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水文
峻山水库位于西岭乡糖河村澄江(西岭河)河谷口,属澄江中游,集雨面积3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广阔稠密, 水源丰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47亿立方米。
工程建设
1958年8月,县委曾动员上万民工兴建峻山水库浆砌石溢流坝, 11月劳动力调去“大办钢铁”而停建。1959年8月重新施工,并将原设计改为土坝,采取边施工、边设计、边上报的作法,施工进度未能达到预定计划要求。1960年春雨来临,3月14日大坝崩垮。
1972年秋,自治区批准重建峻山大坝。接受历史教训,大坝定为浆砌石溢流重力坝。设计坝高69米,坝长220米,中间留有80米宽的溢洪段,坝顶宽5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航运、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多年调节水库。总库容9900万立方米,其中调洪库容252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6790万立方米,死库容59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恭城县24万亩,平乐县2万亩,发电装机3台共8000千瓦。
1972年9月, 成立恭城县峻山水库工程指挥部,地区水电局和县水电局均派技术人员驻工地进行技术指导, 初期抽调全县8个公社4500名民工施工, 1974年秋, 完成水下工程。1972至1978年期间,采用大突击与常年施工相结合的方法施工,1979—1985年则是固定专业施工队伍施工,1986—1989年由桂林地区水电施工队承包施工,完成枢纽工程建筑。
峻山水库枢纽工程和东、两总干渠及其附属工程,自1972年9月开工到1989年6月竣工,持续17年,共完成土石方310.75万立方,浆砌石57.95万立方,混凝土50.91万立方,共投资1998.08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932.73万元,自筹65.35万元,完成劳动工日1578.42万个。
灌区建设
峻山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6万亩, 其中:自流灌溉22.24万亩,提水灌溉3.76万亩,恭城县24万亩,平乐县2万亩。到1989年实现灌溉面积5.02万亩。
渠道分东、 西两条总干渠,通过流量合计为27.7立方米每秒。东总干渠全长8.3公里,通过流量17立方米每秒, 跨澄江河,经双溪寨,过朝川到罗卜村的柜木塘分支。1975年9月开工,次年,附属工程澄江大渡槽、澄江小渡槽、双溪波槽、朝川暗涵及全线土石方全部完成。 东北支渠,经嘉会的苏陂河直达栗木镇的建安村,全长18公里,通过流量4.9立方米每秒,1976年9月开工,1979年春全线贯通。东东支渠、东南支渠尚未动工。西总干渠全长9.4公里,通过流量10.7立方米每秒,穿金龙山,过大岭坪到小黄埠,至清水桥分支。西左干渠经门楼、 车田到岭尾;西右干渠经八岩、平乐县的金鸡坪入沙子乡境。西总干渠于1974年9月开工,次年,附属工程金龙山隧洞、小黄埠隧洞、红岩渡槽、小黄埠渡槽、龙岗暗涵及全线石渠完工。 1975年6月通水开始发挥灌溉效益。随后1支渠、西左干、西右干3条干支渠均相继开工,并于1978—1979年通水,全长37.2公里,总计通过流量8.7立方米每秒。
渠道附属工程,均组织常年施工队施工。计完成的附属工程有:渡槽10座,总长2542米;隧洞11座,总长3061米;暗涵5座,总长460米;防渗衬砌35.5公里。
没搬迁
1983年县人民政府组织水电、民政、粮食、交通、农业、林业、商业、公安、邮电、西岭乡人民政府及有关村委会、峻山水库指挥部等部门,成立搬迁委员会,负责调查、研究、 协商拆迁赔偿等具体问题。水库田地淹没标准按10年一遇洪水位246.3米高程计算,房屋等永久性建筑物搬迁至250米高程以上。
1986年经过复查核实,库内淹没岛坪一个行政村,采取就地往淹没线以上搬迁安置,就近造田造地,发展农业生产,帮助修建灌溉渠道及人行便道,对新造田近几年达不到预定产量的由水库指挥部给予粮食差额补助金,使库区搬迁工作顺利进行。搬迁计划投资112万元,迄1989年已完成103.6万元,应处理淹没土地4687亩,已完成3002亩,其中淹没水田369亩,已解决257亩。淹没房屋搬迁269间,全部完成。另外,峻山水库、电站建设占用糖河、杨溪村土地2300亩,经自治区土地管理局批准,由水库、电站赔偿土地费11.5万元,用于为该村安装10千伏高压线、低压线和照明、加工机具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