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庙由北座观音庙、中座(主体)武当行宫以及清嘉庆年间加筑的南座文昌宫组成并列的三座建筑群体。现建筑呈清代风格。
占地面积965平方米。
各庙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山门和大殿均硬山顶三花风火山墙。山门面宽三间、大殿面宽、进深皆三间,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木构梁架结构。三庙有横门相通,通道隔一弄,南弄题“奎光”。北弄题“斗曜”。三庙六条屋脊上,分别饰有陶塑花脊。
其以多种古典戏曲和古老传说内容为题材,塑造了众多人物、山水、花卉、鸟兽和珠宝等,釉色鲜明,形象生动,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为清光绪十四年重修时,署名文如璧精心制作的艺术珍品。特别是武当行宫山门屋脊的两龙争珠,栩栩如生。屋脊还保留部分清咸丰三年塑造的石湾陶瓷装饰,为现存于建筑上石湾陶塑之最早者。五光十色的花脊,使这几座古庙显得雍容华丽,气势磅礴。武当行宫门前置石狮一对,连座高2米。为明末清初石雕,刀法古雅凝练,形态威武传神。山门前石檐柱刻有一副以工整楷书书写的对联:“五马环回,玉镜水通圣井水;三峰鼎峙,龙坡山接武当山”。次间石雕虾弓式攀间梁上各置了小石狮一头。在檐柱与山门墙之间,饰有两组镂金横梁木雕,每组为三条横梁架木组成,合长3米。皆为高浮雕人物。一面为“瓦岗寨”故事,一面为“西辽国”故事。雕工极其精细。背面刻有花木鸟兽,并刊有“广州时泰造”字样,为光绪十四年所制。观音庙山门檐廊结构、木雕与武当行宫略同。其檐柱联为:“法宇配龙坡,仿佛普陀气象;莲台朝玉镜,依稀西竺规模”。三庙山门檐廊墙上画有多幅壁画。山川人物,维妙维肖。“竹林七贤”,令人叫绝。遍布的艺术装饰。令祖庙外貌更显富丽繁缛,典雅华贵。武当行宫大门额上悬挂一块珍贵楠木镂花竖匾,上镌“武当行宫”四个隶书贴金大字,字体端庄浑厚。门两旁有一副转录苏东坡作品的木刻对联:“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语气幽默。山门金柱上横悬一巨型匾额。正楷书:“天枢星拱”。为咸丰年间顺德翰林游显廷题。内墙壁画琳琅满目。大门顶墙上一幅水墨双龙。画面仅现龙头、龙尾和部分身腰,在苍茫云水间呼啸翻腾。三庙天井院落两旁的“女儿墙”上均饰有各长6米精巧逼真的陶塑、灰雕。内容有“三国故事”、“梁山人物”、“韩熙载夜宴图”、“郭子仪祝寿”等。其中武当行宫内的装饰手法更为奇巧:在灰雕的背后以玻璃镜垫底,在阳光照射或雨水冲刷下,闪闪发亮,使灰雕的山水人物故事,更具华丽色彩。三庙天井皆为麻石铺砌。天井庭栏及上大殿石级护栏上均有明代“三羊启泰”、“麟吐玉书”、“双凤朝阳”等祥瑞画面的石浮雕,其雕刻玲珑工巧、刀法古雅。武当行宫天井靠近大殿石级左下方有水井一口,石井栏上刻有“金沙圣井”四字。相传此井井水清冽不涸。香客到此大多恭饮一杯,以求消灾除病,延年益寿。其石柱有联曰:“肄水钟灵,金沙浩瀚流金阙;众星环拱,玉镜玲珑照玉虚”。观音庙天井联曰:“画栋增辉,金莲座换金沙井;慈云远布,玉腋脂流玉镜台”。祖庙三大殿皆庄严肃穆,但其建筑却各有特色。武当行宫两石檐柱上之木梁枋及其雀替均三面雕刻着各式祥瑞画面,梁枋至屋檐置十二座大型莲花托斗拱。使大殿显得极为富丽华贵。檐柱刻一联:“阳马纳乾光,仙掌远分元岳秀;灵臇盘坎水,众星环拱帝辰尊”。观音庙大殿前檐廊梁枋上更独具匠心地设置一长2.3米、高0.98米、宽0.16米之大型驼墩。梁枋及驼墩亦通体镂刻各式祥瑞画面。这又令大殿显得纤巧细腻。其形制、结构、手法颇具地方特色。柱联为:“坡岭势嶙峋,仙石数卷,幻作普陀岩里地;云桥波浩渺,慈航一叶,渡来水月镜中天”。文昌宫大殿前檐柱楷书对联为1985年补刻,秦咢生书。右为:“肄水涌文澜学海无涯冲碧浪”;左为;“玉衡司桂籍蟾宫有路步青云”。祖庙还藏有石碑数通。其中《重修华山寺复建地藏殿记》,刻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其为华山寺地藏庵的变迁过程及当时的风俗民情,提供了详尽的史实,颇具历史价值。祖庙修建以来,已历七百余年。自光绪以后,多年失修。庙前照壁、牌坊、庙侧“景福”戏台等,均已被毁。原庙内神龛神像及一应祭祀器具,亦已无存。鉴于其在建筑、艺术、历史上的重要价值,1983年、1989年分别被三水县、广东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胥江祖庙在三水芦苞镇北郊。始建于南宋咸淳四年(1268),为三水最古老的寺庙建筑。历经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葺,特别是清嘉庆十三年至十四年(1808—1809)和光绪十四年(1888)的重修,更使这座庙宇瑰丽多姿,成为一座艺术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