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伏牛丹江孕育八仙洞天,三千载始都楚风再续千里干渠。“渠首淅川,商圣故里”。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丹江八仙洞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马蹬镇境内,丹江小三峡之太白峡东岸,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沪陕高速、二广高速、内邓高速,福银高速、三西高速、G312、G209、S335等公路自周边通过。特别是秦巴公路、丹江小三峡大桥从景区通过,打通了东至南阳、武汉,西至十堰、西安的东西旅游大动脉,交通优势突出。景区按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打造,占地面积约3.8平方公里,其中,溶洞面积约7000余平方米,观赏面积近30000平方米。整个景区分为聚仙山东部游览区、八仙洞中部游览区、沿江西部游览区,三个游览区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旅游环线。景区景观突出四个主题:一是以八仙溶洞地质奇观为主题的溶洞地质文化景观;二是以八仙道教文化为主题的八仙文化景观;三是以丹江小三峡、聚仙山为主题的山水自然文化景观;四是以动植物分布、地质、水文、为主题的科普知识文化景观。八仙洞属喀斯特地貌,形成于寒武纪,已有五亿年历史。洞内石笋如林,石钟倒挂,石盾丛生,石鳍薄如蝉翼,石花晶莹剔透,五光十色,琳琅满目,亦真亦幻,宛如人间仙境。钟乳石种类齐全,资源禀赋很高,国内不常有,堪称国宝,被誉为“中州第一洞”。景区分布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植物,每年春夏,蔷薇花、紫藤花等开满聚仙山,香飘十里,另人陶醉,登临拜仙亭,俯视小三峡,八仙嬉水,山水相依,美不胜收,让游客流连忘返。
擎天柱是一根巨大的钟乳石柱,高20余米,直径3米,顶着天,连着地,故称为擎天柱。大家知道,溶洞的石柱是由碳酸钙滴水沉积而成的,其成长过程非常缓慢,每一百年才能长1-2毫米。这么大的石柱经历了多少年、流淌了多少水,大家可想而知。
洞顶垂下的这些石鳍,薄如蝉翼,宛若金鱼的鱼鳍。看这个较大的鱼鳍好似一头大鲨鱼,飞越凌空,展鳍飞翔。据地质专家考证,这块石鳍薄的地方只有0.5毫米,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较薄、面积较大的石鳍,其成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成片成片的雪花布满了洞壁,晶莹透亮、洁白如玉,宛如石头开花。这种石花是“方解石晶花”,系非重力水向四周扩散的结果。地质上把靠水体表面涨力和毛细管涨力驱动的水,叫非重力水。非重力水的运动非常缓慢,水中的碳酸钙附到洞壁上,就形成了这些晶霜、晶毛、晶针、晶管、晶花,非常美丽。
丹江栈道位于丹江太白峡的悬崖绝壁之上,长100余米。下面就是丹江。丹江小三峡分别是云岭峡、太白峡、雁口峡,系丹江的重要交通要塞。这里由于受丹江小气候影响,植被多样茂盛。中国较早的地理书籍《禹贡》,曾记载了荆州贡赋送达冀州的路线:“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禹贡释地》对这条路线的解释是:“自长江溯汉水而上,至老河口入丹江,至商县,陆行约百里至卢氏,顺洛水而下,达黄河!”《禹贡》成书于战国时代。据此记载,丹江在战国前就通航了。丹江小三峡的景色险峻而又优美。较窄处仅有百余米。两岸群山镶嵌,陡壁奇立,弯弯曲曲,环环绕绕,绵延40余华里,其景观可与长江三峡媲美。
1、南阳—沪陕高速—淅川站下—马蹬镇—八仙洞(全程140公里约2.5小时)
2、南阳---邓州—九重镇---凤凰村---八仙洞(全程140公里约3小时)
3、襄阳—二广高速—内邓高速—渠首站下—凤凰—八仙洞(全程150公里约2.5小时)
4、襄阳—邓州—九重镇—凤凰村—八仙洞(全程150公里约3小时)
长期以来,淅川人的烹鱼技术博采众长,而独创的丹江鱼宴,做法已达百余种,声名远扬,成为淅川地方的特色美味佳肴和美食一绝。丹江鱼宴,主要原料为鱼类,突出鱼种多、变化多、口味多。运用各种刀法,把鲜鱼加工成丝、片、丁、条等几十类,通过炸、溜、爆、炒、煎、蒸、烩等烹调术,烹制出数百种鱼类菜肴。丹江鱼宴原料讲究,刀工精细,多用白汁原汤,注重鱼味香味,兼采四方烹术,清淡嫩滑显南味,鲜香咸辣显北味,堪称一绝。煎红尾鱼、剁椒鱼头、干炸河虾、干炒沙丁、蒜烧鲶鱼、麻辣鲳鱼、红烧鲤鱼、清蒸鲈鱼、清蒸桂鱼鲢鱼汤 、鱼头汤、鲫鱼汤、银鱼蛋汤等摆上满整整一桌,色、香、味俱佳。丹江鱼宴口感鲜嫩、柔软、味香、易消化吸收,还具有独特的保健强身之功效,属典型的“绿色食品”。
猕猴桃俗称“阳桃”。是一种落叶藤木果树。产于南阳伏牛山的西峡县、桐柏山区。中华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D、脂肪、蛋白质及铁、镁、钙、磷等矿物质和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是高空、海底、矿井。高山特殊工作人员及老、弱、病、残者的优良滋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