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园是新疆各族人民为纪念1943年被盛世才杀害的我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等革命烈士修建的,占地700余亩,始建于1956年,座东向西,左,右、后三面环山,前面是常年奔腾不息的乌鲁木齐河。
“文革”中这个烈士陵墓遭到破坏,后于1985年重新修建,1986年,陵园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
园门是由一座灰色花岗岩横墙,以及位于横墙两侧的两个大门组成。镶嵌在横墙正面的汉白玉上,镶刻着董必武同志亲笔题写的"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11个金字。走进大门,是一条浓荫密织的笔直大道,直通花岗岩镶砌的坦荡如砥的祭台。祭坛上并排矗立着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乔国桢、吴茂林五位烈士的墓碑。重建后的烈士墓碑,采用北京房山汉白玉,碑身高2.2米,底宽1.4米,顶宽1.28米,厚0.7米。正面是烈士墓碑题字,背面是用汉、维、哈、蒙四种文字镌刻的烈士简历碑座、墓身份别采用泰山花岗岩和天山花岗岩磨制而成。碑座上精雕细刻着象征高洁的雪莲花。晶莹洁白的墓碑,庄重肃穆。四周翠柏青松,浩气长存。
乌鲁木齐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市区南郊风景区燕儿窝,故又称“燕儿窝烈士陵园”。它东依燕儿崖,西临乌鲁木齐河。陵园面积约700多亩。这里古树森森,鲜花竞艳,环境幽雅。
园内祭坛并排树立着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乔国桢、吴茂林等烈士的基碑。园内还安放着其他烈士的骨灰。这座陵园已列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前后,成千上万的群众来此祭扫,凭吊革命先烈并游赏阳春美景。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燕儿崖山坳下,这里安葬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革命烈士的遗骨。陵园大门上有董必武题额:“乌鲁木齐革命烈士陵园”。大门前方是花岗石镶砌的祭奠广场。祭坛上并排着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乔国桢、吴茂林五位烈士的墓碑。碑由汉白玉雕制,碑身高2.2米。正面是烈士墓碑题字,背面是用汉、维、哈、蒙四种文字镌刻的烈士简历。祭坛两侧有烈士事迹陈列馆、接待室等建筑。陈列馆内展出了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乔国桢、杜重远、吴茂林等烈士的生平事迹和遗物。在中国古籍中“燕”字含有“安息”之意,因此新疆烈士陵园被选在燕儿崖的山坳下。
此烈士陵园初建于1956年,1975年重修,它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 乔国桢等烈士遗体的安葬地。陵园占地500余亩,陵园后面河流阶地的土丘上绿树葱笼。园中松柏长青。墓地前是一个花岗石广场,庄严肃穆,陵园内植有桃、杏、苹果等果树数千株,葡萄上百墩, 还修建了凉亭、休息室、摄影室。
园内南侧设有烈士事迹陈列室。陵园已成为供人们凭吊、游览和参观学习的场所。大门屏风上 镌董必武的“乌鲁木齐革命烈士陵园”题字。每年清明前后,成千上万人相继来此祭扫、凭吊并游山览景。
陈列馆还展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陵园凭吊瞻仰时的题字及朱德、贺龙、邓颖超、陈毅、江泽民等同志的照片和烈士生前战友及亲人的回忆文章。
陈列馆南侧不远处的骨灰室,存放着其他烈士的骨灰。另外,后山坡上还设有公墓,埋葬着100多名为新疆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贡献的老红军的遗体。
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每天上午10:00~下午18:00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