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忍则乱大谋,是汉语的一则成语。语出《论语·卫灵公》。
这则成语意指小细节上不能忍耐,就容易坏了全盘大计。它可充当单句的宾语,或作复句的分句,口语、书面语通用。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后人从这句话剪裁出“小不忍则乱大谋”作为成语。
《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如果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孔子的这段话堪称做大事者的座右铭。务实、忍耐、顾大局,这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正是有志于做大事的人必备的素养。巧言的人,喜欢吹牛,说大话,恭维奉迎,说空话,巧言是很好听的,让人听了舒服、上瘾,但容易中毒、上圈套、被骗,这种巧言是最会破坏正常的道德的。而人正是因为轻易听信了身边某些人的巧言说辞,或逞一时意气,或行妇人之仁,结果一念之差,在小的事情上没有克制自己,扰乱了原来的部署和谋略,致使功败垂成。忍耐是包容,也是决断,比如古时候有人手被蛇咬,中了蛇毒,如果不管的话,就会扩散全身而亡,所以就需要马上决断,断臂求生,这个时候就很需要勇气和忍耐力。
孔子自己就亲身实践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的主张。孔子在鲁国当司寇的时候,虽然只干了三个月,但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杀少正卯,就是因为少正卯言伪而辩,可以乱正。少正卯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孔子的学生也常常跑去请他讲,当时被他诱惑去了的也很多,所以有人指责孔子是为了报复而杀少正卯。其实少正卯属于写煽动性文章的那一类人,这类人的文章会鼓动社会风气,乃至影响整个社会,所以人的讲话、文章,如本身没有道德基本修养,便成为“巧言乱德。对于这件事,孔子认为一定要处理,否则成为姑息养奸,也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为宣扬自己的学说和政治主张、匡济天下而四处奔波,不仅要忍受风霜雨露和疏食饭水,还要忍耐来自社会各阶层的讥讽、嘲笑,甚至谩骂、诬陷和打击。但是他为民族,也为自己的信仰和志向而忍辱负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上下求索,终成影响中华两千年文明的儒家圣人。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孔子对名人成功之道的理论概括。所谓“大谋”即是“立志”,亦即根据主观与客观的实际情況来设计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在实现“大谋”的过程中,有顺境亦有逆境,有成功亦有失败。既要珍惜顺境,又要准备战胜逆境:既要力争成功,又要准备忍受人生一切苦难。“忍”字是心字头上一把刀。“忍”是闯过逆境、走向成功之路的关键。只有忍辱负重、具有坚忍不拔精神的人,才能闯过难关,走向成功。忍耐绝不是“无能”的代名词,而是一种战胜人生厄运的美德,是一种人生智慧。所谓“忍”,有两层含义:一是对自己应持“克己”的态度;二是对他人要采取宽容、忍让的态度。处事的时候,“忍”字可作“决断”用;对人的时候,“忍”应该作“忍耐”“包容”的意思来用。因此“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有两种解释。第一个意思,就是人要忍耐,凡事忍耐,包容,不要为一点小事发脾气,逞一时之快,泄一时之忿,而耽误了大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好多大事都是因为小事搞坏才功败垂成的,现在人讲“细节决定成败”,就是这个道理。第二个意思,就是做事要有忍功,狠得下心来,当断则断,有时候碰到一件突发的情况,就需要当机立断,坚忍下来,才能成事,否则优柔寡断,后果就很麻烦。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则成语,深刻地揭示了“逆境成功”的道理。它告诉人们,在人生之路上,要牢牢记住你的“立志”“大谋”是什么,把所有来自外在贫困和恶势力、冷嘲热讽和人格侮辱,都看成是成功道路上对自己的考验。要学会善于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既不为钱权所诱,也不为情感所扰,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更有价值的“大谋”上来。这是一种高超的处世智慧,对于现代人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小不忍则乱大谋”用于劝诫人。这则成语口语、书面语通用,可作单句的宾语、复句的分句,多做引语。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小不忍则乱大谋’,父亲若与他不睦,必误国家大事。望切容忍之。”
明末清初·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回:“小不忍则乱大谋,忍到如今已是塔尖了,不久开交,熬也熬得他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