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仇雪耻,汉语成语,读音是bào chóu xuě chǐ,意思是指报复冤仇,洗刷耻辱。
雪:洗刷;除去。报冤仇;除耻辱;也作“报怨雪耻”。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若先王之报仇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回:“这两个女子,便都有些盗贼意思,不比前边这几个报仇雪耻,救难解危,方是修仙正路。”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恨不得别人不中用,都积在狄希陈一人身上,梦想神交,只要算计报仇雪耻。”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大概是明末的王思行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
聂绀弩《兔先生的发言》:“虽然报仇雪耻,从来不曾放在考虑之列;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兔先生却是明白的。”
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报冤仇、解怨恨。
【近义词】:报仇雪恨、报怨雪耻、复仇雪耻
【反义词】:忍辱负重、忍生吞声、逆来顺受
【正音】仇;在这里不读“qiú”。
【辨形】仇;右边是“九”;不能写作“丸”。
【辨析】报仇雪耻和“报仇雪恨”;结构相同;同出一源;意义相近。不同在于“耻”和“恨”。报仇雪耻强调“除耻辱”;“报仇雪恨”则强调“除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