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型不大,株高不及30厘米。叶窄线形,长20厘米-30厘米,宽1-1.5厘米,簇生,浓绿色,质硬面是凹弧状,中部带有紫褐色斑晕背绿褐色。花序梗自叶丛中抽生,长约20厘米,顶端12-15厘米处扁平,形成穗状花序,宽4-4.5厘米,由粉红色近淡紫色的苞片对生组;青紫色小花由苞片内开出,约20朵之多,花瓣卵形,3片;冠径约3厘米,形似蝴蝶。苞片可观赏达数月之久。
观赏凤梨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只有在明亮的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开花并且获得最美的叶片,但在夏季仍需防止正午阳光的直射。适宜的生长温度为夏季20-30 ℃,冬季15-18 ℃,低于10 ℃则难以生长,夜间最低保持5 ℃,土壤以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混合腐叶土或泥炭土。
观赏凤梨在自然状态下很难获得种子,就是通过人工授粉等方法获得种子,其后代的性状也会发生分离,不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故播种繁殖只在原生种种质保存和培育新品种时采用。大多数观赏凤梨的种子在脱离母体后很快会失去活力,应即采即播。凤梨从开花至种子成熟一般需要3-4个月的时间。凤梨的种子很小,一个果实可产生数十粒种子,1株可产生上千粒种子。凤梨的播种方法可采用室内盆播或育苗盘播种。播种基质可采用河沙、珍珠岩和泥炭土混合,播种前必须高温消毒。将种子散播于基质表面后轻压一下,不需覆土,盖上塑料薄膜或玻璃保湿即可。在发芽适温24℃-26℃的条件下,约7-14天发芽,实生苗具3-4片真叶时可移植于4-5厘米的花盆中。凤梨的播种苗需培养3-4年后中心叶才能转色并开花供观赏。
观赏凤梨谢花后,基部叶腋处会产生多个吸芽。通常以4月-6月为分株的适宜时期。待吸芽长至10厘米左右、有3-5个叶时,先把整株从盆中脱出,除去一些盆土,一手抓住母株,另一只手的拇指与食指紧夹吸芽基部,斜下用力就可把吸芽掰下来。伤口用杀菌剂消毒后稍晾干,扦插于珍珠岩、粗沙中。保持基质和空气湿润,适当遮阳,过1-2个月有新根长出后,可转入正常管理。
观赏凤梨小规模生产和家庭栽培,一般采用蘖芽扦插。观赏凤梨原株开花前后基部叶腋处产生多个蘖芽,待蘖芽长到10厘米左右,有3-5片叶时,用利刀在贴近母株的部位连短缩茎切下,伤口用杀菌剂消毒后稍晾干,蘸浓度为300-50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扦插于珍珠岩、粗沙或培养土中,保持基质和空气湿润,并适当遮荫,1-2个月后即有新根长出,可转入正常管理。注意蘖芽太小时扦插不易生根,极易腐烂;太大时分株,消耗营养太多,降低繁殖系数。
观赏凤梨的病害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非传染性病害,又叫生理病害,是因为环境条件如光、温、水、肥等不适而引起的。在栽培凤梨时,这类病害更为常见。另一类称为传染性病害,是因为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等侵染所引起的。
患心腐病的植株,叶筒基部组织变软糜烂,具臭味,轻提叶片或叶筒就能把叶片或叶筒取出,若不动它久后叶筒会自行倒下。根腐病株,根尖变黑褐化或糜烂,不长侧根,因此影响到植株对水肥的吸收,植株生长迟缓、变弱。如果栽培基质排水不良或浇水过多,水的pH值高于7。0,水质含高钙高钠盐类,种苗包装时通气条件不良,种苗植前沉积过久,高温高湿季节等,都可能引起心腐病或根腐病的发生。
防治心腐病或根腐病的方法,除了留意基质、浇水、水质的问题之外,在定植后及高温高湿季节,可用75%的恶霜锰锌400倍液或40%的乙膦铝400倍液来浇灌叶筒,每月1次,延续3次。种苗则可用40%的乙膦铝800倍液浸苗10分钟,取出阴干后再上盆。
灌溉水质的碱性太强或含钙钠高,空气湿度太低,过度施肥或液肥浓度太高(致使盐类累积于叶梢,造成盐害,原生质分别脱水),基质排水不良(导致烂根,水分无法充分供给至叶梢)等,都有可能造成凤梨叶尖黄化枯败。
观赏凤梨原产热带地区,属高温生长植物,不耐寒。但冬季最好维持5℃以上,否则有可能发生寒害。病部干后变成枯焦,寒害严重者导致植株枯死。
在栽培观赏凤梨时,最常见的害虫就是介壳虫类。介壳虫类虫体很小,以棕色及黄色居多,也有白色的,虫体约1―3毫米,蛋圆形或椭圆形。介壳虫经过刺吸叶片灼汁液,从而在叶片上产生失绿雀斑,对叶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伤口会因附有虫的粘液,从而可能再引起黑霉病。
当介壳虫的卵孵化后,若虫能活动,即寻觅可食叶的地方,此后分泌一层保护性的蜡质,就不再移动了。在卵刚孵化时介壳尚未增厚,此时喷药防治效果最好,可用通常的有机磷类农药如故敌畏、马拉硫磷、杀螟松等来进行防治。当介壳虫固定下来后,因为其有一层蜡质覆盖物的保护,只能用内吸性农药来进行防治,常见的农药有乐果、氧化乐果、乙酰甲胺磷等。少量介壳虫,也可人工用指甲把其刮除。
紫花凤梨小巧玲珑,秀丽美观,花期甚长,又能耐阴,是家庭养护、美化居室的极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