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
千尊玉佛寺古称法藏寺,始建于隋代,原寺早已荒废湮没。为满足佛教四众弟子信教礼佛的需要,2003年8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正式批准恢复重建。该寺地处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扼镇渤海。
千尊玉佛寺建筑分为山门、天王殿、七宝如来八十八佛殿、千尊卧佛殿、禅堂,藏经楼主线两侧为钟鼓楼、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菩萨殿。寺内建有一座人工湖,湖畔堆砌罗汉山,山顶建有88米高罗汉塔,内供千尊玉佛。此处有18个罗汉洞,并拟建仿古建筑佛学院,以培养新时期僧伽人才。
千尊玉佛寺有建两园一院(生态园、种植园、安养院)。生态园营建一座人工湖,湖心有岛,岛上再建观音园,供立大型飘海观音及百子朝拜观音阵。配以亭廊曲桥,梵唱不绝。山之腹筑“往生洞天”,供安放仙逝亡人骨灰,经唱香熏。种植园继承禅农并举传宗家风范,借以参禅修智,养心护道。安养院为花园式建筑,设有讲经堂、素斋馆、客堂、斋房。
千尊玉佛寺总占地面积400亩,建筑面积53000平方米。该寺全部佛像由缅甸僧王赠送,为缅甸玉制佛。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王四大菩萨殿内每尊玉佛为8吨,地宫主佛为20吨。其中,天然卧佛为一整块天然玉石,质地精美。据缅甸当地玉工描述,能完整保留下来并雕刻成型的如此一尊大佛实属罕见,为世界奇观。
历史渊源
千尊玉佛寺古称法藏寺,当地俗称大佛寺,原来坐落于辛口镇大沙窝村南与王家村交界处。法藏寺始建于周隋之间(公元约557年至581年),后屡遭荒、旱、兵、火破坏,1502年(明弘治15年),有该村岳氏父子两代出资与该寺庙两届住持佛宝法翠带领乡民对该寺进行重建。他们构筑大殿、两侧偏殿及南房殿宇,绘塑法藏和尚佛像,又油漆彩绘,经15年修建,至1501年(明正德11年)完工,使千尊玉佛重现旧颜,恢复其往日巍峨之势。
至此,古代文献及文物中再没有有关法藏寺的记载。据推断,法藏寺坍塌成为一堆废墟的时间约为清晚期民国初期这段时间内。
20世纪70年代初,该村在千尊玉佛遗址上建造大沙窝小学,发现其遗址尚遗存有大小石碑各1块。小石碑疑为该寺始建时(即周隋)的碑记,填水塘时一起埋入坑中,而另一块大石碑幸被人保护起来。后此碑断为3截,存放在千尊玉佛寺院中。
2003年8月,法藏寺易地当城村建寺,更名千尊玉佛寺。是年8月16日举行洒净仪式。该寺坐落于辛口镇当城村南,津静公路西侧,子牙河东岸。地形呈平行四边形状,占地400余亩,供奉主佛为阿弥陀佛。寺内大小玉佛共计一万一千余尊,此乃由缅甸佛王捐赠的优质缅甸玉石佛。其中最大一尊是卧佛——释迦牟尼佛,卧长7米,高3米,重达25吨,为一块天然玉石雕琢而成,堪称举世无双。最高的佛是铜质阿弥陀佛,立高48米,连同基座有68米高。
大约公元1510年至1532年(明正德末年、嘉靖初年),该村又有信士提出对法藏寺进行扩建,并出资捐物,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建两廊,分别在两侧加建钟鼓二楼,旁边又跨建出3间禅室,后绘塑历次参加建寺之功臣像供于殿中。千尊玉佛内亭榭、楼台、泉室错落有致,高低相映,其间又有奇花异草、怪石嶙峋。这样的扩建工程一直延续到1524年(明嘉靖3年)春完工。信士岳信、岳钺、岳佩、岳仲华等4人为此事请赐进士出身的云南道监察御史皋兰段绩撰文,赐进士第前给事中知楚雄府任丘于溱篆额,金城后学海陈养丹书,1524年(明嘉靖3年)孟夏立碑记志。
建筑风貌
千尊玉佛寺四周均由护寺河、河堤路、绿化带三重护卫。该寺由南起入口,进口一座名曰“梵音涛声”四柱七楼立式牌坊,接着是明三暗五牌楼式山门,面阔16米,标高12米,顶为黄色琉璃瓦面配黄色脊饰件,中门上额汉白玉石上用扁圆平浮雕镌刻题额——“千尊玉佛寺”五个大金字,铜制仿木质大门,门面排列49颗铜制门钉,油漆彩绘,富丽堂皇。与山门并列两大方形建筑,左为钟楼,右为鼓楼,它们台高4米,台面20平方米,在台上建重檐攒顶式屋顶,内吊钟、鼓二法器。
出天王殿,有2.1米高月台一个,呈长方形,总面积339.4平方米,花岗岩板铺地,四周由莲花望柱头、净瓶莲花栏板组成的围栏。拾阶上月台,雄伟宏大的千佛大殿映入眼帘。
千佛大殿又名七宝如来88佛殿,面阔7间,共39.91米,进深为27.62米,建筑面积1103.14平方米,有地宫,内专供奉千余尊小玉佛。大殿采用重檐歇山式,黄色琉璃瓦殿顶配脊饰件,其中有形态各异的小兽9只,殿四角分别挂4个风铃。大殿上下檐各用七踩斗拱法叠砌,并以金啄墨石碾玉龙棉枋心旋子彩画,殿内供奉如来佛祖及88尊玉佛。
过山门有一小桥与第一殿宇——天王殿相连。此殿为5间重檐单层歇山式,面阔24.94米,进深为15.68米,整个大殿采用压五墨旋子彩画,顶部用黄色琉璃绿剪边瓦配以脊饰件,须弥座采用花岗岩石材砌基,高1.05米,上供奉弥勒佛,殿内四角分别供奉身着白、红、青、绿衣的四大护法神玉石塑像,憨态可掬的弥勒佛与巨齿獠牙、直眉瞪眼的四大护法神成鲜明对照。藏于弥勒佛身后的护法神韦驮法相更为威严。
千佛大殿外东西南北四方建有四大菩萨宝殿,侍卫着如来佛祖,四座大殿殿顶均为墨瓦砌墁。每座殿阔16.5米,进深为12.42米,总面积约为820.05平方米,又有1.5米高的月台,地面花岗岩石板铺砌,面积68.8平方米,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及地藏菩萨。
千佛大殿后建有卧佛殿,殿内供奉该寺内最大的卧佛和千尊小玉佛,这些佛慈祥安宁的法相让人有一种超凡脱俗之感。出地藏宝殿向左拐,有三圣殿一座,其建筑楼阁式,单层,下檐盝顶,上檐为八角攒尖顶。其面积约为650.25平方米。殿内供奉观音菩萨、大势至及阿弥陀佛。
出三圣殿,给人豁然开阔的感觉,栽有各种奇花异草。怪木丛生的生态园中间有一20余亩的人工湖,湖心有岛屿,上有露天观音菩萨园一处,供奉飘海观音,湖边建主峰高12.8米的罗汉山一座。山上建有八角七层佛塔,高48米,塔内供奉各种姿态的十八罗汉,构成生动的十八罗汉渡海图,以拱卫观音菩萨安全渡海。园内依山傍水而建红顶四角、八角、五角凉亭点缀其间,水中倒映。
千尊玉佛寺内还建有种植园,信士及僧人们借此参禅修智,养心护道,再配以花园式的安养院,以备那些佛教道心修持的老龄僧人长居安养、修佛诵经。寺中的千尊玉佛宝塔,高99米,塔顶层安放大钟一口,塔底有地宫,供奉佛舍利子。
该寺内还有大型佛学院,藏经楼、小乘、密宗研习殿,以及禅堂、僧房、法物流通处、库房等,僧人住房、信士休息间一应俱全。殿与殿之间,廊与廊之间加种各种名贵树木。子牙河畔15公里的密植林,4米宽的绿化带构成绿色的海洋,郁郁葱葱间黄、红、黑殿宇顶时隐时现。
恢复重建
重建的千尊玉佛寺总占地面积400亩,建筑面积53000平方米,工程预计总投资5.2亿元人民币,现已投资1.2亿元人民币。该寺全部佛像由缅甸僧王赠送,为缅甸玉制佛,总数已达1100余尊。最大的卧佛7米长,3米高,25吨重,最高的立佛高4.7米,重15吨。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王四大菩萨殿内每尊玉佛为8吨,地宫主佛为20吨。其中,天然卧佛为一整块天然玉石,质地精美。据缅甸当地玉工描述,能完整保留下来并雕刻成型的如此一
尊大佛实属罕见,为世界奇观。 玉佛寺建筑分为山门、天王殿、七宝如来八十八佛殿、千尊卧佛殿、禅堂,此处有18尊罗汉洞。并拟建仿古建筑佛学院,以为将来培养新时期僧伽人才。
千尊玉佛寺在建筑规划内还将建两园一院(生态园、种植园、安养院)。项目较多,景居皆宜。安养院主要接收佛教道心修持的老龄四众长居安养,念佛诵经,精神有所寄托,生活有人管理,生病有人照应,临终得到关怀,往生有人助念。
重建千尊玉佛寺之宗旨,遵循汉传佛教十方业林之古制,展望未来,将其建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禅净园融的寺院。弘法济生利乐人群。 千尊玉佛寺重建工程全部竣工后,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生态和谐,文化典雅。佛教色彩浓厚,民族民俗色调赏目。故此,它必将成为天津大都会暨河北省一座重点寺院,必将成为海内外佛子竞相前来参学的道场,必将成为津沽之地一道光彩夺目的风景线。
目前,经该寺住持演龙法师百般努力,千尊玉佛(最大玉佛有七米长)已从缅甸运抵新寺址,凡所礼见者无不赞叹。2004年12月3日,四大名山的玉佛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已经进殿落座。2005年1月2日,88佛也已经进殿。重建之第一期工程(开挖护城河,平整土地,砌筑围墙等)已告竣工。现因建寺第二期工程浩大,所需资金颇巨,该寺荷担力弱,唯愿十方大士,大德高僧,在家出家四众弟子,慈善工商,社会名流,学界泰斗,富贤内助,以及与佛有缘之人,静心植善,修福积德,随喜捐资,共襄盛举。天龙护身,佛菩萨保佑。所获福德,无量无边。
寺内佛像
千尊玉佛寺虽名为“千尊”,但实际上却已汇集了万座玉佛,这些玉佛都是从缅甸运抵风景区的,玉佛总数达11080尊。这万座佛像姿态各异,形象生动,材质均采用上等缅甸玉。玉佛分别安放在各大主殿及两侧配殿等处。佛像或立姿或坐姿,从佛像表情到制作工艺皆不相同。
有的慈祥庄重、超凡脱俗;有的金刚怒目、庄严肃穆;有的则终日无忧、笑口常开。每一尊都是由缅甸当地能工巧匠纯手工制作。其中最大的玉佛为一座卧佛,长7米,高3米,重达25吨。这座天然卧佛为一整块天然玉石。据缅甸当地玉工描述,能完整保留下来并雕刻成型如此一尊大佛实属罕见,为人间瑰宝。此外,最高的立佛高4.7米,重15吨。四大菩萨殿内每尊玉佛也达8吨,地宫主佛为20吨。而最小的玉佛仅有35厘米高,重10公斤。
现任主持
演龙法师,1955年4月出生,安徽省巢湖市人,汉族。俗名张谊友,1982年在安徽九华山出家,后投身江苏省扬州市高旻寺参学,拜德林法师为师。曾先后任高旻寺知客、堂主、监院、首座等职。1992年任黄山翠微寺住持。1997年夏演龙法师任天津挂甲禅寺监院代住持,现任千尊玉佛寺住持。2004年于高旻寺接法,为中国禅宗第四十八代传人。2010年2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
入寺须知
入寺须知佛教最讲规矩,出家人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讲究行住坐卧不离法度。那么居士与游人香客进入道场,又该遵循一些什么规矩呢?下面罗列几条以供参考:1、入寺:入寺之后,不宜中间行,进退俱当顺着左臂行走,入得殿堂,帽及手杖等物,不可向香案或佛桌上安放;2、礼拜:大殿中央拜垫是寺主所用,外人不可在上礼拜,宜在两旁拜垫上礼拜。凡有人在礼拜,不可从他的前头经过;3、阅经: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书,宜从容翻阅。须先净手,端身正坐放案上阅读,不可放置膝上,更不得亵渎;4、见僧人:凡见僧人,宜合掌称法师或师
傅,向他礼拜时,他若说一拜,不必强行多拜。在殿堂见僧人,宜先礼佛,然后再说顶礼师傅,作礼时亦当面向佛像顶礼;5、法器:寺中磬、木鱼、钟鼓等法器为龙天眼目,不可擅自嬉戏敲打,袈裟、海青等物不可乱动;6、听经:殿堂若有法师讲经,宜随众礼拜入座,以恭敬心听闻。不得向熟人打招呼,不得起坐不定,闲谈嬉笑,影响他人。如有事不能听完,但向法师合掌问讯,肃静而退;7、用斋:如在寺院用斋,经客堂同意后,闻前椎随众徐徐进入斋堂,宜坐于僧众之下坐或后排,不得语笑喧哗,不得翘腿而坐;8、会客:若需会见在寺院中熟悉的师傅或居士,宜去客堂向知客师秉白,待知客通知后方可与熟人会见交谈,不可自作主张进入僧人寮房或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