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器(北京料器),流传于北京市的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北京料器制作对艺人的要求较高,它以低熔点的琉璃为原料,不用模具,也没有图稿,全凭镊子、剪刀进行手工操作,一次成形。料器制品质地莹润,做工精细,色彩斑斓,玲珑剔透。
2008年6月7日,料器(北京料器)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84。
北京料器是流传于北京的一种琉璃艺术。清代康熙年间,皇帝命工部在北京琉璃厂设置御厂,制造料器供奉内廷,时称“官料”“御琉璃”。清王朝衰落后,料器制造由宫廷转入民间,形成浓郁的北京特色。
造型设计
北京料器的造型是在三维立体空间中,以形态为语言塑造形象的艺术。其特点:一是实体性,与其他造型艺术不同,料器塑形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它有强烈的质感,能够激起观者的可触摸之感;二是单纯性,不像绘画那样可以表现广阔、复杂的环境或毫发毕现的细部,它要求在造型、线条、空间处理上要单纯、凝练;三是静态性,料器塑形时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瞬间,以动作、表情的造型表现一定的动势、性格和思想感情。
色彩搭配
在色彩的选择上,宫廷与民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使用规制。从清代留存下来的料器实物也可以看出,比如黄地套绿料瓜形盒属小件玩赏之作,当文房器物用。器胎呈扁圆甜瓜形,用淡黄色料制成,胎外套绿色透明料,做出花叶形状,覆在盒体上。从用色,造型尽显出皇家工艺制作技艺的精湛。这个盒是由清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烧造,其胎仿天然玛瑙黄色,不透明,花叶装饰则以透明绿色为主,二者质感上既有对比,又有色泽上的协调,给人一种淡雅脱俗之感,而黄色是皇家独享的颜色。在宫廷用色中,黄色是至高无上的,其次是紫、红、绿、蓝。总体而言,皇家色彩特征都是宁静、典雅、统一,较少选用浓艳的色彩进行搭配。
现代北京料器作品的色彩选择没有什么颜色使用禁忌,只要搭配合理、丰富多彩、满足人们对于色彩的审美需求即可。料器艺人常用黑、白、红、黄、蓝、绿、茶褐等10余种颜色,并进一步利用这些颜色调出各种深浅不同,混合的中间颜色,然后大胆、夸张地运用在作品上。
北京料器的制作工艺分为化料、灯工成形、退火三道工序。工作时手艺人用各色料棍在灯火上烧烤,待软化后迅速捏塑,使用简单的小工具如镊子和剪刀进行拉、粘、铰、拽等,全靠手艺人的经验和技术塑造出形态各异的作品。制作时需要胸有成竹,一气呵成,既要把握材料的软硬度,还要控制火力的大小、温度的高低,是非常难的一门技艺。
北京料器是循序渐进的一门手工艺,必须在40分钟内完成,如果超时,就会发生崩裂。技术的高低就体现在这40分钟内。一般从较为简单的工艺开始学起,比如葫芦:第一步,烧一块料,擀成柱;第二步,拉腰;第三步,揪尖;第四步,烧圆;第五步,扎蒂。
在选材上由于服务对象不同,北京料器所表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并且呈现出雅俗共赏的艺术面貌。如清朝宫廷中服务于皇家贵族的料器产品,从造型到装饰题材的选择都具有严格的规范性。花鸟珍禽图、云纹、变形螭纹以及几何纹等装饰题材大量出现在宫廷料器的装饰上,显现出较强的形式规范。在故宫博物院有一只金星料天鸡式水丞,因为天鸡是传说中的神鸟、传说它居于东南桃都山大桃树上,也有传居于东海岱舆山扶桑树之上,率天下之鸡报晓。清乾隆时期,造办处曾制作出不同质地的天鸡形象,而水丞又是文房用品,案头摆放天鸡造型,具有统领天下的寓意。
人物题材是近年由邢兰香开发出的一个系列。除了有单纯的人物,也有组合人物。在她的作品中有一件《捣练图》,以料塑造出各种形态的仕女,惟妙惟肖。
运用民间故事为创作题材,也是北京料器的又一特色。在料器“邢”工作室”曾有过一套《老鼠嫁女》作品。一队行进中的老鼠,敲锣打鼓的、吹唢呐打旗的、搭花轿抬嫁妆的,好不热闹。这一题材又叫《老鼠娶亲》,来源于民间故事,说是一对老鼠夫妇让黄鼠狼为媒,将女儿嫁给了花猫,在迎娶的那天,老鼠们用隆重的仪式送美丽的女儿出嫁。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花猫吃掉了自己的新娘。
民俗题材也是当代料器的创作题材之一 。邢兰香曾创作过一件《连年有余》的作品,莲叶盆上,两个喜庆的娃娃,一个骑到了鱼身上,另一个手拿一枝莲花,欢快的场景营造出和合美满的气氛。
传承状况
北京料器从业者人数较少,只有一位工艺大师。由于技术难度大,学艺时间长,从艺者寥寥,这门传统民间工艺有失传之虞,亟待保护振兴。
传承人物
第一代 道光年间的料器艺人张琨,用山东产的“广料”和日本产的“洋料”烧制成面石和麻花针,他被公认为料器的鼻祖。
第二代 贾福来对料器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说他为了得到化料配方装成聋哑人去日本人的化料厂工作,因为能干逐渐进入机密部门,最终掌握了化料技术。
第三代 蒋文亮、蒋文奎以做工细、活全著称,做料花更是技高一筹;汪福擅做鸟兽;赵九皋在花市开设化料作坊,专制料棍;岳子元是集产销于一身的行家。
第四代 高延山、高峻、薛吉庆等流落到花市的民间艺人聚集到合作社,他们成为料器厂的技术骨干。
第五代 田文元、胡瑞成、陈德海等老艺人创造了料器的辉煌。
第六代 张亚男、邢兰香、方天佐得到了田文元、陈德海等人共同传授技艺,他们这一代人的技术非常全面。
第七代 刘宇、刘星在前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展现了当代料器的新风貌。
邢兰香,女,生于1945年,北京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料器(北京料器),申报单位为北京京城百工坊艺术品有限公司。她16岁进入北京料器厂,经三年严格学习后出徒。1976年,她在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深造后,又回到料器厂工作,在师傅的精心指导下,她掌握了较高的制作工艺,她的作品突破了传统设计理念,具有人物造型新颖生动、风格清秀、做工细腻等特点,其作品《张果老倒骑驴》《荷塘月色》等展现了北京料器制作工艺的新水平。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北京兰香双龙商贸有限公司获得“料器(北京料器)”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料器(北京料器)项目保护单位北京兰香双龙商贸有限公司评估合格。
社会活动
2018年11月22日,来自“北京市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的40位传统技艺传承人学员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区B517艺术空间进行传统技艺展演活动。活动上展示了北京料器技艺。
2019年8月23日,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初心、匠心、恒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新书发布会在第26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E2童书馆第一活动区举行。活动上展示了北京料器作品。
北京料器起源于何时,尚不得而知,但远古时,已有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的传说,古籍中亦有“销烁五石,铸以成器,磨砺生光”之记载。两千多年前的“中山王”古墓陪葬品中,就发现有琉璃碗和料器珠子。
北京是元、明、清几朝的都城,各种工艺匠人云集,也是料器的主要产地。据民间传说,明朝时,有一位广东张姓秀才,赴京应试,屡试不第,衣食无着。一天闲逛,偶拾一只残破的料镯,无意中在火上烧烤捏拽,竟烧制成宝石般灿烂夺目的石头,便把它送到银楼去碰运气,果然被当作首饰料收购。从此张秀才再也不进考场,买点“广料”,专门做起了首饰石头。
清代时,北京的料器业已经十分发达。康熙年间命工部在琉璃厂设置御厂,派官员监制玻璃和琉璃制品(“玻璃”者,即料器,非今日之玻璃),专供内宫玩赏,时称“宫料”“御琉璃”。
辛亥革命后,江朝宗曾出资兴办“北京光明玻璃料器厂”,数年后因销路不好而倒闭。
20世纪30年代料器行有两家,一家是蒋文亮先生的“志源号”,一家是汪福长先生的“长丰号”。
20世纪40年代,近百名料器匠人集中在北京花市一带开设作坊,这些民间艺人生产了烟嘴、帽珠、钮扣等料器实用品。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恢复濒临灭绝的手工艺。1960年,北京料器厂成立,当时汇集了老艺人陈德海、胡瑞成、田文元等,他们的作品常被作为国礼馈赠国际友人。北京料器日益发展,声名远播。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料器厂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煤气技术和材料配方,产品远销海外。
20世纪70至80年代,这20年是北京料器最辉煌的时期,大量精美之作相继问世,到当下都无法仿制。80年代末期,北京料器开始衰败,1992年北京料器厂倒闭。当时,近800名熟练艺人,他们或退休或转业,最后仅剩下邢兰香一人还在从事料器工作。当时她在一家美国公司做技术总监,一直没中断料器制作。在她的主导下,彻底扭转了料器做工低劣的局面,还提出了“私人定制”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