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无锡留青竹刻),江苏省无锡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早期无锡留青竹刻以精刻摹缩金石文字为主,其次是镌刻名家书画。无锡竹刻家通过运刀的深浅利涩,将书画的神韵笔意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气韵高古,清新俊雅,显示出浓重的文人气质。
2006年,“无锡留青竹刻”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7日,无锡留青竹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46。
无锡留青竹刻的品类有百指、供纸、台屏、挂屏、折扇、简册、楹联、器皿、摆件。
无锡留青竹刻的主要技法有阴文浅刻、毛雕、留青浅刻、薄地阳文、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
无锡留青竹刻是江南竹文化的精华。无锡留青竹刻艺术由实用竹制品脱胎而来,以文人雅士、书画艺术家为主要受众,渲染清淡雅致、天然本色的文化氛围,寄寓超逸高迈的文化情操。
无锡留青竹刻的代表性作品有留青浅刻《山水笔筒》、阴文浅刻《吴昌硕书画扇骨》、留青浅刻《骏马图臂搁》、留青浅刻《金文臂搁》、浮雕《蔬果摆件》、阴文浅刻《张大千书画扇骨》、留青浅刻《雨后春笋臂搁》、透雕《梅竹扇骨》、浮雕《秋蝉》、留青浅刻《樱花小鸟》、浮雕《丰收》、浮雕《清纯》、留青浅刻《兰亭集序》、留青浅刻《新篁》。
无锡留青竹刻在设计和制作理念上主张“以画法刻竹”,即用中国传统书画的构图法则来设计竹刻品的画面布局,挂屏、臂搁可看作中国书画中的立轴,扇骨、镇纸可看作屏条,而笔筒图样拓展开来,则可看作横披、手卷或通景屏一类。竹刻的款识和钤印格式也与书画别无二致。留青浅刻的人物肉体裸露部分常用阳文线刻手法来处理,线条挺括、流畅、精美,这和国画中的工笔线描相近。在阴文浅刻中,竹刻艺人则用刀痕的深浅,起底的平糙起伏、生涩圆润来表现中国水墨写意画和中国书法的笔墨韵味。
传承价值
无锡留青竹刻作品生成之初就是文人书案、画桌上的实用物品之一,具有实用价值。无锡留青竹刻与无锡的文学、书画艺术有着水乳交融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无锡留青竹刻艺人创造出适合表现不同题材的各种雕刻刀法,使得无锡留青竹刻技艺具有独特的工艺价值。无锡留青竹刻显现着中国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具有文化交流价值。
传承状况
无锡竹刻从业人员日渐稀少,主要的艺人仅有4位,没有专项财政资金扶持,生存发展较为困难。圆雕、浮雕、透雕等高难度技巧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导致这项传统工艺后继乏人。如不加以保护扶持,无锡留青竹刻势必走向衰亡。
传承人物
乔锦洪,男,1947年生,江苏省无锡市,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无锡留青竹刻传承人。
保护措施
无锡巿民间艺术博物馆自筹资金保留了2名竹刻艺人,使其免于流散。无锡留青竹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乔锦洪创办了“梁溪竹友”艺术沙龙,恢复了“双契轩”竹刻工作室,为竹刻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切磋无锡留青竹刻技艺的场所,构建了传承、弘扬无锡留青竹刻艺术的平台。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无锡市民间艺术博物馆获得“竹刻(无锡留青竹刻)”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竹刻(无锡留青竹刻)”项目保护单位无锡市民间艺术博物馆评估合格。
衍生作品
2012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中文国际频道,先后在无锡拍摄专题片《手艺•竹刻留青》和《留住手艺• 留青竹刻》两部纪录片,通过现代媒体将“无锡留青竹刻”广泛传播。
重要活动
2013年12月,在成龙电影艺术公园内的龙庭文化会所,澳洲百合谷酒庄联合“留青竹刻”传承人乔锦洪老师共同为“龙庭”定制用酒揭幕,同时,双契轩“留青竹刻”精品展也在这个中国首家以保护非遗为主题的会所举行。
留青竹刻是竹刻之一种,因其留用竹子表面一层竹青雕刻图案,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故名“留青竹刻”。
无锡竹刻历史久远,技法多样,风格清雅古朴,别具特色。早在明代,无锡(江阴)籍竹刻家张希黄即创立留青浅刻山水技法,在中国竹刻史上起到了垂范后世的作用。清代,竹刻工艺在无锡地区流传不绝,产生了许多重要作品。1915年,无锡籍竹刻家、金石家张瑞芝在无锡市中心复兴路开设双契轩艺坊,由吴稚晖题匾。经过长期发展,无锡竹刻由阴文浅刻发展到留青浅刻、薄地阳文、阳文糙地等多种刻法,以精细、古雅、秀丽的艺术特色蜚声于沪宁沿线。
1949年后,无锡竹刻技法从原先的浅刻向浮雕、透雕、圆雕发展,逐步形成留青浅刻与浮雕、透雕、圆雕熔于一炉的独特方式,在以留青浅刻为主的江南竹刻艺苑中独树一帜。无锡双契轩的竹刻家均工书善画,通诗能文,在实践中创造出了一大批传世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