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家人来说,猪浑身上下都是宝。杀完猪以后,主人家会拿出最后的一部分精心烹制现场请大家一起品尝,剩下的就会该卖的卖,该做腊肉的做腊肉,猪血还要做成猪血豆腐,猪大肠、小肠、心肝肺等全部都会用来做成最好的过年菜。主家是把猪蹄、猪臀肉、五花肉、大骨、猪血等稀有上好肉品作为主料来大方待客,并且用山里特有的野味作为配料,比如山药、魔芋、香菇、糯米等,还有山里人家做的豆豉、豆腐干、血豆干等一起烹制,做出了色香味美的菜肴。
庖汤宴是在原来传统的席基础上演变而来,整个宴席一共有28道,其中凉菜8个、6个炒盘、6个大碗蒸菜、6个小碗蒸菜、1个咸汤、1个甜汤。结构上讲究荤素各半、干鲜搭配、蒸炒交替、咸甜兼顾等。一个席上28个菜,而且大多数是肉菜,卤的卤、腌的腌、蒸的蒸是炒的炒,每一道菜都是精心烹制,庖汤会上菜讲究先凉后热、先炒后蒸、先咸后甜的顺序。
一、凉菜
1、血粑粑
在杀年猪的时候都会出现农家自制的“黑暗料理”—血粑粑,猪血、豆腐、猪肉、调味料、烟、时间的完美融合。接上热腾腾的猪血,选刚杀的年猪,五花肉最好,将其切成肉丁和条状;刚打好的新鲜豆腐碎渣,传统的香辛料搅拌在猪血里混合揉捏,做成馒头状,拿起来不散时挂在火塘口上让烟火熏干,至少得半个月,熏得时间越长,腊香味越浓,熏制好的血粑粑外黑内红,切成片后无论是蒸,凉拌或是加上酸辣子炒,都有鲜香柔嫩的味道,堪称上乘的特色美食。
2、香菜卷白肉
蒜泥白肉卷,肥而不腻,开胃下饭。五花肉除了做回锅肉,盐煎肉,红烧肉以外,最令人回味的还是蒜泥白肉卷香菜,做法简单,但味道可不一般呢。经水煮断生、切片、卷片和凉拌而成,成菜香辣鲜美,蒜味浓厚,爽脆嫩滑。五花肉一向是中式菜的主角,将它放入清水中连皮烹煮,可使汤汁浓稠油亮,五花肉肥美多汁,用肉片将香菜卷成团,蘸着蒜泥酱汁送入口,就算多吃都不怕腻。
二、热菜
1、酸辣肚片
石泉临近鄂渝川,千百年来饮食文化的交流过程中,石泉人更喜酸辣,“三天不把酸菜吃,走起路来打窜窜”,石泉人这样形容对酸菜的喜爱。肚片和酸辣子的完美融合,不仅去掉了肚片的腥味,还使其更有口感,色泽艳丽、口味俱佳。
2、芹菜炒肉
芹菜炒肉是石泉人饭桌上最受欢迎的一道菜,庖汤会菜品中的芹菜瘦肉食材选自石泉本地,其肉质可口,绿芹清新,营养丰富、有润肺止咳、降火降压的功效,堪称为人间美味。
3、蒜苗回锅肉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炒的蒜苗回锅肉,香味能从我家飘到邻居家。夹起一筷,蒜苗和猪油交融的那种特有的香味立马就溢满了整个口腔,蒜苗和肉在舌尖的味蕾上来回跳动,越嚼越香。
4、莲藕蒸猪蹄
莲藕蒸猪蹄中的猪蹄富含胶原蛋白,可增加皮肤弹性;而莲藕含大量碳水化合物和丰富营养,能祛寒退热,补脾益血。猪蹄更是滋补佳品。它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含胆固醇。尤其是猪蹄中的蛋白质水解后,所产生的氨基酸之含量均与熊掌不相上下。经常吃莲藕能消食止泻、开胃清热、美容养颜,而猪蹄富含满满的胶原蛋白,能增强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它还有助于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减缓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速度。
5、萝卜蒸排骨
石泉萝卜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下气宽中、消食化滞、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的功效;猪排骨提供人体生理活动必需的优质蛋白质、脂肪,尤其是丰富的钙质可维护骨骼健康,其具有滋阴润燥、益精补血的功效;排骨蒸出来的汁和料均匀的渗透在排骨里面,打开锅盖,撒上香菜,清香扑鼻迎面而来,一道萝卜蒸排骨,口味独特,汤汁鲜香,肉质软烂。
6、粉蒸肉
粉蒸肉是广泛流行于陕南的传统名菜之一。以带皮五花肉加米粉和其他调味料制作而成。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肥而不腻、酱香突出、咸甜适口、回味无穷。粉蒸肉脂肪丰富,并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磷、钙、铁等微量元素和磷酯、烟酸等营养物质;有利于人体消化,便于吸收,是进补佳品。
7、豆豉蒸肉
豆豉蒸肉的豆豉是精选用当地的纯黄豆颗粒,采用秦岭深山的泉水沸煮,加入各种天然香料后晒制而成,是农家土特色的天然纯正口味。石泉豆豉含有丰富我们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豆豉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都是非常丰富的,并且还含有我们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蒸肉肥而不腻,鲜美软糯,这道菜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促进消化、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强脑力、降低血压、消除疲劳的保健功效。
8、盐菜蒸肉
盐菜蒸肉味道鲜美。肉质软烂,爽口而不腻人;盐菜不仅美味而且还有吸油的功能,五花肉会带着盐菜的清香,两者搭配真的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深受石泉人民和游客的喜爱。盐菜是石泉传统特产,不寒不燥不湿不热,被传为“正气”菜,而久负盛名。
庖汤会是陕南民间流传千百年的一种传统习俗。自明代以来,湖、广、川、粤、渝、皖等各地移民来此定居,这里便成为了移民集聚区。每逢年关杀过年猪,乡村人家用刚刚宰杀的新鲜猪肉设宴款待亲朋好友和邻里乡亲,有庆丰年、谢邻里、祝合和、祈未来之意。庖汤会的重点当然是“庖汤宴”。古汉语中,“庖”,是指厨师,庖汤,就是清水煮新鲜的猪肉,而且是大片的肥肉。演变到现在,就是指年关的杀猪菜。
2018年4月,“石泉庖汤会”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