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塘湿地公园,主要以川东木结构建筑为主。园内辅以特色彩绘的亭、楼、阁等,以“茅莱仙境”、“凉伞云遮”、“虎蜂马迹”等“璧山八景”命名。值得一提的是,在观音塘湿地公园内还重建了一座状元桥,桥上展出名家字画、体现璧山历史的诗词歌赋等。“走过状元桥,游客便可感知璧山1200多年的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公园整个设计以巴渝文化为背景,倾注“自然、文化与未来”的概念,兼具“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吸纳璧山深厚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融合建筑、娱乐设施和道路、水体、广场之间的整体构架,形成山、水、林完美结合的绿色生态湿地游览区,营造出一幅纯朴、神秘、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山水画卷和诗意栖息的“精神家园”。
中华科举,起于隋,止于清。1300年出状元500有余。北宋之璧山,独占其二(冯时行、蒲国宝)。按照当时朝廷规定,为其建状元坊。该状元坊立于宋,毁于元,重建于明,毁于民国,于2011年再建。状元桥长120米,廊桥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廊桥两侧镌刻36幅名家字画、诗词歌赋,均是出自璧山历代书法大家思想之精华。
公园内建造有面积21000平方米的大型激光音乐喷泉。利用喷泉水、光、色的有机结合,使喷泉、灯光、音乐浑然一体。水柱随音乐灵动摇弋,高水柱可喷至20层楼高(68米)。
占地3.5万平方米的璧玉广场,给观赏灯光音乐喷泉提供位置。随眼望去,欢乐跑泉呈伞形、圆弧形、三角形,且每个喷头还可单独控制,水型剔透、欢快;欢乐摇摆中央舞动旋转水柱喷高18米,中国龙摆每条龙身均由75套一维摇摆组件与75只水下数控电机组成,河边水廊由150根抛物线水柱形成"水晶遂道",水幕中还呈现文字、图像等,配合绚丽多彩的灯光,演绎震撼的视听效果。
璧玉广场中心屹立着硕大的璧玉雕塑。雕塑上部以西周时期璧玉为造型,璧玉上雕刻有六条螭龙造型,璧玉寓意璧山的"璧"字,而下部的石山是寓意璧山的"山"字,完美地诠释了"璧山"之名的文化典故。
占地2500平方米的湿地科普馆正在加紧建设。该科普馆是湿地公园的标志建筑之一,外观呈球形,披上海蓝色的玻璃幕墙,似一颗星星落在湖面上,阳光之下闪闪发光。旨在展示湿地保护成果、普及湿地科普知识,宣传、引导、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增强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南坪、龙头寺、陈家坪、红旗河沟长途站,乘坐重庆-璧山汽车,下车后乘璧山的公交车103路,直达观音塘湿地公园的壁玉广场。
成渝高速公路→白云大道→聚金大道→东林大道→银山路→景区
重庆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位于璧山县城南部,紧邻璧南河,占地40.5公顷,水域面积12.1公顷,陆地28.4公顷,处于璧山城区的璧南河畔观音塘地区。地理坐标:北纬29°33′17.21″,东经106°13′13.16″。
重庆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春旱、夏涝、秋凉、冬暖、无霜期长、湿度大、日照少、云雾阴雨多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0°C,极端高气温42.2°C,极端低气温-3°C。年平均降雨量1064.7毫米,年多降雨量1493.7毫米,年少降雨量724.7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051.0小时,年平均风速1.6米/秒,年平均蒸发量1026.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雷暴日数32.4天,年平均雾日数39.6天,年平均无霜期338天。共出现大暴雨9次,暴雨69次。
2010年12月,2011年9月28日开园迎宾。
2013年12月20日,国家住建部下文正式批准观音塘湿地公园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2013年7月24日,重庆市景评委评审组一行来璧对重庆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进行了初评。
2014年06月,重庆观音塘湿地公园正式获批为4A级旅游景区。
动物种类丰富,重庆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截止到2011年有鸟类35种、鱼类28种、哺乳类11种、昆虫类17种、两栖类14种、爬行类21种。已吸引了白鹭、斑鸠、鸳鸯等30余种野生鸟类栖息,还引入了鱼类、青蛙、蟾蜍等20余种水系动物“安家”。
重庆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截止到2011年已种植植物品种677个,其中水生植物385个,旱生植物292个。这些植物品种绝大多数来自国内,还有来自日本、荷兰、美国、新西兰、墨西哥、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的珍稀植物品种,如紫色再力花、黄色水鸢尾、马兰眼子菜、纸莎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