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满洲龙化石”是产自中国的第一具恐龙化石,在我国恐龙发现和研究史中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享有“神州第一龙”的美誉。黑龙江满州龙属于鸟臀目·鸟脚类·鸭嘴龙科。
中国的第一只恐龙化石──满州龙。黑龙江满州龙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恐龙化石,有“神州第一龙”之称,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由于黑龙江水的长期侵蚀,沿江两岸的地层不断地被剥蚀,里面埋藏的恐龙化石就不断地被冲刷出来,暴露在江边的河滩上。当地的渔民发现了这些化石后非常惊奇,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粗大的动物。
早在1902年,骨骼俄国上校Manakin从中国东北黑龙江地区渔民手中获得一些化石,他认为这些骨骼是属于西伯利亚猛玛象的一部份,同时在阿尔穆河(今称黑龙江)地区提出汇报。
在1915年到1917年之间,苏联地质委员会指派B.X.Reningarten组织了一个初步考察队到这个地点进行探测。所有的发掘标本,包括一具不完整的鸭嘴龙类─满州龙的骨骼都运送回圣彼得堡(即列宁格勒)。这只满州龙被苏联古生物学者Riabinin在1925年命名为第一只中国恐龙。1984年装架陈列。
化石最早发现于中国黑龙江省嘉阴县城南西的渔亮子-小滚子沟一带。其主要特征为一大型的鸭嘴龙,体长10.5米,体高超过6.1米,嘴巴象鸭子是其最大的特征。
头骨低平,上枕骨及左右两鳞骨间的眶上部位向下凹入;下颌上有35列牙沟;肩胛骨直厚;坐骨末端不扩展;荐脊椎8个。该标本采自黑龙江省嘉阴县上白垩统渔亮子组,化石材料主要为下颌骨、颈骨、背椎、尾椎、肋骨、肱骨、胫骨、指骨等66块骨骼。
它属于素食龙,牙齿小而多,前肢细小而后肢粗壮。该恐龙骨架产于黑龙江省嘉阴县,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因其含有50%的真化石,在世界恐龙化石中占有重要地位,构成了地大逸夫博物馆的显著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