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84年在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举行。
这是冬季奥运会第一来到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击败日本的札幌和瑞典法伦/哥德堡获得第十四届冬奥会的举办权。南斯拉夫国民对这次冬奥会来到萨拉热窝非常重视,以极大的热诚欢迎各国运动员。当时没有任何人预料到,几年后,这座美丽的城市会陷入战争的火海中。东道主运动员弗兰柯(Jure Franko)在大回转比赛赢得一枚银牌,成为南斯拉夫历史第一位获得冬奥会奖牌的运动员。
申请主办本届冬奥会的除萨拉热窝外,还有瑞典的耶特堡(哥德堡)和日本的札幌。最后,萨拉热窝获得了国际奥委会大多数赞成票,成为这次盛会的主办地。
萨拉热窝建于1263年,是南斯拉夫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和国首府。该城周围山峦起伏,积雪长达半年,有时虽是5月时令,山上仍有雪花飞飘。近些年来,它又以多次举办世界性比赛(如第3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1983年世界杯滑雪赛等)闻名于世界体坛。1978年,在这里被选为第14届冬奥会会址后,南斯拉夫着手开展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新建了奥林匹克村,整修和扩建了科舍沃体育场及相邻的泽特拉体育馆,以及其他比赛场地。筹委会的出色工作,受到各国好评。
参加比赛的有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1490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274名。首次参加的有波多黎各、维尔京群岛、塞内加尔、摩纳哥和墨西哥。其中维尔京群岛派出的惟一选手是一名黑人,这也是冬奥会第一次有黑人选手参加。
本届比赛项目增加了1项女子20公里越野滑雪,使原先的38个单项增至39个。
北欧两项 冰球 冬季两项 高山滑雪 花样滑冰
速度滑冰 跳台滑雪 雪车 雪橇 越野滑雪
萨拉热窝建于1263年,是南斯拉夫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和国首府。城周山峦起伏,积雪长达半年,有时虽是5月时令,山上仍有雪花飞飘。这座名城,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地,又是南斯拉夫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反击法西斯的光荣城市。近些年来,它又以多次举办世界性体育比赛,(如第三十二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1983年世界杯滑雪赛等闻)名于世界体坛。
会徽体现了萨拉热窝地区传统刺绣技艺的特征,以雪花的象形图案为中心,并在上方辅以奥运会会徽。这一图案在海报上同样有所体现。
【主词条:武科】
1984年萨拉热窝冬季奥运会吉祥物武科(Vučko)是一只勇敢无畏的狼。它到世界各地宣传奥运,武科通过或微笑、或惊恐、或严肃的丰富面部表情赋予狼更加友善的一面,甚至改变了人们对这种动物凶猛的固有印象。
奖牌正面由一片雪花和奥运五环组成,并刻有“XIV Zimske Olimpijske Igre-Sarajevo 1984”的字样。奖牌背面是一个头戴桂冠戴的运动员。
第十四届冬奥会于1984年在前南斯拉夫萨拉热窝举行,南斯拉夫发行了3套共18枚邮票和3枚小型张,邮票图案为当地风光、场馆与比赛项目,小型张图案为会徽、火炬和圣火传递。
本届冬季奥运会组委会还与夏季奥运会洛杉矶组委会联合发行了友谊纪念章,这在奥运史上是第一次。
1984年1月29日,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后,搭乘汽车和飞机经由安兹拉维扎抵达雅典,随后飞往杜布罗夫尼克。
1984年1月30日,圣火进入南斯拉夫领土,随后兵分两路,一路向东,一路向西,最后于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会合。
为了尽可能广泛地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当地共举行了89场圣火传递活动。用于传递的火炬均由主火种点燃,然后分火炬被带往各地的冬季运动圣地和运动中心。共有7500人参与到了本土圣火传递当中。
本届冬奥会的火炬采用木材和金属制成,棒体为金色和银色,手柄顶端的底座上刻有“Sarajevo 84”字样以及设计方美津浓的徽标。
第十四届冬季奥运会于2月8日下午2时半正式开幕。55000名观众冒雪参加了开幕式。萨马兰奇参加了大会。开幕式上,由前南斯拉夫女子花样滑冰冠军,21岁的桑-杜布拉夫奇克点燃了主体育场火焰。前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主席米卡·什皮利亚克出席并宣布大会开幕。2月19日晚上8时,本届盛会降下了帷幕,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对前南斯拉夫对本届冬奥会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冬季奥运会是60年历史上开得最好、最精彩的一届”,并代表国际奥委会授予本届组委会主席希兰科·米库利奇一枚奥林匹克金质勋章。
开幕式在科舍沃体育场举行。赛区较为分散,越野滑雪、现代冬季两项、跳台跳雪等在伊格曼山;高山滑雪,男子项目在贝利亚什尼女子则在贾哈里那;雪橇比赛在离市区最近的特雷贝维奇山;滑冰、冰球在泽特拉体育中心。
由于风雪交加,本届冬奥会的速滑比赛受到一定的影响,无一人突破奥运会纪录。在男子500米赛中,前苏联名气不大,21岁的谢尔盖-福基切夫战胜了日本名将黑岩彰满,获冠军。前苏联19岁的伊戈尔-马尔科夫在5000米比赛中,因经验不足,败给瑞典名将斯-托马斯-古斯塔夫松。但在10000米比赛中,马尔科夫战胜了古斯塔夫松,终于取得了金牌。加拿大的盖坦,鲍彻在1000米、1500米项目中战胜了世界纪录保持者前苏联的谢尔盖-赫列布尼科,获两项金牌。
前民主德国在本届的女子速滑中取得了空前的成绩,包下了全部4项冠军。其中,上届500米金牌获得者,23岁的卡琳-恩克在1000米、1500米赛中两次夺冠,并以2分03秒42的成绩创造了1500米世界纪录,这是本届速滑比赛中惟一的新纪录,恩克还在另两项比赛中获两枚银牌。她的队友克里斯塔-罗腾布格尔获500米金牌,安德烈亚-舍内获3000米金牌。
在泽特拉体育中心举行的花样滑冰比赛中,身高仅1.59米的美国25岁的斯科特-汉密尔顿,以精彩的表演获男子单人滑冠军。前民主德国18岁的新星卡塔丽娜-维特获女子单人滑冠军。英国驰名世界的选手杰恩-托尔维尔和克里斯托弗-迪安以优美的舞姿获冰上舞蹈冠军,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为他们颁奖。
在越野滑雪赛中,瑞典夺得三项冠军。上届15公里冠军,28岁的老将托马斯-瓦斯伯格,这次夺得50公里桂冠.22岁的年轻滑雪选手贡德-斯万在15公里中取胜,首次获奥运会冠军。瑞典还获接力赛冠军。上届3枚金牌获得者,前苏联的尼古拉-齐米亚托夫这次只获30公里赛金牌。
在女子滑雪比赛中,芬兰28岁的玛尔娅-利萨-海曼莱宁成了大会的新闻人物,这名赛前名气不大的选手,首先在其主项10公里赛中获金牌,接着在5公里赛中夺冠,随后又在首次列人的20公里赛中成为该项的第一个奥运会女冠军,她还在接力赛中获第三名,共获3枚金牌和1枚铜牌,成为冬奥会滑雪史上第一个取得这样成就的女选手。
美国在男女高山滑雪赛中,囊括全部金牌。威·约翰逊获男子快速降下金牌,菲·马尔获男子回转障碍赛冠军,戴-阿姆斯特朗夺得女子大回转障碍赛桂冠。
本届比赛项目增加了女子20公里越野滑雪一项,其余与上届相同。2月9日,各项比赛陆续开始,但风雪交加的恶劣气候有时使个别项目被迫推迟,成绩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男子速滑无一人突破冬奥会纪录,与气候不无关系。女子速滑取得了较好成绩,民主德国选手包揽了全部4项冠军。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上届500米冠军获得者、23岁的恩克,她在1000米、1500米赛中两次夺冠,并在1500米赛中以2分3秒42的成绩创造了本届速滑中惟一一项世界纪录。
在越野滑雪比赛中,瑞典共获得15公里、50公里和接力赛3枚金牌。不过,本届惟一独得3枚金牌的运动员是芬兰的“越野滑雪女王”海迈莱伊宁。她已年满28岁,但身体素质好,意志顽强。前两届奥运会成绩不佳,仅分别获第22和28名。这届冬奥会她奋力拼搏,在10公里、5公里、20公里比赛中连续夺魁,是冬奥会滑雪史上第一个取得如此成就的女选手。
美国在男子快速降下、小回转和女子大回转中夺标,共获3枚金牌,这是美国在滑雪比赛中成绩最辉煌的一次。美国人得意忘形地说,我们为欧洲人作了一次出色的表演。
泽特拉体育中心的花样滑冰和冰上舞蹈,是一次精彩表演,是冰上运动爱好者的一次艺术享受。男子单人滑冠军是美国的汉密尔顿,他优美流畅的动作,使观众的心随之一起跳动,一起旋转;英国冰上舞蹈运动员托维尔和迪安是本届冬奥会的明星,他们精彩迷人的表演把观众带入了梦幻般的境地。两人在比赛中获得了所有裁判员给予的艺术分满分,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本届冬奥会期间,国际奥委会于萨拉热窝举行了第87次全会,决定从下届起,会期由12天延长至16天;还决定将冰壶、技巧滑雪和短道速滑列为下届表演项目。
本届大赛的特点是新手不断涌现。除冰球外,获得38枚金牌的全部选手平均年龄仅23岁。加拿大冰球队以4:2战胜上届冬奥会冠军美国队,获得本届冰球冠军。冬奥会39枚金牌落入11个国家运动员之手,其中获金牌第一的是民主德国,金银铜牌依次为9、9、6枚;第二是苏联,金银铜牌依次为6、10、9枚;美国第三,金银铜牌依次为4、4、2枚;中国仅得团体总分5分,排在第23位。
中国运动员是第二次参加冬奥会,37名选手参加了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越野滑雪、高山滑雪、现代冬季两项等5个项目的比赛。由14人组成的中国台北队也参加了本届冬奥会。这是海峡两岸中国选手第一次同时参加奥运会。
名次 国家或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计
1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9 9 6 24
2 苏联 6 10 9 25
3 美国 4 4 0 8
4 芬兰 4 3 6 13
5 瑞典 4 2 2 8
6 挪威 3 2 4 9
7 瑞士 2 2 1 5
8 联邦德国 2 1 1 4
9 加拿大 2 1 1 4
10 意大利 2 0 0 2
11 英国 1 0 0 1
12 捷克斯洛伐克 0 2 4 6
13 法国 0 1 2 3
14 日本 0 1 0 1
15 南斯拉夫 0 1 0 1
16 列支敦士登 0 0 2 2
17 奥地利 0 0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