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村即事》是元代诗人周权创作的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写山村与世隔绝,一尘不染。颔联写野鹤僧人,超然物外。颈联写竹树梅花,秀丽清香。尾联写人物,志趣相投。全诗语言优美,意境幽深。表现了作者鄙薄世俗,甘居林泉的思想感情。
寒翠1飞崖壁,尘嚣2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3云。
竹色溪阴4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5总成文。
1、寒翠:指松柏一类树木,这里喻指瀑流。
2、尘嚣(xiāo):尘世的纷扰、喧嚣。陶潜《桃花源记》诗:“借问游方土,焉测尘嚣外。”
3、石阑(lán):栏杆状的岩石。
4、溪阴:溪的南岸。
5、闲话:指与世道无关、与人事无关,只是一些平平常常的生活话语。
岁寒不凋的松柏,像腾空而起的蛟龙,飞落在悬崖峭壁之上,这里与喧嚣繁闹的尘世分成了两个世界。仙鹤在着雨的松径里缓缓行走,僧人倚在石栏边目送着天上的流云。在清溪的南边,摇曳着竹影,曲折的溪水边暗送着梅花的幽香。山村里的老人邀请我去做客,谈论的虽为平常家事,但却是人世离不开的话题。
周权早年不得志,延祐六年(1319)游京师,受知于翰林学士袁桷,荐为馆职,未获批准。后回江南,专心词章,此诗可能就作于此期间。
周权(生卒年不详),字衡之,号此山。处州(今浙江丽水)人。尝游京师,以诗贽翰林学士袁桷,桷很看重他,推荐他为馆职,但被报罢。之后周权诗名日起,唱和日多。为诗取法苏、黄。无轻靡之习,有从容之风,简淡和平,含蓄多致。有《此山集》。
诗首联二句,写出山村与世隔绝,不染红尘的清雅幽深。“翠”而日“寒”,可见是松柏一类岁寒不凋、象征高洁之士的树木。一个“飞”字,化静为动,续以“崖壁”,极显松柏天矫如龙,身处悬崖峭壁而更傲岸挺拔的风姿。这“寒翠”之木,自然也是诗人耿介人格的自我写照。在山崖之外,便是尘嚣鄙伪之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今日脱彼人此,真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悦。
颔联续写山村中所见之景,表现一种悠然自得的萧散情趣。鹤缓行曲径而不飞,动中有静;僧倚石栏目注流云,静中亦有动。“松径雨”之“雨”,未必是实写,极可能是用王维《山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意,状山林之苍翠欲滴。“僧倚云”则令人想到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闲爱孤云静爱僧”一语。而“石阑”亦可以推断是天然形成的栏杆状山岩。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一联,清丽优美,活色生香,王维、孟浩然“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佳句,可谓嗣响有人。所以顾嗣立《元诗选·周权小传》说“衡之句法,实多可观”,并举此联及其他一些句子为证。清溪南修竹曳疏影,曲岸后梅花传暗香,加之鹤行其下之松林,岁寒三友全都萃集诗中,令人生出“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之感。
最后二句,从景物转到山村中的主人与客人。“山翁”可能是隐居岩林的高士畸人,也可能是躬耕山村的淳朴老农,不管是哪种人,不管他们僻居深山是有意还是无意,在诗人心目中,他们都是归真返朴的体道者。他们邀请偶入此中、赋性与之相近的诗人饮酒,不须谈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不须谈什么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这平凡闲话,便是世间至文,斐然成章。一个“总”字是全诗唯一的虚字,却最实在地表达了诗人企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返朴归真的情愫。可以想象,诗人会像陶渊明那样与山翁一醉方休,吟出“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元诗多以唐人为宗,是对宋诗的反拨,所以颇有风神秀朗之作,此诗便是学唐而深有所得者。
元·陈旅:简淡平和,无郁愤放傲之色。
元·欧阳玄:无险劲之词,而有深长之味;无轻靡之习,而有春容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