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金洞镇古闽楠位于永州市金洞管理区小金洞村的这株古闽楠已有500多岁,需四个人才能合抱过来。
挺立在永州市金洞管理区小金洞村桐车湾的“楠木王”,一直是当地的“镇区之宝”,前不久还入选“全国最美”。有趣的是,这株古闽楠竟然还是“五代同堂”。这种说法从何而来?11月2日,三湘都市报记者实地探访。
经历“生死危机”后“五代同堂”
金洞管理区前身为永州市金洞林场,是我省最大的国营林场,始建于1954年。金洞地区的代表树种和特有资源是楠木,其在金洞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依托得天独厚的楠木景观,金洞管理区2017年9月建成楠木主题公园。
这株“楠木王”就生长在公园的核心区。记者看到,楠木主干粗壮笔直,十余米处开始分枝,分枝又生分枝,形成庞大的冠幅,直径超45米,给人遮天蔽日、气势磅礴之感。历经五百余载岁月,闽楠已长至40余米高,需四人方能合抱过来。
楠木,是吉祥之木、百木之王,是历朝历代珍贵用材树种。置身树下,传来阵阵楠香。树根处,裸露在外的金丝花纹,让其身价倍增的同时,也惹来不少人觊觎,上世纪60年代这株“楠木王”就出现过一场“生死危机”。
1965年,有几人要砍掉它换拖拉机。正要动手之际,老支书奉明告闻讯赶到,他紧紧抱住树干,大声喊道:“要砍它,先砍掉我的脑壳!”自那以后,再也没人打这棵“楠木王”的主意。如今,这里楠木已成林,形成珍贵的“五代同堂”古楠木群落。
金洞管理区林业局局长刘金红介绍,“第二代”“第三代”与这株“楠木王”同属天然生闽楠,分别生长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及五十年代后期,“第四代”属人工闽楠纯林,是1985年造林,“第五代”是人工混交林,为2002年造林。
一棵树带出一个热门旅游景点
记者看到,“五代同堂”的楠木林,郁郁葱葱,长势良好,树干通直,林相整齐,每一片楠木的大小、粗细相仿,处处有人工打理、呵护的痕迹。
“一棵树带出一片林,走活一盘棋。”金洞管理区负责人说,以前的金洞,看山是山、看树是树;经济转型后,金洞转变森林经营理念,积极探索林业产业发展新思路,山与树成为珍贵的生态宝藏。
“一株楠木脱贫,两株楠木致富,三株楠木奔小康。”当地以“楠木王”为核心,规划建设占地5公顷的楠木主题公园,成为金洞旅游的王牌景点;依托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成立金洞楠木研究所,开展科研的同时向游客普及楠木科学知识,每月能吸引上千名游客前来打卡观赏。
同时,金洞用好用活楠木王的种源优势,一改过去以杉为主的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楠木为主的珍贵树种,累计培育总面积达8667公顷,楠木年产值达3000万元,成为全国种植楠木最多、面积最大的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还探索形成“杉木人工林大径材、闽楠大径材、杉木—闽楠混交林、风景林近自然改造”四种森林经营新模式,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增加森林附加值,被国家推介。