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法是:称黑竹沟为“玛洛啦哒”,因传说沟内生长着诸多呈墨绿色的箭竹,彝语中 “玛洛”就意为竹子,“啦哒”是山谷的意思。另一种说法是:称黑竹沟为“嘿祖啦哒”,“嘿”意为“雾”,“祖”意为“长期居住、停留的地方”,“啦哒”同样是山谷的意思,也就说黑竹沟是雾长期停留的山谷。黑竹沟核心景区位于黑竹沟镇,黑竹沟镇原名斯豁镇,以前这个地方又叫依吉拉达,当地村民曾利用泉水种植水稻,不知何故,常有冷热怪病流行,人死畜亡,只得改种玉米,地名便由此更名为斯辖。彝语中“斯”意为“死亡”,“豁”即为“打摆子”,斯豁便是“打摆子而死”之义。因旅游发展需要,斯豁镇改名为黑竹沟镇。
黑竹沟之神秘事件
神秘失踪之迷--人畜进入黑竹沟屡屡出现失踪和死亡事件,早有所闻,很多媒体也都披露过,人进去后是怎样失踪的,很多原因至今还是个谜。据不完全统计,自1951年至今,川南林业局、四川省林业厅勘探队,部队测绘队和彝族同胞曾多次在黑竹沟遇险,其中三死三伤,二人失踪。据当地的彝族长者介绍,1950年,国民党胡宗南残部30余人,仗着武器精良,穿越黑竹沟,入沟后无一人生还,因此,这里留下了“恐怖死亡谷”之说。
彝族祖籍之谜
这是一个值得考证的谜。现在斯和镇原名叫斯豁,彝语为"打摆子而死"之意。当地彝族同胞广为流传:在死亡谷最险地段--石门关其上部开阔的谷地便是他们祖先住过的地方,"祖训"不能入内,否则会遭灾。石门关是黑竹沟的腹地,曾有不少探险队历尽艰辛,最终也未能深入石门关这块险恶地带。 当地有"猎户入内无踪影,壮士一去不回头"的传说。
纬度之谜
黑竹沟所处的纬度与百慕大三角以及埃及金字塔相似,探险家称为的“死亡纬度线”,黑竹沟内马鞍山主峰东侧,有一座海拔3998米的山峰,“金字塔”是黑竹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发源于北面的三岔河与南面的罗索依达河,就象“金字塔”伸出的两条玉臂,把整个黑竹沟区域的腹心地带紧紧环抱。黑竹沟“金字塔”不仅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而且是极为难得的观景台。
野人之谜
黑竹沟有野人之说,也是个谜。据说1974年10月勒乌乡村民冉千布干曾亲眼见到高约2米,脸部与人无二,浑身长满黄褐色绒毛的雄性巨物---野人,后来,当地群众曾发现野人的踪迹,当地人对“野人”的敬畏超过对山神的敬畏,称之为“诺神罗阿普”,意为“山神的爷爷”,许多人至今说到野人,仍然心怀余悸,黑竹沟有一个地名就叫“野人谷”。
幽谷奇雾之谜
黑竹沟由于山谷地形独特,植被茂盛,经常迷雾缭绕。据当地彝胞讲,进沟不得高声喧哗,否则将惊动山神,山神发怒会吐出青雾,将人畜卷走,考察者分析,人畜入沟死亡失踪原因,迷雾造成的可能性很大,人进入这深山野谷由于地形不熟,很难逃脱这死亡谷的陷阱。当地有一顺口溜“石门关,石门关,迷雾暗沟伴保潭;猿猴至此愁攀援,英雄难过这一关。”一旦深入其中,会把你包围,把你吞没,这里的雾为什么这样变幻莫测?为什么会导致伤亡?雾气会不会含有其它成分、这有待人们去研究。
动植物之谜
黑竹沟内有多种世界稀有动物。其中以黑白相间花纹成条状的大熊猫和另一种黑白相间呈圆状花纹的“花熊描”为稀有中之稀有。科考队考察时,经常见到各种野生动物,晚上露宿时,都得做好严密的防范措施,但这里的大熊描经常跑到彝家山寨吃牛、羊和猪,大熊猫的食性变异有待专家去研究,这里曾有黑豹被捕捉,据说也是亚洲第一次发现黑豹,沟内还有许多活动和未被人们发现的稀有野生动物,都有待动物专家去揭示。
总之,黑竹沟的风景名胜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一块“风水宝地”,是一个天然博物馆,是动、植物王国,特别是中、高山地区基本没受人为的干扰和破坏,是一个保存较好的自然基因库,要深入研究它,揭开它的秘密,就得涉及地质,地貌、气象。水文、生物、文化和历史等各类学科。
杜鹃池传说
当地彝族说, 公母两个杜鹃池分居两地,只能遥遥相望,而不能走近对方。如果要听到公、母杜鹃池都发出呜呜的哭声,那么不管一开始是多么晴好的天气,就要马上开始变阴,接着就会下雨。人们便会开始猜测,这莫非是一对被逼分居两地的情人或者是夫妻所化,心中有无数怀念之情,冤屈之意无处诉说,便祥托这自然界的风和雨?然而,每当人们询问当地人,问这公、母杜鹃池究竟是怎么回事时,他们便总是摇头说不知道。是果真不知内情,还是畏惧于某种自然的神秘力量而不敢吐露只言片语?我们都无从得知。
交通及路线
交通
黑竹沟景区离成都246公里,乐山144公里,峨眉山114公里,距峨边县城63公里。
自驾:从成都沿成乐高速公路直达乐山市,之后沿丘陵驶约50多公里到峨边县,再沿成都-西昌公路前行到黑竹沟镇上山进入黑竹沟景区,全程约300多公里,前面的路均较好走,进入黑竹沟镇后的山路目前(2003)为碎石土路,比较难行驶。
乘车:可在成都新南门车站乘车到峨边县后转车前往黑竹沟镇,上山没有班车,只能包车或搭乘便车。
门票情况:黑竹沟景区门票50元。
徒步行程路线
第一天成都-乐山-峨边-611林场(约308公里)。
从成都沿高速公路赴乐山,后前往峨边赴黑竹沟镇,住黑竹沟镇。
第二天黑竹沟镇-611林场-公路尽头(徒步28-32公里)。
第三天611公路尽头-神涛林-2号营地HB3650M。
这一段都是沿着简易栈道(这条简易栈道是近几年为旅游而建的)前进。林中,寒气、雾气、湿气随时袭身,2号营地距林区公路的尽头大约10公里。2号营地是建在第四纪冰谷内的简易木棚,易在此扎营,当天行程20公里。(提醒:徒步流汗时不要轻易脱衣或停下来休息太久,以防感冒。)
第四天2号营地—杜鹃花海—马鞍山主峰—2号营地 从2号营地出发,经过一片原始森林,抵达大草坪,由此进入杜鹃林,穿越过杜鹃花海后沿马鞍山西南山脊冲顶,主峰海拔4288米,当天行程20公里左右。
第五天2号营地-阴阳界-古基河口-石门关上方(徒步约22公里,经狐狸坪钻密林下坡到古基河口。)
第六天石门关上方-石门关-“川”字瀑布-石门关上方扎营地-616林场二工段-黑竹沟镇(徒步约30公里左右)。
“石门关,也是传闻最恐怖、最凶险、令很多探险队望而却步的地段。
古基河口已有林区公路穿过,但这里已是路的尽头。从这以下为近千米深谷,只能在急流的沟谷内迂回前进,有时谷内还会莫名地涌出一阵阵浓雾。(注释:虚张声势的雾气配以之前的种种传说往往是探险者撤退的重要原因。)
第七天黑竹沟镇-峨边-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