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百合鳞茎球形或近球形,高2.5-5厘米;鳞片白色。茎高45-90厘米,绿色,基部为淡红色。叶散生,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1-1.8厘米,先端渐尖,全缘,两面无毛。
花单生或2-3朵;花梗长3厘米;苞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8厘米,宽1-1.4厘米;花喇叭形,白色,筒外略带绿色,长达19厘米;外轮花被片上端宽2.5-4厘米;内轮花被片较外轮稍宽,蜜腺两边无乳头状突起。花丝长15厘米,无毛;子房圆柱形,长4厘米,柱头3裂。蒴果矩圆形,长5-7厘米。花期6-7月,果期8-9月。
产中国台湾。分布于日本(琉球群岛)。
麝香百合要求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在石灰质及偏碱性土壤中生长不良。它性喜夏季凉爽湿润气候。5℃时,植株生长处于停滞状态;10℃以上,植株才能正常生长;当超过25℃时,生长又停滞,植株的花芽分化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盲花。15℃-20℃最适于花芽分化及开花。对已经过低温春化处理的种球,温度越高,花芽分化也越早,但叶和花的数量较少,茎好短;而在低温下栽培,又会造成节间缩短、开花延迟等弊病。故10℃-20℃为栽培适温。麝香百合具有一定的耐阴性,在疏林的环境中栽培最好。
冬、春季双层塑料大棚内的光照足以使植株正常而健壮地生长。若光照过弱,植株生长软弱,从而影响花芽的分化。日照的长短对植株的生长和开花有很大的影响。麝香百合为长日照植物,但它也能在短日照的条件下开花。在长日照下开花迅速,如18小时长日照比8小时短日照提前开花38天。但在长日照下,植株的叶子变少。在冬季栽培时,为了促进开花,夜间用低光强的灯光处理4小时(20点至0点)比傍晚延长光照6小时-8小时的效果好得多,种球经长日照处理,其效果与低温处理一样,但均容易在20℃以上的气温条件下造成蜕分化。生长期必须保持土壤湿润,花卉发育盛期如水分不足,易导致节间缩短,影响切花产量。麝香百合的花期调节主要是利用玻璃温室加温栽培,或者在温暖地区利用塑料大棚加温、无加温栽培。在干燥的石灰质土壤中生长不良。麝香百合属秋植球根,秋植后首先发根,然后萌发新芽但不出土,翌年早春破土出苗,出土后开始进行花芽分化,此时需一个月左右的低。
鳞茎(母球)在生长过程中,在茎轴上逐渐形成新鳞茎。一般每球栽培一年后可分生1个-3个或更多的小球。小球秋天收后沙藏至第2年春天种植,也可当年秋植于深土中。
将成熟健壮的鳞茎阴干,自茎部剥下鳞片,在4月份进行扦插。扦插深度以顶端略露即可。一般春季扦插经2个-4个月后,大部分鳞片即生根发叶,并在鳞片基部长出小鳞茎,此时即可移栽。用鳞片繁殖到开花,一般需栽培3年-4年。
在蒴果成熟后,取出种子,并立即播种,播种苗2年-3年后即可开花。
1、麝香百合栽培过程中的生理病害主要有盲花和花裂等。其发生原因和防止措施如下:
(1)盲花受害的花芽正常发育受阻,花蕾凋谢而枯萎。多数情况是由于密植及室内的光线不足,或日照时数短等原因。特别是5℃以下的低温、气温急剧下降、昼夜温差大以及土壤过干或过温。要防止盲花现象的发生,就要设法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2)花裂主要表现为花瓣分离开裂,多发生在气温骤变、干湿悬殊的时候。防止裂花就要尽量避免气温的急升急降,并注意浇水适时适量。
2、软腐病主要危害叶、花、鳞茎,花瓣发病则产生椭圆形病斑;叶片发病则产生椭圆形、淡黄色、周围黑褐色稍下凹的病斑;遇到雨天则茎叶上产生黑色小粒点,最后叶全部落下,造成植株死亡。防治方法:发现少量植株发病立即剪除或拔除,并将其烧毁或深埋,另外注意通风透光,增加植株抗病力。
3、腐败病、叶斑病由病菌侵入鳞茎叶片引起。防治方法:如发病应每10-15天喷1次50%脱菌特600-1000倍液或40%灭菌丹500倍液。预防的主要措施是种植麝香百合的地块不连作。
4、刺足根螨成螨乳白色,洋梨形。此螨在地下危害球根,一般先危害鳞茎的蒂部,逐渐扩展向上,被害部位变黑腐烂,严重时造成整林死亡。防治力法:鳞茎贮藏时注意通风和干燥,对受害的鳞茎,收获后、贮藏前用40%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浸泡2分钟,可起到防治作用。
5、蛴螬常将麝香百合的根部咬断,造成植物萎蔫以致死亡。防治方法: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也可在花卉根部灌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将其杀死。
麟茎及花: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用于咳嗽,尿血,胎盘不下,无名肿毒。
麝香百合食用及作调料均可。它同洋葱、大蒜等同属鳞茎类香辛调料,入肴可赋香。鳞茎是著名的保健食物,鲜品用于制作菜肴。
鳞叶味甘微苦,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用于肺痨久咳、咳嗽痰血、虚烦惊悸、精神恍惚等。花具有润肺清火、安神的功效;用于咳嗽、眩晕、夜寐不安、天疮湿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